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模式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各种依托于声乐教育的培训机构和组织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对于唤醒人们对传统民俗音乐的热爱则需要从广大的高等教育学校做起,如何培养一批具有民间音乐素养且乐于将传统民俗音乐作为事业的音乐人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作者探索了全国在声乐教育具有模范代表性的几所高校的教学模式,同时将国内外在本地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细节进行对比分析,从客观上总结出了双方各自的优缺点,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于我国高等声乐教育的全新模式。
  关键词:声乐教育 本地文化 传统民俗音乐
  一、声乐教育模式综述
  (一)我国的声乐教育现状
  声乐教育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从古到今一直被历代王朝所重视,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国的声乐教育也未曾落下。现代声乐教育在我国起源于清末民初,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随着声乐教育种类的繁多,学习人数的增加以及学科分类的细致化,其专业的范畴也随之扩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声乐教育并非从成人教育开始,最早的“学堂民歌”被正式列为学校教育必修科目之一的规章制度开始于国民政府颁发的《小学校令》。
  随后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流行音乐大量涌入中国,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民俗音乐取得了质的飞跃。在相互借鉴的同时,传统的声乐开始吸取西方音乐之流行风,逐步向社会化和平民化靠拢,使得民俗音乐尤其是声乐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爱好和音质的人群,在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中国传统民俗声乐有了极大的进步与提升。然而,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高等学校的声乐教育起步尚晚,高等声乐教育人才目前仍然缺乏。
  目前中国较为有名的音乐类学校的发展起源是从“民歌学堂”发展而来。高等音乐师范类学校的发展壮大对建立一整套的声乐教育流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例如,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的音乐系等都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能力。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国外声乐发展状况
  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要从古希腊开始,古老的声乐表现形式更多表现为婚庆礼歌、丰收喜悦之歌等。随着古罗马的壮大,公元8世纪在罗马成立的第一所歌唱学校开启了专业化歌唱教学的先河。随后,歌唱艺术被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宗教圣咏,一类为世俗演唱,其中世俗演唱又包含了民歌和游吟演唱。随着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宗教演唱为欧洲的歌唱艺术的辉煌奠定了基础。19世纪之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理性社会主张占据了社会舆论,文学价值取向随之逆转,崇尚理性、热爱科学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民俗音乐的演唱形式和风格发展了巨大的改变,如何适应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对从事音乐教学的声乐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为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历史命题。
  在欧洲的声乐教学研究中,《音乐学院唱法须知》对年轻人学习声乐的方法和态度提出了严厉的要求,其第一次将男女声音部分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部分。同时对正确呼吸和气息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必要的规范,在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上提出以生活的热爱为指导,切忌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绪表达。可以说,欧洲的声乐艺术研究对整个音乐圣坛的声乐学习有着极为突出的贡献。其使得音乐教学便得更加具体、更加易于理解和接收。
  二、我国高等声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技巧与情感的不同步表达
  美国范纳德在他的著作《歌唱的机能与技巧》中否定“声区”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两种声带机能状态的理论;他否定了“窦声”“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的重要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强调歌唱最本质、最重要的共鸣是喉和咽腔。然而在我国的高等声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将该理论视为“声乐教学唯一指标”。多数情况下极力重视高音的训练技巧,却忽视了美学的最基本特质,即:情感的表达。艺术往往不是理性概念的堆砌,而是情感的倾诉。声乐学习的出发点一旦出错,那么技巧再好却无感情也无法将作品的内容完全表达。同时声乐的训练不仅仅是认识感情,而是从生活中提取感情,歌曲作品通常不是文字和音乐符号的排列组合而是一个音乐家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的情感结晶。
  (二)音区无法统一协调
  音区,民间普遍的说法为音色,音区统一的歌唱家往往是一个出色的音乐人。据统计,在我国高等声乐教育高校中,超过56.5%的高校学生认为声乐的训练注重于高音区的训练,高音的嗓音在部分歌曲演唱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如此一来便造成了学生盲目追求音质上面的高、亮,却忽视了音区统一性问题。无独有偶的便是教师在教学方面针对高音区的特殊训练使得学生在音区选择问题上产生了误区。破坏性地锻炼高音区发音不仅仅是一种错误的歌唱作风,更能体现出现代青年人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同时也在破坏艺术的美感同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中音区存在巨大的人才漏洞也是目前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短板之一。
  (三)伴奏未曾受到足够的重视和训练
  伴奏和音乐主旋律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音乐本身的旋律美,其简单地认为旋律配上歌词以及演唱人员极高的演唱技巧便能将音乐完美的演绎出来,因此,大部分音乐制作人将音乐拆分为:主旋律、歌词、演唱技巧。然而,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电子音乐器材的新奇以及人类审美的其他多样化要求,伴奏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声乐教育中,往往缺少专业的伴奏教师,相当规模的教师尽管有过音乐乐器的培训和学习、但是对于伴奏的演奏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
  伴奏并非一首音乐的主体,但是伴奏犹如鲜花中的绿叶一样无法被音乐人忽视,伴奏可以作为一首美妙音乐的附属表达,一种凌驾于歌曲本身之上的对音乐的另类解释。而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正是缺少伴奏的融合,因此,在多数的声乐舞台之上,通常只是演唱者独自在歌唱,却缺少他人的副歌或者伴奏的陪衬,显得略微不足。   (四)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我国声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中对细节的处理可以说是相当的得当,并且随着声乐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歌唱细节、局部性的处理艺术可是逐步提高的,这一点无论是普通的大众还是专业的声乐技师在艺术家的演唱过程中都深有体会。然而,过分看重局部细节性的处理却会造成一个较为严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歌曲的整体结构性不强,听众无法整体把握歌曲的结构,所要表达的具体内涵。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声音处理、歌曲特定部分细节上的技巧过于重视,缺乏对音乐本身内容的反省与深思,从而导致了以管窥豹的尴尬现象。
  三、未来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
  问题的解决方案来源于问题本身,针对我国声乐教学的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一一探索解决,同时必须时刻牢记于心的便是任何事情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实施有效的、循循渐进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才是持久发展之道。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民俗音乐应该积极地面世、与西方古典音乐、歌剧等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的同时积极传播我国声乐的精髓,欢迎外来文化来华探索。西方现代声乐的发展历程要早于中国,在部分的细节和声乐模式教学上有着深厚的教学基础,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构建一种新的声乐教学体系,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上应该积极主动。
  声乐的文化基础来自于普通的民众,来自于群众生活。声乐艺术的发展也是随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的提升而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然而,目前我国的多数音乐却往往追求大众的口味,急切地迎合大众音乐取向却忽视了音乐本质应该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在感情上的表达还是内容的阐述上都显得过于空白。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应该从底层出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开展高校与民间文化的的多样化交流活动,充分建立高校与民间传统音乐艺人的互动联系,带动学生深入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去。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与改革,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问题的本身原因并不能归结于学生,也不能将全部的因素归结在教师的头上,归根到底还是教学体制出现了问题。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依旧徘徊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边缘之间。
  在负责任的教学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探索音乐的本质,将局部性与整体性进行有效的统一协调。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感情更为深刻,音乐的内容本身依然大于技巧,真实的感情来自于音乐内涵和音乐创作的本源。
  四、结语
  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着眼于目前声乐教学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获取声乐教学的解放以及声乐艺术的长久发展,同时在改革开放、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必须得到有效的融合,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汲取先进的西方声乐的特性还应该将中国传统音乐即古典音乐相结合,深入群众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如何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优秀模式始终都是音乐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声乐教育——高雅气质与内涵掠影[J].大家,2010,(15).
  [2]王晓丹.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探索—从三所不同师范院校谈南北声乐教学模式差异[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徐起飞.高师声乐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J].人民音乐,2009,(06).
  [4]彭芳.中西方高校音乐教育之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其他文献
音乐的启蒙老师:陶喆!  蓝蝴蝶:你是从什么时候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呢?  汪苏泷:小时候听到第一张华语流行专辑是陶喆的《黑色柳丁》,那时候就觉得很好听,刚好陶喆就是自己写歌、自己唱,那时候只是觉得这样的男生很帅很有魅力,没想到现在自己有机会做同样的事情。还是会以陶喆为榜样,继续在创作的道路上努力的。  蓝蝴蝶:你初中就开始学习古典音乐了,那个时候是你自愿去学习的吗?  汪苏泷:小时候应该只感兴趣一件
本文试以钢琴演奏为例,试论如何正确诠释音乐作品并提高练习新作品效率的方法。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正确分析读谱明确音乐内容,仔细初次视奏看清所有标记,静心深入练习
梅兰芳是泰州开发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乡土资源。本文提出运用单元渗透和编写乡土教材来开发梅兰芳资源的主张。
摘要:歌唱是一种生活,从它的本源来讲,它是人们感知世界、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具体生活场景、生产实践中情感、情绪的表达,或喜或悲,或哀或怨,或怒或乐。从我国悠久文化中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三国时曹操著名的诗作《短歌行》,及至唐诗宋词等在当时兴盛至极的文化产品,无不以歌唱的形式在当时流行。歌唱更是一门艺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系统、持久、科学的训练,才能使歌唱有美感、愉悦和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水准
重庆市民办高校音乐专业的发展已有十几年了,那么它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音乐专业中的地位如何,在办学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本文将从音乐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定位与发展(自
5月6日晚,作为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之一。一台特别的节目——“曲韵时光·海上戏曲音乐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这台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策划制作的音乐会,以
摘要: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开放、多元化的交流能够使课堂气氛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同时采取有效、灵活的方式来应对课堂当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调节课堂气氛、掌握知识导向的目的。本次研究将针对音乐课堂当中的“快乐”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将这种新模式融入到课堂的实践当中,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培养学习气氛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音乐课堂 快乐教学 教学实践  与班主任不同,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欣赏作为高校必修课之一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帮助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深刻、更直接地理解艺术的魅力。但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和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教师的教学显得单调、枯燥、乏味,学校忽视该课程等等。为此,各高校不断提出改革措施,旨在真正发挥声乐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通过切身体验,让学生走进音乐,激发对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音乐教学 实践  音乐教学在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一般情况下只是学校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就是这可有可无的课程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音乐课程中放松心情,缓解学习上的压力。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更
摘要:约翰·塞班斯蒂安·巴赫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了各个方面,并且对他所处时代的各种音乐形式都运用自如,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他的作品结构复杂且深刻,一般不好演奏和理解。他的键盘乐在音乐史上占据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管弦乐作品同样毫不逊色。  关键词:弦乐作品 技巧 影响  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一位无法被遗忘的人物,约翰·塞班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