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 让体育教育更多彩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公布,着力落实“足球进校园”,出台了“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等一系列举措;我省也将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计划建立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并将足球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如何认识“足球进校园”?我省的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得怎样?请听体教部门人士的相关解读。
  夯实足球
  “金字塔”基础
  王伟中
  对中国足球,习近平总书记有三个愿望:一是中国足球队进世界杯,二是中国能举办世界杯,三是中国有朝一日能获得世界冠军。这是我们的足球梦,也是我们的中国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简言之,中国梦离不开体育强国梦,体育强国离不开足球振兴,足球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这一方面是因为足球的独特内涵与特殊魅力:它是世界第一大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足球这一独特的项目,来推动青少年乃至全体人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进而为足球人才的产生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而发展振兴足球事业,关键是把路子走对,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长期努力、久久为功。足球进校园,就是一个最好的切入口。众所周知,足球人口匮乏,是导致我国足球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金字塔”的塔基不宽,国家队这个“塔体”自然不会高。因此,做好校园足球普及和提高工作,夯实我国足球“金字塔”基础是当务之急。
  自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以来,我省以校园足球活动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提高水平为主要工作抓手,青少年足球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足球广泛进校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为此,需制定并落实培养和配齐专职足球教师计划,采用“转、培、聘、兼”等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经费、场地、比赛体制等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厅、体育局联合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部门共同努力。在我省即将实施的“江苏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中,体育部门也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技术指导、行业支持和竞赛组织等服务,联合教育等部门形成以足球特色学校为基础、以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为引领、以足球精英梯队为重点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
  (作者系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
  育人是发展
  校园足球的根本
  杜 伟
  开展校园足球,是普及足球、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突破口和抓手;同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抓手,即先拿足球做先行先试的改革,起到一个引领表率作用,然后再推广到其他项目上去。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并以体育精神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足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可以让他们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之余,收获快乐和友谊,学会坚持和合作,培养自制力和创造力,锤炼意志和品质,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最好的方式之一。
  为此,我省将以省政府名义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20年)》,不断加大青少年校园足球事业投入,大力实施青少年足球“百千万”普及工程,建立100个校外足球场地,创建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发展1万名以上注册运动员。并拟将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建立省长杯、市长杯、县长杯、校长杯比赛体系,推广大学高中11人制、初中8人制、小学5人制等比赛;同时,推出每年4000万校园伤害意外险,保障校园足球的开展。
  当然,足球成为体育必修课,并不是说不开展别的体育项目了,而是对体育教育的运动项目教学的强化与补充。一些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运动项目传统与特色,如武术、校园篮球等等也要保持发扬下去。校园足球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开展普及型的足球运动,引导孩子热爱足球,使有足球天赋与潜质的孩子能够在这种氛围中脱颖而出,从中挑选拔尖的足球好苗子。
  毕竟,从德国、巴西等足球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之所以“13亿中国人里面找不出十几个能踢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才根基。建设足球强国,需要一定数量的足球人口和青少年后备力量。因此,在我们当前足球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实行顶层设计、政策导向,用行政力量推动,还是作用较大、效率可期的。但同时,也正因为要打根基,才更应该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而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作者系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
  把球踢好,
  也要把学习搞好
  穆耕森
  作为江苏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和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雨花台中学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不仅在各级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省队、国家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班班有足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知晓足球基本知识,会一两个基本足球技巧。
  雨花台中学校园足球之花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16年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又给学校带来了什么?
  雨花台中学一直以来秉承“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集体类体育运动作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摒弃功利化思想,不以竞赛、成绩为考核标准,将培养合格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目标。由此,也让学校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带给学生一种自信、向上的力量,学校认为这也是校园足球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有了正确的理念,还需不懈的坚持。校园足球不是一阵风,热闹时刮一阵就走,而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首先要有学校领导的重视,然后是政策保障(经费、队伍、场地、保险等等)。雨花台中学校长一直亲自抓校园足球,为发展校园足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2001年就编写使用校本校园足球教材,有体育教师20人(其中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3人),另聘请国家一级足球教练2名、外籍教练1名;学校现有2个足球场,每年在校园足球方面投入达30万以上;成立“高立”足球俱乐部,吸引企业、社会资金,为发展校园足球提供经费保障。
  学校一直坚持抓好足球队员的文化学习,让专业技能与文化学习同步发展,要求队员“不仅要把球踢好,也要把学习搞好”。对因外出比赛耽误课程的队员进行集中补习,力争不让一名队员在文化课上掉队;对进入高中阶段基础薄弱的起始年级队员,先小班化集中补习再编入自然班级,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教练员日常训练比赛的后顾之忧,也消解了一部分家长和教师眼中“踢好球”与“读好书”不可兼得的矛盾,让足球队员有了充足的发展后劲,最终都能进入大学深造。
  (作者系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张 宁
其他文献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江苏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为了取得发展的全面突破,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剪影。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省文明委及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以改善环境为基础,让乡村更清新  以美丽、生态、宜居为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期刊
近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罗志军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罗志军就《建议(讨论稿)》向会议作说明。  会议充分肯定了省委十二届八次会议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省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统
期刊
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1200多名海内外知名贤达齐聚南京,共敘乡情友谊,共谋江苏发展。以“约在江苏,共筑梦想”为主题的江苏发展大会,是一个聚心聚力聚智慧、共谋江苏新未来的新平台,必将为推进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强大合力。会上,嘉宾代表纷纷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本刊选取七位嘉宾的发言,以飨读者。
期刊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智聚力?江苏如何广开进贤之路?会后又如何进一步谋深谋远?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进行了专访,听听他对此次盛会和江苏人才发展有何见解。  记者: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召
期刊
“大风起兮云飞扬”。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荡气回肠,在华夏历史时空中激越飞扬。《大风歌》作为徐州文化的经典音符,述说着彭城大地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雄浑奔放的风采神韵。今天,徐州深挖文化“富矿”,把文化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战略位置,以“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成效),集全市之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高地,探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家乡,这句诗一直萦绕在心头。我出生在无锡,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經是58年了。小学到中学,我都在无锡读书。当时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书院里顾宪成先生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我们求学。  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
期刊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完成地区
期刊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国际社会对江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江苏?近年来,省委外宣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周边外宣等重大战略,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全省外宣资源,着力推动江苏特色文化走出去,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拓展平台渠道、扩大影响范围、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践探
期刊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昆山一直非常重视以文化人,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得到了新的启示。2015年新年伊始,我们推出了11项重点改革内容,其中文化建设就占两项,一项是加强公共资源整合,深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改革(涉及公共文化体育和教育服务资源有序向社会免费开放);另一项是有序推进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等改革(涉及建立健全面向新昆山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