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台湾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中国台湾地区的婚庆视频制作水准整体高于中国内地,如今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内地高端团队的制作水准可以说已经呈现领先之势,但是台湾地区仍有不少佼佼者以高水准的制作值得同业学习。本期我们就来分享来自台湾李宗唐的经验,了解下他所带领的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这些年的发展。
  成长历程
  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已经成立至第九个年头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2004年开始成立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之初,就想提供新人最特别的画面,突破业界一般冗长的记录方式。参考电影的剪接,用快节奏呈现。但单反视频拍摄还未问世之前,还是用大型业务机来进行拍摄,因机器的缘故,许多画面的呈现方式和人力上的调配,并不如预期的能够有完善地呈现作品,只能用定点式的拍摄全记录。
  刚开始也是由亲朋好友的婚礼才开始进入婚礼摄影,并且器材以租借为主,但客源和口碑相继开展,婚礼摄影也就从副业转为正职,而采用电影式的呈现方式是在剪接上下足苦工,让原本全记录的影像用最简洁有力的方式说完一天的婚礼流程与感动,再加上和新人所讨论出想要的音乐来搭配画面的呈现,让婚礼当天的情况在婚礼结束后重新观看,得到更多更大的感动。
  2005年接受台湾《苹果日报》全版访问及电视广播专访后,台湾网站也来寻求广告平台的提供,增加更多客源的询问,也是一大突破点。
  2010年DSLR问世,在此之前大量练习稳定器累积的能力,再加上因单反全画幅的因素,大光圈浅深让画面呈现更有立体感,此外加上轨道的运镜让许多过场的画面也变得更加顺畅合理。在这些画面一次暴发之下,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成为台湾地区婚录界竞相模仿的先驱对象。
  在同年接受澳洲及法国海外婚礼的拍摄,增进眼光更朝国际化迈进。让眼界更加放远到全世界,因地域上的不同,也因此在国外的礼俗冲击下,我们了解到,世界上的婚礼呈现方式也许有所不同,但每个人所得到的感动是相同的。
  我们一直站在新人的立场着想,如何在不干扰流程的状况下,让流程顺畅进行;如何在主人家不熟悉习俗的状况下,让所有习俗自然发生;最简单省力的动作,让画面更唯美壮观,在寻求创意和颠覆传统的时代,我们坚持让习俗和感动依然呈现在影像上。
  “影像是最好的传家宝”,这是老唐电影工作室的座右铭,保留一切记忆及回忆。很荣幸受第三届索尼杯婚庆视频大赛评审青睐而获奖,除了些许侥幸,更肯定我们近八年来的创新进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
  婚礼电影制作经验分享
  声音
  老唐对于婚礼MV的主要的不只是画面上的完美呈现,声音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透过新人及新人父母的对话以及祝福,来增加画面的完整性,所以在MV上的呈现会留住声音来表现其完整性,甚至到影片的尾声都可能是用笑声来取代音乐来作为画面影片完美的句点。在剪接上来为握住画面的完美性,也会透过一些字幕来让人清楚其对话内容的重要性,把握住感人的一刻。
  拜别
  对于拜别老唐是非常重视的,在拍摄前一星期会选定在每周一的晚间来进行与新人沟通,原因是在如果提早一星期去询问新人的想法和要沟通的事物,新人可能会因为有其他婚礼上的细节正在忙碌,而讨论时无法细心讨论,所以就会选定一个时间,而这个时间点是老唐多年来的经验所得,在这个时间点来跟新郎新娘讨论的并不只是画面的呈现的方式,而是向父母拜别时要说的话,以及要做的事,让新人能够不会到现场才突然知道自己要说这些话,而一开始要先由新郎开始说,在新郎开始对父母说出将来对女儿的承诺时,那产生的化学反应更让情感有更多的散发空间。
  剪接
  在剪接撷取画面的呈现方式,有时并不会照着流程上的顺序来剪接,而是透过画面与画面的连接上的情绪把音乐和画面作为搭配,比如说新郎在穿衣时候的画面后面接着的是新人第一次进场的画面,而新娘在化妆时配上的声音可能是新郎对新娘的承诺。而在剪接的一开始可能会先透过蒙太奇的手法,用分割画面来表达一件事情,也会有像爱情故事的剪接顺序,新郎走进自家的浴室,而新娘从自家的浴室走出,像电影式的快速剪接,如果说在设定画面出来的秒数有公式可寻,那老唐对于秒数有另一个看法,就是看腻了就换,太快不好,太慢也不好,寻求的是中庸之道刚刚好。
  机位的设定
  老唐婚礼电影工作室,现有三位摄影师,及一位助理,通常出机都以一个摄影师搭配一位助理为主,主摄老唐都以5D2配上MINICAM稳定器而助理以5D2配上脚架和吊臂,吊臂和轨道通常都是在新人出场时进行搭配,看场地大小来进行规划。
  MINICAM稳定器
  在MINICAM推出时是台湾首批使用的元老,而MINICAM也进化到了第三代,而稳定器的使用也是非常难以上手的,除了稳定器的本身效果,也要看自我本身的平时训练,练习平衡力以及多角度镜位的发挥。
  使用MINICAM的好处是,它并不会太大且高度也适中,要稳定时可以稳定,需要定点拍摄时也可以随时撑起,因设计上的结构并不会影响到变焦以及对焦,所以我们优先选择了台湾制造的MINICAM稳定器来作为我们的主要拍摄工具。
其他文献
通过前几期有关纪录片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目前市场主流的大画幅摄影机,这些大画幅,既有照相机35mm规格,也有电影S35mm规格,还有APS-C和稍小一点的4/3系统。之所以都把这些摄影机归结为“大画幅”,其实主要是和传统的广播电视摄像机传感器来比较而形成的概念。  当然,这些画幅比例的摄影机现在已经完全以数字传感器为介质,如果对画质极度苛刻,并执著于更大画幅的影像,传统的胶片摄影机还是占据着
期刊
好像一夜之间,云服务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对于剪辑师来说,刚刚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iPad专业影视软件发愁,转眼间市面上就出现了好几款靠谱APP。今天我们就来看几款非常有趣的ipad应用,看看它们是如何影响专业影视人的工作习惯的。  Dale Grahn Color 01  有人说,模仿是最好的老师。调色师Dale Grahn与CrumplePop工作室合作,推出了这款3.99美元的有趣应用,它
期刊
从南京、香港汇聚到皖南的宏村,21世纪和民国时代影像的交错重叠,传统水墨效果与现代数码技术、静态照片与动态视频,周围投射和自我的回归,多样的元素、理念、表现形式等交织是宁港青少年微电影训练营的作品给观者的感受。本刊为您在随刊光盘中全面呈现这些精彩作品,虽然有些是初试啼声之作,但其用心和创意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才情。更多幕后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从老师和营员的文字中去了解,帮助我们走进如今年轻学子的丰富内心
期刊
故事大纲:  以一个旅行者为线索,演绎数十年前的故事:当一对恋人面对物质和爱情的冲突,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那个年代,当爱情和面包必须两者择一时,往往爱情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导演:冯亚雄  制作时间:2013年7月  作品时长:9分24秒  作品类型:言情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C100、佳能EOS 6D、印迹山猫稳定器、  VARAVON SLIDECAM LITE 80CM轨道  后
期刊
故事大纲:  微电影《归》是作为这次微电影训练营的作业,由我们王老五剧组集体创作完成。它的剧情立足点在父子之情上,力图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场景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  导演:麻骏  制作时间:2013年7月  作品类型:剧情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C100+EOS 700D、EOS 5D Mark II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S6+AE CS6  微电影对于我们这个剧组的五位
期刊
在参加训练营之前,无论是微电影还是纪录片,我对它们都不是很了解,想着参加训练营一定能对自身提高许多,我和同学就报名参加了。没想到挑战来得这么快:老师把拍摄训练营纪录片的任务交给了我和同学。我们两个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对纪录片没什么了解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入手,那天的心情有些down,本想着拍部有情节有情感的微电影,一下子变成了纪录片,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些失落。  结果证明,这是个学习的最好机会
期刊
李嘉,绘画出身,摄影作品中的人物诙谐而灵动。同样这位周铁怀老人,既是李嘉摄影作品里的主人公,也是李嘉关于陕西尧头镇的人类学纪录片《时空》中的人物。影片中记录的黑瓷,是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古窑场中产出的粗瓷,“非遗”的光环并没有使古窑场有所改变,老周一家仍然一如既往地在粗糙的日子里磨砺着老黑瓷。  曾经辉煌的历史  2011年底,当摄制组踏上尧头这块被历史封尘许久的土地时,我就产生了一种创作的欲望,在
期刊
一年前的2012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在尼泊尔和西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采风。从成都出发,飞机飞过珠穆朗玛峰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加德满都以东30千米处的小村纳加尔果德拍摄了珠峰日出,陆路由樟木口岸进藏,经希夏邦马峰保护区到达神山、圣湖,向西到达土林、古格遗址,再向西到达阿里首府狮泉河,然后向东折返到珠峰大本营,到日喀则,到江孜,路过羊卓雍错到拉萨,到林芝的鲁朗、雅鲁藏布大峡谷、南伊沟、巴松
期刊
本人用过一些各品牌的高清摄像机,工作关系最近接触了一段松下的160A,还是老习惯,使用一台机器之前先要摸摸底,才能放心用于日常的拍摄任务。我想各位影友大多有这个爱好,总想知道不熟悉的机器到底能达到什么效果,然后根据实际性能再决定是否选择。  之前有朋友拿过160型号给我试过,但没有升降格功能,这个对我来说有点为难,因为,工作中总是要拍点小MV之类的所谓“艺术片”,后期非编做的慢动作,总是有些差强人
期刊
又到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看似每年举办的时间大概固定,地点一直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但是敏锐的广电从业者都会从中看到业内的发展趋向。从前两年的3D、4K热潮,到目前3D的呼声渐渐平复,更多的未来目光集中在了4K方向上也从前些年的概念预热,到如今已经涌现不少4K应用产品,甚至4K的完整制作流程也已经初步成形和在推广中。当然4K的普及路还很长,但确实是一个可以遥见的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