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课堂的思考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的12月19日,在寒冷的冬日,从浙江最南部到江苏中部,穿越8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经过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学校一行人来到了苏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泰兴。泰兴不像温州那么有名,可是这里却有一所目前声名响亮的学校——洋思中学,我们就是冲着它来的。学校组织了洋思之行到这里听课学习。这也是我的教师生涯中路途最远的一次听课。
  早上七点钟,我们来到校园,就看到校园里停着一辆又一辆从全国各地开来的大巴车。一拨又一拨人买了门票走进一个个听课教室。从这场面就足可以看出洋思中学目前极大的影响力。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不由得问自己,洋思中学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课堂,为什么像一个魔幻石一样有那么大吸引力?它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吗?它真值得我们不远千里来朝拜它吗?
  那天早上听了三节课,这三节课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用词用语都一样。都是一开始出示学习目标,然后读课文,接着出示自学指导。每一个自学指导都有“几分钟比谁……”这样的话和“探索练习一”、“探索练习二”这样的问题。经过规定时间,学生发言谈自己看法,练习指的就是书上的课后练习。第一节课有点新鲜,第二节课完全是上一节课的复制,兴趣大减,第三节课又是同一个模式,已觉乏味。听了十几分钟,就溜出教室在校园四处游逛。后来我们碰见了一个男生,叫住询问了几个问题。我问:“你们每节课每门学科都是这样上,会不会产生厌烦了?”那男生笑着摇摇头。得到这样的回答,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毫无疑问,洋思中学从一个村级小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全国知名,每天有一千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参观学习,肯定非常了不起。但是说心里话,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喜欢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课堂,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虽说他们每节课都目标明确,注重实效,但同时每节课也是一成不变的,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不同,其他一切都是上一节课的翻版。这样的课堂还有好奇和期待吗?“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应该有些“文人气质”,有些“兴之所致”,一节课非得死盯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得把时间规定得那么死吗?如果每个语文老师都像钟表一样一板一眼,丝纹不乱,上课跟着钟表走,这样的课堂有多少情趣可言?而且每节课都是一个模式,要知道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乏味的。洋思中学虽然名气很大,但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2007年10月28日,一个星期六,我们来到灵溪二中。参加“浙江省初中语文名师送教暨苍南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这一天我听了六节课,上课的都是全国或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其中就有温州实验中学的杨聪老师。我在很多人口中听到他的名字,可以说他是温州目前名声最响亮的一位语文老师。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听他的课,所以我最想听他的课,对他的课有着很大的好奇、期待,我非常希望在他身上看到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杨聪老师走上了讲台,中等的个子,皮肤白净,架着一副眼镜,浑身透着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这是我学生时代以来一直喜欢的语文老师的那种气质。外形儒雅的杨聪能够展现给我们一个儒雅的语文课堂吗?这天他上的是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这篇课文上个学期我刚刚上过,听了他的课,我才知自己的课何其肤浅,仅仅是停留在三个唱歌场面上,说说每个场面的内容与特点,体会云南歌会的淳朴自然,富有情趣而已。没有深入场面的内心,挖掘深处最本质最美的东西。陈钟梁先生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而要挖掘出语言深处的美就非常不容易。杨聪的这节课就做到了,而且不动声色,不着痕迹。他以一双深刻而独到的眼睛发现了文章中一个关键词“意思”。在文中沈从文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一处是在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抓住两次出现的“意思”一词,又联系节选时省略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于是杨聪的这节课就有了一个有意思的设计和流程。首先抓住“意思”一词,去发现意思,在文中寻找有意思的地方,在学生兴致勃勃,觉得很有意思的时候,又出人意料地抛出了一个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是否“没意思”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表层感知进入到深层思考。然后由沈从文“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这一句走近一个个鲜活而美丽的生命:枣子脸糯米牙的年轻妇女,赶马的女孩子,传歌的老人,体验生命的活力。我想学生上了这节课后,心中不仅有云南的歌会,更有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就像他在最后所说,在今天这个忙忙碌碌的社会,我们该如何而活——让清风明月进入我们的心灵。杨聪的语文课从美丽的云南一路走来,走进每个学生每个听课老师的心灵。走进每个人的生活,给我们以深深的思考和无穷的回味。他的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有意思而且深刻。站在一个让我们听课者仰首的高度上。这来自于他丰富的文化底蕴,来自于他对文本语言深刻、精到的把握与解读。这一天听了六节课,但是杨聪的课从容不迫、张弛有度、有书卷味,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沈从文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云南歌会,儒雅的杨聪给我们展现了儒雅的有语文味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至此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终于找到了。■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无法调控全省统一的高中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但我们却能依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诊断性网络调查”、“形成性在线测试”、“典型性作品交流”、“生成性电子档案”等基于网络形态的过程性学习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在江苏省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而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完成一轮,其终结性评价也因地区差异各不相同
本文讨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中发挥仪表的作用,从亲近度、适度性、移动、接触4个方面加 以阐述;提出了教师的嗓音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建议教师应该明确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出教
我国软科学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在科技界已形成了一股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新生力量。从软科学研究到咨询业的兴起, 是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软科学发展历史
当前,基层部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情高、气氛浓、方法活,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基层官兵在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朱娟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各科成绩都不错,就是数学有点儿“瘸腿”。特别是升入高年级以来,数学成绩更是每况愈下。为此,她的家长也和我交流过几次,说这孩子就是头疼数学,问我怎么才
周日的傍晚,大山已笼罩在暮霭之中,学生们纷纷从遥远的山那边赶回学校。收齐了学生们的作业,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陶国忠同学的一篇《我要读书》的随笔引起了我的关注。  “爸爸不知生了一种什么怪病,犯起病来很吓人,三天两头得去医院,家里只剩妈妈一个劳动力,我和弟弟每个学期的学费都要向别人借,以后再慢慢还……初中我本不打算读了,因为要在学校住宿,一周得用掉20块钱的伙食费。我决定在家里帮妈妈干农活供弟弟读
本文通过对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其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与21世纪对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并就今后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了探讨.
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艰苦的工作,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基层政治教员要牢固树立“思想先行、重在建设”的观念,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有效提高政治素
关于“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在中小学校可以说是方兴未艾,但笔者发现,不少中小学所做的课题大同小异,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关于“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进行梳理,让后来的研究者避免重复研究,同时也可以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  先说中学界。笔者认为对“学习品质”主题的实践研究做得最为扎实系统的是江苏省南通中学,该校从1997年开始,以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学习与学习品质研究”为平台,全校师生经过
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之一.为此,我们就怎样训练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能从内容、方法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