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变化及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才能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1 “互联网+”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部门的扩散和应用过程。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加强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融合,提高双方互动的频率,进一步提升线上教育资源的共享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自主性、人文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时代特征:(1)“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传输信息量大,信息资源种类多样,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广泛满足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2)“互联网+”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高校“德育育人”的目标;(3)互联网可以使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使互联网时代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快捷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运用网络信息功能搜集信息资源,查阅学习资料,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所谓“话语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话语体系指的是一整套表述一种思维系统的语言体系,是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能够阐释、建构和制约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话语符号有机体。狭义的话语体系本身,指沟通过程中的语言内容和表述方式,即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把具有内在联系、传递特殊意义的话语组合而成的、能够表达特定意义的整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作为话语体系应用实践的一种典型代表,具备话语体系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呈现出以下独立特征:
  (1)思想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须服从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和要求,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2)差异性。互联网场域的信息资源数量多、种类全、范围广,大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分化成不同的群体部落。
  (3)互动性。互联网为教育者和大学生间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在这一平台中既是话语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双重主体、双重身份打破了传统的话语交流机制。
  (4)实效性。互联网时代,方式多变、功能强大的媒介载体影响辐射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时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开放性的隐性教育平台辅助于显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维度、超物理空间、立体及实效性等特征。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策略
  3.1 创新原则
  3.1.1 政治性原则。在信息海量化、价值观多元化的互联网世界中,高校乃至我国的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的第一原则是严把意识形态的安全大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转换话语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绝对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教育思潮,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参与并维护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
  3.1.2 层次性原则。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应区分层次,依据大学期间各阶段需解决的不同问题,将思想教育话语内容的不同层次进行差异性构建设计。
  第一层次要优先解决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连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学习及成长规划、情感困惑联系进行转化;第二层次要解决大学生思想认知问题,将社会公德、美德、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中;第三层次要着力解决大学生政治立场、信仰问题,从国家认同的高度开展话语建构。
  3.1.3 差别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向的大学生群体存在年龄、性别、专业、经验阅历的差异,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传递方式、认知能力、接受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目标、内容、形式也相应有所差别。
  3.1.4 平等性原则。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等模式。首先要改变传统”被动式接受“对话模式,在对话与合作之中激发知识生成;其次,老师和学生互为信息传递和接受的主体,不再仅局限于狭隘的语言交流,而应彼此敞开和接纳,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3.2 创新路径及对策
  3.2.1 着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方式的嬗变,是对传统文化表达形式的颠覆和瓦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树立教育者的话语权威,互联网场域中的大学生表達内容及元素更为丰富,但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这条主线。要增强网络话语创新的规范性,潜移默化地发挥规范性教育内容、框架的育人功能。
  其次,要提升教育者话语能力。教育者必须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知识,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出现的新媒介、新词语,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色彩。
  此外,还要注重教育者个体魅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两种方式,一些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更彰显“无形”的话语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师德风范的树立及提升也非常必要。
  3.2.2 加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教育”,同时也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渗透”为主的“隐性教育”,应将两者有效结合,形成合力。可借助互联网把一些生硬的形式,转化为易被高校学生接受的形式,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把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给学生,才能占领学生思想意识的高地,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3.2.3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的管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主要是课堂,作为影响学生思想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和评教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禁止教师课堂反动和负面的言论。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亦要从社会、法律、道德等层面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关注网络舆情,检测学生心理波动和变化,引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待网络文化产品。此外,国家应该完善监管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广大网民的道德教育,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文明、有序运行,严防死守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3.2.4 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看学生需要什么,根据学生需要传播相应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要注重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馈,使“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应。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思想性、互动性、差异性、实效性等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好好利用就对我们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起到促进作用,否则反之,面对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挑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和创新的策略措施,拓宽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祖国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我们当前需要明确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发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所在。在高职教育中英语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并且由于语言课程的重要特性致使它占比较大,此课程能够体现出各方文化,民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的学习形态。本篇文章我们主要分析探讨:如何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模式相融合,达到能够体现“课程思政”重要作用的目的。与此同时
期刊
摘要:广大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无数家庭的梦想和追求。这就呼唤我们新时代的政府必须完善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艺术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管队伍。  关键词:城管;执法水平  在坚持抓城市建设的同时,城市管理尤其重要。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美好舒适高效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服务,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
期刊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目标是通过梳理分析社交媒体和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内涵及关系,深入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新变化,最后提出面向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多方培养途径。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会心态;指标  新媒体时代不但改变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变化。培育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已经成民办高校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 研究基础  
期刊
摘要: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以“文化滋养”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做人做事,即德育无“痕”。构建道法课堂厚植中国“根”的教学关键在于渗透乡土文化有“方”的教学策略,采用“以情生根、以味培根、以魂伸根”三种方法,使以乡土文化立意的道法课堂达到“有情、有味、有魂”三大效应,向学生传递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促进完成 “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学任务。  关键词:闽南文化;中国根;学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目前,各省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都不断在改革和创新,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针对创意设计服务类的学生,通过在校内创建创意中心,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真实项目,让学生从“学教研创产”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上逐渐提高创意设计能力与实操能力,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相结合。  关键词:创意中心;学教研创产;培养模式  1 创意
期刊
摘要: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围绕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需求将主题环境与区域 环境相融合,使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操作材料,在操作中去感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断与环境、材料的“对话”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发展——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在此过程,教师则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活动,捕获幼儿在活动中不同凡响、异乎寻常想法和做法。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爱好、
期刊
摘要: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大学生的管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在探索自己新的管理模式,其中的“书院+院系”双院制模式得到了尝试。学生干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他们在工作各个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突出体现,如何实现学生干部群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其对校园各项建设的影响效果成为相关高校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学生管理;双院制;学生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肩负着为一线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民办高校的规模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也从“文凭”提高到“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如何建设一支合格、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是当今形式发
期刊
摘要:中国与韩国同处东北亚地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使得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数量持续增长。韩国大学的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汉语教学;大学;韩国;中国  截至2018年10月,韩国共有358所大学,开设汉语相关专业的大学达142所。基本上达到汉语专业教育的普及,但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日益明显。  1 汉语专业的设定与实际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阐释了高校班主任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其次着重剖析了高校班主任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即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和结合学业导师制立德树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班主任;实现路径;作用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