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总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ux_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石家庄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分析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高危围产因素.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和有产科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定各研究对象生后7 d内不同时间点的末梢血总胆红素水平并分析各围产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结果 末梢血总胆红素于生后108 h达峰值,平均为(266.6±92.9)μmol/L,第95百分位数为317.5μmol/L,随后胆红素水平缓慢下降.剖宫产、母分娩应用催产素、开奶时间延迟、首次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者末梢血总胆红素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宫内窘迫史、A13gar评分异常、体内出血、使用抗生素等围产因素对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 河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高限;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催产素的应用,早期喂养,及时处理新生儿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增多症和低血糖,也许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是新时期教师所追求的“双效”教育。那么,高效课堂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
目的探讨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设计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150例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方法对2007年3月至6月因外伤后视力下降行视神经管高分辨CT(HRCT
目的 分析应用静脉滤器结合溶栓和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肺栓塞的近期发生率.方法 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辅以肝素抗凝及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介入操作成功.术后2周内29例患者的下肢水肿及疼痛消失,其余7例患侧肢体肿胀、无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1例发生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对全部病例临床观察3月至半年,本组没有发生滤器移位及肺栓塞,也没有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和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较无血管病变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升高。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
阐述了护理标准概念、分类及其在临床上的作用,提出正确认识护理标准有助于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满足护理对象的需求.
颅内很多病变邻近颅神经,甚至推挤或包裹颅神经,在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中必须考虑到颅神经的放射耐受性,把颅神经与脑实质的其余部分加以区别,给予适当的处方剂量,
目的 研究体外嗜酸乳酸杆菌标准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4356)、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对幽门螺杆菌悉尼株(Helicobacter pylori SS1,Hp SS1)生长及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1)直接观测酸杆菌培养上清对Hp平板培养的影响;(2)革兰染色观察两种乳酸杆菌对S
根据海战伤的特点和规律,开展战伤救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历来是美国海军医学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现将美国海军海战伤研究情况介绍如下。1海战伤特点现代海战中,由于弹药威力
目的 探讨晕船对大鼠铁吸收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晕船组.晕船组大鼠每天给予模拟晕船刺激2 h,连续14 d.以大鼠异嗜高岭土行为作为评价其运动病发生的指标.正常对照组大鼠不给予旋转刺激.记录大鼠每日高岭土取食量和吸收量,并收集两组大鼠第1、3、7、14天的粪便.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并计算大鼠摄入和排出的铁总量,并计算铁的表观吸收率.结果 晕船组大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