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工程”与科学发展观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聚力工程”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1993年以来,上海市长宁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长宁改革、发展和稳定,根据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性地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提升,着力推进六个方面的拓展:一是从凝聚个体向凝聚群体拓展;二是从党组织直接做向发动社会组织做拓展;三是从发挥个人作用向发挥团队影响力拓展;四是从满足老百姓基本需求向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发展需求拓展;五是从面对面走访向构建协调利益关系机制拓展;六是从运作活动项目为主向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拓展,从而保持着持久的生机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凝聚力工程”建设15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15年,也是不断创新和完善“凝聚力工程”价值观、方法论、制度化的15年。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建设为实现长宁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科学发展观则在价值观、方法论、制度化等方面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凝聚力工程”指明了方向。
  
  一、价值观
  
  15年前,长宁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前提是了解人,核心是关心人(这里是广义的关心人,包含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①15年来,“凝聚力工程”已经从老三项(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拓展到新三项(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但“凝聚力工程”始终紧紧围绕“人”字做文章,从“凝聚力工程”建设初期的倾心关爱下岗人、诚心扶持困难人,发展到现在的悉心关爱所有人、同创共建文明人。
  1、特定群体的“温暖工程”。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多样化”情况逐步显现,在发展中人民群众收入情况呈现出不平衡。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同时,长宁区内有一部分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针对当时的“五多”现象(下岗失业人员多、帮困对象多、精神病患者多、残疾人多、外地回沪人员多),华阳路街道将关心群众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尽心尽责实施帮困救助,让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到生活有出路,困难有人助,从而使精神振奋起来。
  2、以民为本的“民心工程”。2003年,正值“凝聚力工程”10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凝聚力工程”要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老三项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新三项拓展。在这个阶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凝聚力工程”不仅仅要使困难群众得到帮助,还必须关怀广大群众,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因此,我们决定将“凝聚力工程”由特定群体的“温暖工程”向以民为本的“民心工程”拓展,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体制的实行为契机,以构建文明社区为载体,通过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居民群众健康、生活、科学、文化、法治、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从而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有效地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3、以人为本的和谐工程。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凝聚力工程”建设的重大价值原则问题,为新时期拓展和深化“凝聚力工程”赋予了新的内涵。“凝聚力工程”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执政基础,但我们执政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执政而执政。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最终是为了实现执政目标,追求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新的发展观念,呼唤着新的发展路径。随着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创新工作理念,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推进“凝聚力工程全覆盖”,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方法论
  
  “凝聚力工程”建设15年,也是方法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15年。正是由于方法论的与时俱进,使得“凝聚力工程”建设年年开新花、年年结新果。
  1、关心群众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但当时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设计上并未将他们包括在内。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针对当时的“弱势群体”创造性地开展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关心群众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为此,我们创造了“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精神上解闷”的三解工作方法。(1)经济上解困。针对群众中下岗、病残、孤寡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实际,各级党组织发起了“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建立帮困基金。(2)生活上解忧。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上的烦心事,开设党群联系箱、社区民情气象站等,了解群众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基层党组织推出系列服务项目。(3)精神上解闷。针对许多的独居老人、家庭关系不和等现象,设立“谈心角”,组成“结对子解闷小组”,帮助他们消除精神上的烦闷和苦恼。正是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向困难群体传递着政府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2、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所面对的群众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社会多元化越来越分化出新的社会阶层,各类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日益复杂、激烈;二是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趋势。群众的变化对于习惯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时,有的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够密切,忙于经济建设,放松群众思想工作,群众难以发动;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缺少手段,疏远了与群众的关系。党群关系的亲疏直接关系着我们能否赢得群众的支持,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恰逢上海市委提出,“凝聚力工程”要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老三项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新三项拓展,为此,我们把针对特定群体的“温暖工程”向面向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拓展,工作对象从户籍人口向实有人口,向居住、工作、学习在社区的所有居民全面拓展。这其中既有本市居民、又有外来人口和外籍人士等新上海人;工作领域从访贫问苦、关心弱势群体向兼顾社区各类群体、多层次需求拓展;工作方式从以被动的物质上帮困为主向经济上自救、精神上关心转变。通过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居民群众健康、生活、科学、文化、法治、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而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联系。
  3、党的社会工作方法。新形势下深化和拓展“凝聚力工程”要求我们既要总结传统的党的群众工作经验,又需要我们汲取和融合社会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牢固树立全局论、系统论和社会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党引领社会、整合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1)全局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凝聚力工程”建设,首先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观点,把“凝聚力工程”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结合起来,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系统论。“凝聚力工程”的提出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凝聚力工程”的实践对接群众需求。我们认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不是“单边主义”,包括:第一,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第二,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第三,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第四,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特别是在四个权利,即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的需要。
  (3)社会化。从“行政化”转向“社会化”是新形势下“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最大特点之一。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组织体制,通过“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园区”、“支部建在楼组”等,推进组织体系社会化。其次,要从健全关心党员的服务体系和满足群众需求的工作体系入手,以服务凝聚为工作理念,采用权力领导与非权力领导相结合、刚性领导与柔性领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运作机制社会化。同时,要统筹发挥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党组织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整合社会化。
  
  三、制度化
  
  “凝聚力工程”建设15年的历程,同时也是其价值观、方法论、制度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5年。1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将“凝聚力工程”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1、访贫问苦的“三人四百”。自凝聚力工程建设之初,我们就清醒地意识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时一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做到坚持化。为此,我们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访贫问苦的“三人四百”(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工作制度,逐步将“凝聚力工程”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宁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大楼,“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每逢大热天、大冷天、大雨天、大雪天,社区里到处都是干部的身影,展现着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初显“凝聚力工程”效应。
  2、服务群众的“三大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凝聚力工程”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老三项向“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新三项提升,理念的提升、方法的创新,同时也催生着制度的完善。
  首先,建立了四措并举的舆情汇总机制。以人为本,了解人是前提和基础。一是建立区委领导接待日、党代表接待日、街道(社区)领导接待日等制度;二是建立三级舆情网络,由街道联络员、居委会块组长、居民区楼组长构成的三级网络,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思想动态;三是每半年汇总一次社区稳定控制力十项指标;四是党建网站,“网上书记、主任信箱、网上论坛”等成为居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新渠道、互动交流的新平台。在汇总社会舆情的基础上,将最迫切解决、居民最不满意的问题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其次,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科学决策机制。一是社区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制度、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制度;第三是建立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听证会制、协调会、评议会等“三会”制度以及社区层面专家咨询会制度等;四是建立基层居民代表议事制度、职工代表议事制度,社区政务信息发布制度等,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三是建立了四项同步的评估考核机制。2003年,我区为了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特制定并试点推行《长宁区“凝聚力工程”考核评估办法》,对“凝聚力工程”建设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是组织考核和群众评估相结合;四是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3、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为“凝聚力工程”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制度的创新中。“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目的是凝聚人,凝聚人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体现在制度的创新中,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充分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充分体现出“制度是为人的发展而创立的”这一初衷,从而使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十五分钟生活圈”、“心理咨询室”等无不凸显着人性关怀。其次,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制度的变迁中。制度的特性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社会状况的不断发展变化,制度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如党员服务中心的“三延制度”等都体现出制度的变迁是更好地服务于人、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再次,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制度体系的协同中。“凝聚力工程”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当前,我们在“凝聚力工程”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与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不衔接相关。为此,近年来,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之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制度体系协同建设的力度,推进各项制度体系协同创新,协调发展。
  1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凝聚力工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已经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实践永无止境,创
  新永无止境,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凝聚力工程”的发展也永无止境。
  注释:
  ①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凝聚力工程”试点工作的宣传提纲》,1994年8月10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作者单位:中共长宁区委党校
  ■ 责任编辑:石岸
其他文献
组织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执政党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分化,居民区成为社区的一个基础部分。为了掌握居民区党组织基层组织资源体系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整理上海市徐汇区13个街道的基本材料,采取抽样式访谈的方法,采访了5位居委会主任、13位党员代表,召开3次座谈会,对徐汇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的可用组织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改善党的社会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一
期刊
1928年6、7月间在莫斯科郊外召开的中共六大是中共历史上与共产国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六大前后,共产国际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策略方针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调整,实现由直接暴动、夺取中心城市到争取群众、准备暴动的转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力量的恢复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但是其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思想仍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即对马列主义和苏联模式仍进行僵化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在对中
期刊
近年来,上海市卢湾区在深化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着眼构建和谐社区,在集聚培养使用社区青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区40周岁以下的社区社工人数已达260人,约占总量的37%,较之五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梯次发展结构。    一、拓宽视野选人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做好社区工作,社工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区委、区
期刊
近几年来,曹家渡社区(街道)党工委从辖区流动党员数量较多这一实际出发,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实现全覆盖、增强有效性、促进组织化”的要求和区委的统一部署,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努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统计,曹家渡社区(街道)原有流动党员202名,其中,在近几年通过工作转入组织关系的有124名。
期刊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总目录  (总第248-259期)    特稿专访  从党的五大到八七会议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转折  ………………………………………………………石仲泉 1/1  从党纲修改看瑞典社民党的理论创新与政策调整  ——访中国前驻瑞典使馆参赞高锋…………刘思源 1/7  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包容力  ——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教授  ………………………
期刊
本刊讯 全国组织人事等系统18家报刊联合开展的“创新基层党建 迎接学习贯彻十七大”征文活动已经结束。经过评选,本刊6篇征文获奖。获奖篇目是:  一等奖(1篇)获奖征文为: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国企党建联合课题组的《上海国有企业“神经末梢”党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载本刊2007年第9期)。  二等奖(2篇)获奖征文为:徐善良、王红(上海市级机关党工委)的《机关党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研
期刊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人们十分关心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请您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君如:人们关心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必须随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不断推进。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以胡锦涛同志为
期刊
上海市青浦区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农村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提出了以“托底”“托管”“规范预算”为内容的村级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所谓“托底”就是通过公共财政向乡村的延伸,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奠定制度基础。“托管”就是通过村民自治的民主程序,委托第三方专业资产公司(主要是镇政府的资产经营公司)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资产管
期刊
为了应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从2001年开始探索并逐步在全市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关怀凝聚党员的新载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网络以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平台,党员服务中心通过近几年的积极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工作的深化,重新认识、考量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提高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水平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走访等方
期刊
浦东新区区委在推进浦东律师业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律师行业特点,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2004年6月,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区(县)律师党委,截至目前,浦东共有律师事务所170家,律师2013名,党员669名,律师基层党组织87个,其中,党总支2个,党支部85个。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通过健全组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等做法,使各项工作开展得富有时代气息,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