物理教学与创造素质的培养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创造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52—01
  
  一、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猜想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孩子,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充满无比的好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从物理情景本身出发,时常鼓励他们进行猜想。可猜想教学内容,猜想问题答案,猜想实验结果,猜想物理规律以及猜想解决问题的途径。起初,教师可先提出假设,让学生猜想。如假设光不沿直线传播、假设没有摩擦力、假设没有重力,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当学生形成习惯后,只要我们讲清问题的本质和背景,学生自己就会提出假设和猜想。例如:当他们真正明白了金属导体的电阻产生的机理后,就不难猜想到其大小与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及温度有关。我在课堂上揭示了“超导现象”后,就有不少人猜想到:假若用超导体制作线圈,将会装配出质量很小、功率很大、效率极高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在教学《核能》一节时,有许多人猜想:如果人类能够广泛和平利用原子能,那将彻底告别能源危机。
  当然,猜想不一定很正确。在教完电功率一节后,我让学生猜想:把标有“220V 60W”的甲灯和标有“220V 40W”的乙灯串联到照明电路上,哪盏较亮?一些同学不加思考地回答:甲灯亮。随即我进行实验演示,结果令他们惊讶不已。我接着提问:(1)决定电灯亮度的依据是什么?(2)比较串联电路的实际功率应用什么公式?(3)由公式P=I2R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较亮,那么甲乙两灯哪盏的电阻大呢?这一引导,学生便从理论上找出了答案。
   通过猜想、实验和理论推导,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猜想应建立在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合理的分析和推导上。
  
  二、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
  
  创造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怀疑精神。物理学史上大量事实表明,不囿于传统理论和观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是科学创造的思想前提。
  怀疑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在已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培养有创新和创造素质的科学人才来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决不能轻视。
  物理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的有效途径。从哥白尼对“地心说”的置疑,导致“日心说”理论的提出,从伽利略对“自然运动说”的置疑,导致“落体定律”的发现,学生从中自然领略到“置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教学过程,是鼓励学生置疑的主渠道。我常给学生讲:不能一味迷信课本,迷信教师,迷信答案。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时故意用错误的概念或错误的方式解题,给学生以置疑的契机。对教材的叙述和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讨更准确的说法和更优的解法。也鼓励学生向大师置疑,向已有的定论置疑。这样就会树立他们向知识挑战、向科学进军的勇气,同时培养了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只唯真理、不唯书本和先生的科学精神。
  
  三、打破理性束缚,注意非逻辑思维训练
  
  创造素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备非逻辑的反常思维。在通常的物理教学中,向学生讲述的多是科学研究中理性的、逻辑的方法。而实际的科学发现中,科学家们的创造工作却常常带有浓厚的、非理性非逻辑的色彩。事实上,类比联想、理想实验、试探猜测、大胆假设以及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在新理论创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奥斯特实验出现后,法拉第一反常规,经十年不懈的努力,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当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设时,人们还根本不了解分子的电结构,“电子”也是70多年后才发现的。泡利在提出“中微子”假设时,他自己幽默地把它称为“孤注一掷的措施”,而且打比方说“只有押了赌,才能谈到赢”。这些重大发现并不是经验事实的逻辑结果。由此看出,在疑惑和问题面前,学生的思维应该是“自由奔放”的,教师只需在思考的角度上给予点拨,如变换坐标,转换模型,数形迁移,逆向思索等等。
  
  四、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设计的能力
  
  动手实践,是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的必然途径。杨振宁先生曾把中美两国的物理教学相比较后,很有深情地慨叹:祖国的青少年太需要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尤其是课外实践,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实验室,没有现成的器材,没有老师的指导,只能靠学生自己寻找用品,设计方案。学生不得不动手动脑,想方设法,精心组织,而且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独立思考解决。这无疑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科学创新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为开展好课外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倡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如家庭实验室。他们可以从校外搜集相关器材,完成相关实验。其次,要求学生广泛收集实验用品。生活中有很多现成的物理器材,如用玩具小车可做惯性实验,用牙膏皮可做浮沉条件实验,用废针管可做气体压强实验,用老花镜可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等等。这样就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实验设备,以便完成更多实验。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勤动手、动脑,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让学生使用测电笔等工具对家庭电路进行检修;学习“照相机”时,开展“照相机模型”制作;学习“声音的特征”后,自己制作“水瓶乐器”。这类实验的完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了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识图、读图和地理分析能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目 标’而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就能直观地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 系,并帮助
通过户外教学来针对特定章节的内容进行特殊 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生物教学中针对特定章节,可 以使用相对应的特定教学模式来教学,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丰 富多样,以及
建立国家和地方草原生态监测预警系统,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和草原火灾的预防及扑救工作,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草原管理和防灾抗灾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强化;帮助;提高;引导;克服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52—01    一、强化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记忆是以注意力为基础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储存于大脑。上课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要求学生做到耳听、眼看、手记、脑子想,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如在
在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属于较为 主要的部分之一,是促进学生们从记忆理解地理知识转变为应 用地理层面的桥梁。在乡土地理的高中地理课教学改革过程 中,应重视学
做好家禽的免疫接种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家禽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一些鸡场(户)经常只片面知道防疫,却不知有关防疫的科学知识。只知道注射了疫苗鸡就不会发生相应的传染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又称疯牛病(Mad Cow Disease),是牛的一种神经性、渐进性、致死性疾病。1985年它首先在英国暴发,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多个国家和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es,AL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肿瘤病。特征是淋巴细胞瘤化,呈现异常增殖,在全身很多器官中产生肿瘤性病灶。病型可分为四型:淋巴性
〔关键词〕 方程;选元;等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50—01    选元(即设未知数),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列方程不仅涉及选元的问题,还涉及如何选元的问题.  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合理选元布列方程的情况.他们在做题时,不对题目做具体分析,只是随意套用选元方式,结果不是布列方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