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环保嘉年华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42届世界博览会已接近尾声,展期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本届世博会以“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也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探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滋养人类、反哺地球,为全球提供充足、优质、健康和可持续的食品保障的有效途径。
  在米兰西北部,110万平方米的世博会园区里汇集了140多个国家的场馆。整个米兰世博园区的规划灵感源自罗马古城的格局,园区的主轴直指米兰城的罗马古道。主轴中央是世博会主广场,这里有一个摆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和食物的长桌,连本届世博会的吉祥物foody都是由多种水果蔬菜组成。
  除了展示琳琅满目的美食,参展国场馆的设计也充分融入了食物和自然的元素,其中不乏环保的创新设计。各国场馆不仅具有独具匠心的外形,还将国家精神与人类文明融于其中;不仅体现环保节能的寓意,还展现出本国诱人的饮食文化和发达的食品产业。中国馆以麦浪铺陈,德国馆灵感的田野,美国的粮仓和法国的多产市场……整个世博园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
  世博会变身美食嘉年华,时尚之都米兰与世博碰撞出别样的浪漫。
  意大利馆:童话般的“城市森林”
  本届世博会东道主意大利的场馆在世博大道中央的位置,展馆面积超过了9000平方米,场馆造价超过933万欧元,最后以“造物、美学和创造力”来回应世界,凭借其独具创意的城市森林的造型,成为世博园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场馆。
意大利馆及其旁边的“生命之树”

  每到整点,在意大利歌剧的伴奏下,广场上一座名为“生命之树”的高塔就会开出“繁花”。而在其对面外表像树枝的意大利馆就叫“城市森林”。树枝形状交叠的洁白外观,不禁让人联想起《冰雪奇缘》那个充满乐趣的童话世界。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一些建筑学家提出让城市建筑吸收雾霾这一设想:如果林立的高楼能够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吸附在其表面,便能有效减少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在本届世博会上,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意大利馆的树状设计围绕着通透、能源、水、自然和技术等概念,充分展示着生命的张力。其外立面使用了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光催化性水泥,这种专利材料多是由回收的材料制成,如卡拉拉大理石的碎片。这种特殊的环境净化水泥在直射的阳光下可以捕获空气中的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惰性盐,从而能够像树林一样净化城市的空气,因此意大利馆也被称为“吃烟的场馆”。除了在建筑外立面上利用交错的几何图案模拟了树林及其阴影韵律,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意大利馆还是一个能量自给自足的建筑——顶层安装了光伏玻璃天幕,可以控制透光度,而且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可再生能源。
  一方面是面向未来的新科技,另一方面也承载着悠久的古罗马文明。在馆里,可以看到意大利人骄傲地展示他们是如何在本国有限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之下克服困难、取得惊人成就的。走过一面讲述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近年来所面临的各种灾害和问题的展览墙,来到一个四面铺满屏幕和玻璃的房间,这里不断播放着的画面是意大利举世闻名的美景和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
  意大利国家馆中还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一个乍看满是植物的花园,实际上是一幅现实版的意大利地图。“地图”上模拟了本土20个区域不同气候带和生态环境的温室,并展现食物种植、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漫步在14000平方米的互动创新空间里,即可了解意大利富饶的地貌、强大的农业及其烹饪传统。
  在意大利的知名企业馆,葡萄酒、巧克力等食品主题馆也颇有特色。意大利人对“吃”十分执着,在米兰和罗马,十步之内必有餐馆,而意大利的食品加工业更是享誉世界。在本次世博会上,园区设计师更是将意大利人对美食的执着、对加工业的自信发挥到极致。米兰世博会主席戴安娜·博莱科表示:“米兰所在的伦巴底大区,是欧洲第二大也是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我相信意大利制造的食品将会和意大利的时尚一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米兰世博会的主题关注的不是我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去消化食品。我们希望能够挖掘关于食品的精湛科学与艺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来展现,不仅是从生产上,更是从种植源头上。”
  德国馆: “灵感的田野”不失细节魅力
  占地面积约4900平方米的德国馆,是本届世博会所有参展国家馆中面积最大的自建国家馆,主题为“灵感的田野”。德国馆为到访游客提供了两种全然不同的参观方式——馆外路线和馆内路线。馆外路线向所有游客开放,宽阔的坡道模拟了农田泥土的自然颜色,这也是德国乡村风景的人工演绎。顺着这片长而平缓的坡道景观地带走上去,便开始了“灵感的田野”之旅。
  馆内路线契合世博会主题,覆盖了 “土地”“水”“气候”“物种多样性”“当今德国食物的消费与生产”和“我的创意花园”六大区域以及上百个主题站点,结合声、光、电等技术营造了不同的空间体验,介绍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可再生农业发展、气候变化、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展现未来食物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实验技术。
  细致严谨、注重细节的德国人将科技与创意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工作人员手中一个类似瓦楞纸的“种子板”移动设施,其内侧有七个感应点,通过上方照射的投影仪,自动感应系统就会将投影内容投射到种子板上,参观者通过这种多媒体方式体验到自然作为主要食物能源的力量。展厅中一个巨大的白色伞状物被称为“阳光树”,这个装置能够在白天收集到晚上照明所需要的能量。德国馆负责人施密茨·迪特马尔介绍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向公众展示这种新技术,由五个国家和组织在德国共同研制而成。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在里面种植的植物转化为电能,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新。”展馆二楼的空间被打造成一个小菜园,展示了食物是怎样从自家菜园来到厨房,再从自家的厨房回到菜园的循环过程。废旧下水管道改造成多层利于灌溉的蔬菜槽,里面种上各种各样新鲜的瓜果蔬菜,仿佛将“灵感的田野”带到自己家中,倡导可循环利用和健康有机的生活方式。此外,馆中巨大的白色模拟超市,用滑行的购物车向人们宣传了德国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一把看似普通的伞,打开之后伞面上会呈现出地球的图像,转动伞柄能够看到从两千年前到现在整个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轨迹……除了展示高科技外,德国馆希望能够让人们认识到水、土、天气等大自然最基本元素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更多地激发大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高科技元素和一大批智能产品来引导观众体验世博会主题“饮食营养”,展示粮食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方面的创新思路,是德国馆的特色。
中国馆

  世博会开幕后,带有浓重京味的中国馆广受欢迎。中国国家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以农业、食品科技和饮食文化为主线,首次以三座自建场馆的形势参展,规模创下历届之最。中国馆坐拥459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成为园区内仅次于德国馆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
  中国馆的外形非常诗意,设计提取中国传统歇山式造型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呈现出宛如希望田野上的一片风吹麦浪。金色麦浪般的外立面在阳光下起伏波动,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的整体设计理念。建筑正立面是整个建筑流线最高潮的部分,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仿佛群山。从正面看,中国馆是一道自然的天际线,从背面看则是城市的天际线,犹如日月阴阳,对立却有着奇妙的和谐感。建筑内室采用了优质定向结构麦秸板材装饰,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以其天然麦秸的金色光泽与纹理,在灿烂阳光下折射出夺目光彩。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选择不同透光率的面材,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满足照明要求,大大降低了能耗,与世博会的主题一脉相承。
美国馆

  美国馆外立面覆盖的“可采集的垂直农场”,是美国馆绝对的主角。这个纵向的活动田园耗资4500万欧元建成,面积约为670平方米,长度超过一个足球场,布满来自美国50个州的42种蔬果作物,利用营养液栽培系统种植——栽种在水培与土培相结合的12个垂直种植器当中,通过规律运动,对外掀起阵阵绿色波浪,对内带来光线和空气流通,形成了美国馆开放、通透的侧墙。场馆安装了结合雨水收集科技的水培灌溉系统,并设有可随太阳角度旋转的墙板,尽可能吸收日光,提高作物产量。在设计师眼中,这不仅让场馆本身变成一种景观,同时也通过技术创新引发人们对未来农业栽培的思考。美国国家馆设计师詹姆斯·比伯说:“这是美国农业的一种全景展现。我们采用了这种‘秀色可餐’的方式,我们要确保人们能够理解,农场是有生命力的,是运动的,它体现着技术,生物本身就是一种技术。”
  场馆另一侧的电梯通向顶层,由312块智能玻璃拼接成的遮凉棚可以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调节颜色和透光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体现了节能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展馆增添了一份光影变幻的趣味。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被很多农作物样本装饰的通道。参观者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区播放的名为“伟大的美国食物”的动画和实景相结合的微视频,了解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以及美国文化、科技和烹调的价值。
  展厅一楼设立了互动游戏,方便参观者了解在粮食安全问题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路径。在游戏平台四周,还设有六个按照食品生产和消费等方面来划分的相关领域展台,通过视频和创意演示,表达了普通农民、营养师、政策制定者等不同人群对于未来粮食安全的想法。相关人员介绍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机会对未来的食品做出贡献。所以我们设计了这种展出方式,与前来参观的人直接对话。”
  法国馆:“上下颠倒”和“即产即销”
日本馆

  日本馆:“木”为核心的和谐多样性
  占地4170平方米的日本馆主题为“和谐共存的多样性”,传达了日本在农、林、牧以及美食文化上的理念。日本自爱知世博会开始就提出,“树木”是链接土壤、海水、空气等自然万物的载体;本次世博会日本依然以“木”为设计核心,将日本馆的Logo设计为三双叠在一起的筷子,简单而形象地传递了场馆主题与食物的关联,将“木”的概念和东方饮食文化的结合发挥到极致。
  展馆外墙融合了日本传统建造技艺,采用传统工艺“立体木格子”设计,无任何金属链接和支撑,类似积木拼搭,并且结合了抗震技术。木头象征植被、森林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是从陆地到海洋生命循环中所不可或缺的,也关系到全人类的饮食;树木则代表着种植稻米、竹子等代表性产品的日本自然农业区里山。
  以 “和谐多样性”为主题的展厅,摆满了映着稻穗的屏幕。这些屏幕摆放高低不一,创造出视野辽阔的互动投影空间。屏幕上名为“和谐”的投影图像会随着参观者的移动而变化,宛如漫步在稻田之中。稻田是日本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在日本人民心中以及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得以最充分的展现。
  穿过这片技术的海洋,便抵达一条由数字信息组成的图片“瀑布”,向参观者360°呈现了作品《多样性》。参观者可以触摸从“瀑布”上流下来的食品图片,了解图片上有关食物起源及其重要性的信息。
  随后进入一个介绍日本美食的长廊,体验“食之旅”。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创意空间,满眼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色彩搭配和品类展示,从大米耕种到制作为寿司,从渔夫出海打渔到餐桌上的刺身,从成长的麦子到盘中甜品……从产地到餐桌的食物生产加工过程一目了然。
  在以餐桌为概念设计的“未来餐厅”中,参观者可以拿木筷夹放在“触控屏餐桌”上的美食,每“夹”到一种食物,显示屏上就会弹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整个展示让人们真正了解到日本的和食文化以及日本人对自然恩惠的感激之心。
瑞士馆
其他文献
犹太人给世人最大的印象之一是他们与金钱的紧密关系。孟德斯鸠说:“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犹太人以擅长金钱的操作和流通闻名,特别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到来以后,犹太人与金融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犹太人在很多方面大大促进了资本世界的繁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也使犹太人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天地。  几个世纪以来,在银行界,特别是在国际银行界,即使不能说犹太人是一支支配性力量,也应该说犹太
这天晚饭后,我正在收拾餐桌,7岁的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可不可以给我买个花盆?”  “花盆?噢,亲爱的,妈妈不大会种花,而且,妈妈也没时间照顾花。如果你想要什么花儿,妈妈可以给你买现成的,回来插在花瓶里……”我想起每天一大堆待洗的脏衣服,待收拾的杯盘碗碟,待做的室内清洁,待处理的电子邮件,待写的稿件,噢,我的头就像一个大冬瓜那么大了,哪还有时间侍弄花儿呢。  “不,我不想要什么现成的花儿,我想自
传奇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是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更被尊称为“奥地利股市之父”,“股神”巴菲特也曾经称赞他“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罗杰斯的传奇之处,一是他就像拿着水晶球的魔法师,在对大势的准确预测中,脚踩着股市和商品市场的“风火轮”,所到之处几乎一网打尽,屡屡创造投资传奇;二是与巴菲特、索罗斯、格罗斯等投资大师相比,他无疑是最潇洒的一个,一次骑着摩托车,一次开着汽车,两次环游全球,在 “玩”中顺
时隔十三年,重建后的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于2014年11月3日正式开门营业。原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塔在9.11恐怖袭击中倒塌,据BBC消息,新世贸中心新建筑群在原世贸中心遗址上建造,其中一号摩天大楼是主建筑。世贸中心的业主纽约港务局(Port Authority)的执行总裁弗耶表示,“纽约市的天际线又齐全了”。  十三年的时光告诉我们,唯有与恐怖分子做坚韧英勇的长期斗争,才能给世人带来和平与安宁。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最后的“冲刺季”,两大主流执政党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按照惯例,由19世纪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1840—1902)创作的“驴象之争”的卡通形象(代表民主党的“驴子”与代表共和党的“大象”二者之间的针锋相对)依然作为四年一次的两党之争最好的“代言”而见诸各大报端和网页。  “驴象之争”之于大多数国内读者而言,只知其画,不知其“父”。其创作者托马斯·纳斯特被誉为“美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讀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桑蒂尼—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可根据温度、湿度变化自动调节冷暖的服装面料,这种面料有望用于制造“智能”服装。  这种面料由覆盖了导电碳纳米管的特制纱线制成。这种纱线由两种复合材料组成,其中一种具有吸水性,另一种具有疏水性。当身体出汗导致温暖和潮湿时,面料可使更多热辐射通过。而当身体寒冷和干燥时,面料可減少热量散失。  在潮湿条件下,面料里的纤维会发生卷曲,从而打开面料上的孔洞,并改变碳
While you paint me, I marvel at your skin.  The miracle of being twenty-four  Is there like a first blush as you touch in   The blemishes that make my face a war  I’m losing against time. So you begin
一只玲珑小鼠和一只大胖棕熊在大自然中是天敌、是朋友、是路人,还是根本没有交集的可能?而在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天地里,在形象、本能和习性上有着强烈反差的它们,竟成为表现人类情感、社会认知的一对好搭档。这就是荣获2013年第38届凯撒奖最佳动画片奖、2014年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奖的法国动画片《艾特熊和赛娜鼠》。  动画片改编自比利时女作家嘉贝丽·文生(Gabrielle Vincent)创
名人故居不仅仅是一座单纯的建筑,更因为其主人的缘故而被赋予了史料和文化的内涵,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宝贵的精神家园,从对待故居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一个社会对文化的态度。  我国作为有着数千年灿烂精深文化的古国,名人故居自是不胜其数:北京香山正白旗村的曹雪芹纪念馆,将我们引回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境;天津意大利风情十足的饮冰室,让我们领略到梁启超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之风采;北京、上海、广州及绍兴的鲁迅故居,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