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政权灭亡原因探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渤海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粟末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趁契丹营州之乱,唐朝无暇顾及东北的有利时机,率众在东牟山建立政权,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后经宣王大仁秀 “南定新罗、北伐海北诸部”的军事行动,渤海国形成“方五千里,雄兵数十万”、仿唐制度,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数十余县”称雄于中国东北的“海东盛国”。然而强大的渤海国在契丹的军事进攻下,仅二月余就国破城亡,一个强国灭亡何其速矣。本文就渤海国速亡现象,进行一些探讨,冀前辈学者及同行不吝指教。
  【关键词】原因;政权;探析
  一、失去中原政权的支持使渤海国逐渐趋向灭亡
  唐朝在李世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蕃汉兼包、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下,边疆各少数民族纷纷纳贡称臣,自贞观四年在东突厥故地设立羁縻府州以来,唐朝在边疆各地按民族规模的大小,大者为府、小者为州共建立了856个羁縻府州,各羁縻府州一如唐朝的州府,使得各民族之间和睦共处,边疆地区得到了和平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在良好的和平环境下渤海国得到了顺利的发展,698年渤海建国,其国王大祚荣713年被唐册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怱汗州都督”,此后渤海执臣之礼,派质子侍卫,按时向唐纳贡,宪象中原,按唐制中央建立了三省、六部、七寺、一台、一院、一监、一局,地方上实行京、府、州、县建制,设立了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数十县,强盛之时,拥兵数十万,地方五千里。
  唐朝自宣宗起開始走向衰败,朝廷昏庸腐败、软弱无能,宦官专权,军伐割据,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十年间发展到几十万人、南北征战数万里,这一切都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使唐朝走向了灭亡,此后中原一片混战,后梁、后唐、后晋轮番主政中原。
  渤海宣王时依靠唐王朝的支持和默许,攻城略地,一度控制了海北靺鞨各部,达到了渤海的鼎盛时期,但自十三世王玮瑎之后,混乱的中原根本无暇顾及渤海及其它部族,边疆各部族开始了互相兼并,东北各部族崛起,海北的靺鞨各部相继脱离了渤海的控制,尤其是契丹族日益发展壮大,到后晋时中原政权已是自保不足,根本无力控制各部族,更谈不上帮助支持渤海了,面对着中原朝廷的衰败、契丹的强大,渤海内则势弱,外则无援,已行将就木、趋向灭亡了。
  二、内部矛盾的加剧是渤海国灭亡的根本
  1、统治阶层生活日趋糜烂
  大仁秀时期渤海“南定新罗,北伐海北诸部”,国势日盛,周边环境相对和平,在这种情况之下,统治阶层在政治上滋生腐败,生活上形成骄奢淫逸,贵族们越来越讲究享受,生活奢侈腐化。渤海国内虽然有“卢城之稻、率宾之马、位城之铁、乐游之梨、昆山之布”等农副产品,但国内发展极不平衡,绝大部分地域还依赖狩猎和游牧生存。可是渤海各地却大兴土木,修建百余座城池,以上京城为例,三重城垣高大雄伟,楼台、殿阁、园林、亭榭、寺庙布满城内,这些建筑气势恢宏、富丽堂皇。无疑浪费了渤海国的大量物力、财力、人力。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 还不断地通过聘问等方式来换取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在渤海存续的229 年间, 朝唐140余次、后梁6次、 后唐4 次、聘日34 次,以其有限的资源来换取王室贵族所需的金银器皿、袍服冠带、各种丝织品、工艺品等渤海上层社会奢侈的消费品。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统治者的消费欲望,成为渤海上层社会的消费时尚,给渤海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极大的满足,加深了人民的生活负担,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2、统治阶级内部斗争越来越激烈
  渤海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争权夺势的斗争更加残酷。857年大彝震去世后,其弟虔晃接替了大位,彝震有王子大之萼等,王权的旁落说明当时有可能经历过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925年将军申德等五百人南投高丽,礼部卿大和钧、大钧老、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谟、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分别率民户投高丽。这些人都是渤海的王室成员,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他们的叛离说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败者逃亡国外,统治阶层的内耗使得渤海统治力量削弱,政治腐败、军备涣散。这可由老相三万军队同阿保机的先头部队一接触即溃不成军来说明,更可由灭亡渤海国的参与者、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进呈辽太宗的表文所写“先帝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天授人与”来佐证。
  3、阶级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九世纪中期以后, 渤海统治阶级日益腐化, 他们大兴土木、营造城池, 为维护其特权,不断强化暴力机器,仅军队就有数十万,这些都消耗了渤海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人民不堪承受盘剥,生活日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统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部曲差别加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国内阶级矛盾加剧的同时,民族矛盾也日益加剧,渤海本来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断“开大境宇”的过程中又陆续兼并了其它靺鞨部落及民族部落,如越喜部、虞娄部、拂涅部及黑水靺鞨诸部等,但这些部落到九世纪中叶相继脱离了渤海的控制,独自朝唐,实行自治。加上西临契丹的兴起,阿保机视渤海为侵占中原的障碍,是急欲消灭的目标,两国边境时常发生军事磨擦。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渤海的统治力量,导致渤海国急剧衰落。
  三、契丹的兴起是渤海国灭亡的加速器
  七世纪初的契丹分为八部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唐初李渊、李世民拉笼和利用契丹用以抵制突厥,628年契丹归附唐朝,648年唐在契丹置松漠都督府,使契丹得以向唐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契丹生产力的发展。十世纪初契丹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907年阿保机被选为可汗,他不断对外用兵,进行势力扩展,获得大批奴隶和财物,成为最大的奴隶主,916年阿保机杀掉七部酋长,统一了契丹各部,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契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进占中原扫除障碍,免除后顾之忧,916~924年,阿保机西征突厥、吐浑、党项、沙陀等部,控制了西方各部,使自己的西侧得到了安定,完成了进攻中原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此时的契丹西达甘州,南近长城,西北至鄂尔浑河,东、北接渤海,势力空前强大;消灭、控制渤海是阿保机进攻中原的第二个战略目标。渤海、契丹两国边境时常发生战争,924年渤海攻打辽州,杀契丹刺史张实秀,两国可以说是相仇已久。925年12月,阿保机下诏“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率皇后耶律氏、太子倍、次子大元帅尧骨征伐渤海,926年1月拨扶余城,扶余是渤海的重镇,渤海“常屯劲兵捍契丹”,扶余城的攻破使契丹打开了通向渤海的大门,途中打败渤海老相支援扶余城的三万军队,于2月间包围了渤海上京城,不几日,渤海国王大諲譔出城投降。大諲譔投降后,英勇的渤海人民反抗契丹的斗争此起彼伏,但最终抵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昔日的“海东盛国”自大祚荣698年开国至926年大諲譔败灭,共经十五王,历229年。
其他文献
[摘要]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也较早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文主要从收入的角度和财政支出的角度来衡量浙江省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对居民的救助效果,为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科学、规范调整提供相关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财政支出  一、引言  所谓贫困,就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①。贫困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进入高中后,普遍感觉高中物理较初中而言难得多,感觉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出初中时的成绩,学生感到很迷茫,感到无所适从,感觉高中物理不像初中物理那么形象、生动。笔者认为,学生在从初中往高中过渡过程中,物理学习思维存在障碍,不能从原始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从而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方法、物理实验的理解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禁锢了学生灵活
[获奖理由]rn国内外的成功企业实践证明,要想做强、做大,保持持续成长.必须不断变革创新,努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机制环境,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
在我们的南国文化中,漆器艺术是装饰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浅析了楚漆器纹样在装饰艺术中的美学意蕴。
“教育即生活”理念在现代学徒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多次发文,力挺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近几年,为了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浪
[获奖理由]rn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自2005年重组以来,在企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整合资源,深化管理改革,加快完善财务体制机制建设,扎实有效地推
对于建筑来说,建筑工程监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命脉。因此,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监理人应严格按照合同及图纸要求,注意施工及设计中的各个细节,明确职责所在,施
[获奖理由]rn我是茅台人,我爱国酒事业,它融进了我的血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深厚的“茅台情结”,铸就起了茅台辉煌的大厦.今天,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
[获奖理由]rn与光照千秋的“五四运动”同步,见证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雨历程;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行.经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改革开放大旗的鼓舞下,伴随
[获奖理由]rn作为我国机制最灵活、竞争力最强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民生银行的发展历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民生银行开发的会计集中运营体系,体现了我国银行业会计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