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前不断发生变化的世情国情,共产党必须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根本举措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将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全面促进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才能积极有效的应对当前的各种挑战,圆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法治
一、依法治国保障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包含多种要素,如: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高效和协调等。在这几个要素中,法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宪法和法律是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是最核心的制度保障。法治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宪法和法律是最高权力,一个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过程,这二者看似大同小异,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强调的是一個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此法必须为“良法”,因此,法制的内涵要比法治小的多。在现代条件下,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单纯的法制,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健全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
第一,建设法治政府。在政府与法律的关系上,始终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我国实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要领导人民,就要遵守法律和规范,一切活动都要在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要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始终将保障人民的权益放在首位,不能违背和侵害公民的权益。建设法治政府,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守法,政府权力要在法律的框架体系内获得,要有法治思维。
第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处理各种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理顺权力运行关系,让政府把本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从而进一步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使人民享受到更多实惠。简政放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一步,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优化权力结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要求政府各部门高校协调的运转,如果政府机构过于庞大冗杂,就会阻碍社会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当前我们必须深化政府改革,优化权力结构,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政府要求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合理的组织结构也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第四,建立法治思维。对于当前执政党内腐败频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些领导不具备法治思维,不用法律来思考问题,将个人利益置于法律之上,置于人民之上。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依法行政,人民要依法监督,使法治社会真正运转起来,而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制度。因此,在全民中开展法治宣传,使法治武装所有人的头脑,在法律规范下解决问题是及其必要的。
二、依法治国对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依法治国是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执政党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对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利保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市场主体责权不明确,个别部门还带有一定的计划性,这都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十八届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产权保护、创新激励、市场建设、公平竞争等方面,对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做了全面部署,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着确定、引导、促进、规范、保护和制约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市场主体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主体或是政府的制约,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就是及其必要的。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职权就不明晰,活动得不到规范,这种市场经济就是不成熟的。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二,依法治国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依法治国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制度模式。我国当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跟上步伐,因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引起政治的变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治完善,协调高效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依靠法律来实行,才能使各项政策措施合理有效的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比如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发展了多元治理模式;改革了人事制度;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和对行政机构的改革等。因此,国家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政治文明建设,就必须依靠法律的作用,使依法治国成为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为保障人民能充分享有主体权利,要严格立法执法来保证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和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让法治成為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的推动力和保障,正如邓小平所说“既要发展社会会主义民主,也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二者统一起来,不仅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且要使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化。”因此,实现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罗自刚.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J].前进,2014,11
【关键词】: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法治
一、依法治国保障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包含多种要素,如: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高效和协调等。在这几个要素中,法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宪法和法律是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是最核心的制度保障。法治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宪法和法律是最高权力,一个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过程,这二者看似大同小异,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强调的是一個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此法必须为“良法”,因此,法制的内涵要比法治小的多。在现代条件下,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单纯的法制,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健全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
第一,建设法治政府。在政府与法律的关系上,始终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我国实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要领导人民,就要遵守法律和规范,一切活动都要在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要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始终将保障人民的权益放在首位,不能违背和侵害公民的权益。建设法治政府,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守法,政府权力要在法律的框架体系内获得,要有法治思维。
第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处理各种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理顺权力运行关系,让政府把本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从而进一步激发制度和体制潜力,让改革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使人民享受到更多实惠。简政放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一步,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优化权力结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要求政府各部门高校协调的运转,如果政府机构过于庞大冗杂,就会阻碍社会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因此,当前我们必须深化政府改革,优化权力结构,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政府要求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合理的组织结构也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第四,建立法治思维。对于当前执政党内腐败频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些领导不具备法治思维,不用法律来思考问题,将个人利益置于法律之上,置于人民之上。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依法行政,人民要依法监督,使法治社会真正运转起来,而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制度。因此,在全民中开展法治宣传,使法治武装所有人的头脑,在法律规范下解决问题是及其必要的。
二、依法治国对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依法治国是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执政党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对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利保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不规范,市场主体责权不明确,个别部门还带有一定的计划性,这都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十八届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产权保护、创新激励、市场建设、公平竞争等方面,对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做了全面部署,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着确定、引导、促进、规范、保护和制约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市场主体都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主体或是政府的制约,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就是及其必要的。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职权就不明晰,活动得不到规范,这种市场经济就是不成熟的。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二,依法治国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依法治国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制度模式。我国当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跟上步伐,因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引起政治的变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治完善,协调高效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依靠法律来实行,才能使各项政策措施合理有效的发挥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比如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发展了多元治理模式;改革了人事制度;建立了公务员制度和对行政机构的改革等。因此,国家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政治文明建设,就必须依靠法律的作用,使依法治国成为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为保障人民能充分享有主体权利,要严格立法执法来保证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和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让法治成為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的推动力和保障,正如邓小平所说“既要发展社会会主义民主,也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二者统一起来,不仅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且要使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化。”因此,实现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罗自刚.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J].前进,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