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发展趋势主要有有: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趋势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全球经济活动正在由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国际化
近几年,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生产性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1)服务外包。20世纪90年代,服务外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服务外包不断扩展,而且知识型的服务外包增长很快。目前,服务外包已广泛应用于IT服务、金融服务、设计、财务管理、会计服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用卡处理、呼叫中心、物流等多个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全球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3040亿美元,2005年为3344亿美元,2006年达到3980亿美元,2007年为4736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2005—2007年平均增速约为20%。服务外包的发展潜力巨大。
(2)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离岸化的业务不仅为跨国公司自身提供服务,而且可以直接向东道国和第三国公司提供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方面表现在跨国公司从单产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加工基地设在我国,研究与开发、采购、营销、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我国建立。
(3)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设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服务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
2.融合化
20世纪后期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代之而起的是更为广泛的信息-知识-技术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同产业、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或者某一职能可以由一家企业提供,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分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出现“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
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甚至管理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均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
(1)前者支撑后者,后者为前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越落后。
(2)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高度发展会呈现“服务化”(Servicisation)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是知识和技术服务;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工制造,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了总收入的2/3。
(3)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服务支持体系,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并将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集群化
大量相同或相互关联的产业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形成既相互分工又互相合作的产业体系,不仅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样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在现代服务业中,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特点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比之其它服务业更具有集聚发展的动力和可能。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都市中心区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
参考文献:
[1]马吴斌:上海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 吴敬琏: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北京晨报[N],2005年6月22日
[3] 陈殷李金勇: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上海经济研究[J],2004年第7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趋势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全球经济活动正在由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国际化
近几年,国际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生产性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重要领域。
(1)服务外包。20世纪90年代,服务外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服务外包不断扩展,而且知识型的服务外包增长很快。目前,服务外包已广泛应用于IT服务、金融服务、设计、财务管理、会计服务、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用卡处理、呼叫中心、物流等多个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全球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3040亿美元,2005年为3344亿美元,2006年达到3980亿美元,2007年为4736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2005—2007年平均增速约为20%。服务外包的发展潜力巨大。
(2)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投资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离岸化的业务不仅为跨国公司自身提供服务,而且可以直接向东道国和第三国公司提供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内竞争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一方面表现在跨国公司从单产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上、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另一方面还表现在跨国公司不仅把生产加工基地设在我国,研究与开发、采购、营销、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也开始在我国建立。
(3)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设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服务业的跨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
2.融合化
20世纪后期经济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变化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代之而起的是更为广泛的信息-知识-技术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同产业、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或者某一职能可以由一家企业提供,并以服务业为中心将分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出现“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
制造业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甚至管理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均转而由其他企业完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
(1)前者支撑后者,后者为前者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的国际营销网络和生产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越落后。
(2)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日益融合,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高度发展会呈现“服务化”(Servicisation)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是知识和技术服务;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而不是加工制造,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服务业收入已经达到了总收入的2/3。
(3)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服务支持体系,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并将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集群化
大量相同或相互关联的产业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形成既相互分工又互相合作的产业体系,不仅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样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在现代服务业中,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特点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比之其它服务业更具有集聚发展的动力和可能。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都市中心区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
参考文献:
[1]马吴斌:上海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 吴敬琏: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北京晨报[N],2005年6月22日
[3] 陈殷李金勇: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上海经济研究[J],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