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盒盛满教诲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和学生普遍使用铝制饭盒,售价几毛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饭盒,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響。
  备下一个饭盒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读小学。我有一个远房的表哥在炼油厂当工人,每天清晨,他骑着白山牌自行车去上班,昂头挺胸,动作敏捷而优美,表情则有些傲气。值得他自豪的,不仅在于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农村的紧俏商品,更因为表哥每月三十五元的工资收入,让乡亲们羡慕不已。而让我和小伙伴们感兴趣的,是表哥回村时挂在车把上的饭盒发出的哗啦声,那是羹匙碰撞饭盒发出的声音。饭盒是那个年代“铁饭碗”的象征,“拎饭盒上班”成了身份的代名词。
  此时,在院子里劳作的母亲总是直起腰,望着表哥的背影,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啥时你能像你表哥那样,骑着自行车带饭盒上班,就是我和你爹的福分。”她的话好似重锤敲打着我幼小的心房,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母亲的念头代表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常听她对父亲念叨:“啥时候咱儿子能拎着饭盒上班挣工资,日子就好过了。”
  一天,村里供销社进了一批商品,母亲拉着我去开眼界。我俩在柜台前挤来挤去,有些目不暇接。大姑妈向母亲推荐刚时兴的的确良布料,母亲摇了摇头。二姨妈说上海产的雪花膏细腻香浓,母亲闻了闻,嫌价钱太贵。转了一圈,母亲停住脚步,眼睛盯住一摞铝制饭盒。她毅然地对售货员说:“这饭盒咱买一个。”说罢,她掏出五角钱将饭盒买下。
  我不解地问:“为啥要买这东西呀?”
  “为啥?”母亲贴在我耳边轻声说,“等你将来上班时带饭用啊!”她的表情格外凝重。
  回到家,母亲翻出一块旧布包好饭盒,郑重地放进炕柜保存起来。


  抱怨职位没升
  日子在母亲的企盼中一天天度过。20岁那年,我应征入伍。离家前一天,母亲拿出饭盒,边抚摸边深情地嘱咐:“儿呀,到了部队可要好好干,争取复员回来有个好的安排。这个饭盒妈给你留着,或许有用得着的时候。”
  出乎母亲预料的是,我当兵第三年提干,每月薪金五十二元,比当工人的表哥挣得还多。亲朋好友热情关注,添枝加叶地演绎我的浅显军旅经历。母亲却表现得异常平静,她让父亲给我写信,叮嘱我在部队安心服役。转而又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早晚有回来的那一天,免不了拎着饭盒上班,那饭盒由妈给你保管着。
  随着职务升迁,我的军旅生涯也在延长,母亲开始对自己的设想产生动摇,几次对父亲念叨:“看来儿子是用不上饭盒了!”
  过了几年,我的职务升到了团职,母亲催促父亲给我写信,千叮咛万嘱咐要我珍惜自己的职位,别辱没了名声。
  不久,母亲来部队看小孙子,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除了换洗衣服外,还有那个饭盒。这让我很不理解。母亲表情严肃地说:“二十多年的时光,妈的心思都在这饭盒里装着呢。”说罢,拿起饭盒擦了又擦,郑重地包好,置于床头。
  随着任职时间延长,和我同一个领导班子的多数人职务得到提升,甚至原来职务低的人成了我的上级。虽然在同事面前我表现得比较坦然,但是回到家里,还是流露出一些情绪。
  教诲永记在心
  一天晚饭后,我和妻子唠起了这个话题,我想去上级家里串门,联系一下感情。
  刚要动身,不料屋里传来母亲严厉的呵斥声:“你给我回来!”母亲快步抢到我面前,一脸不悦地说:“儿呀,妈得和你说几句贴心话。我是个粗人,不会讲大道理,也不了解部队的规矩。不过祖辈上有句老话:知足者常乐。你现在的官已经不小了,可是你还不满足,那官当到多大才是大呀?”
  母亲狠狠地白了我一眼,转而温和地说:“儿呀,还记得当年妈对你说的話吗?你能拎着饭盒上班挣工资,妈就知足了。如今,你没有辜负妈的希望,自己更要知足。不是咱的官不能伸手去要。”
  说完,母亲拉着我转身进屋,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包裹,拿出那个饭盒,轻轻地抚摸着,柔声地说:“这个饭盒我一直当宝贝留着,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官,不要搞歪门邪道。”说到此,母亲禁不住泪眼模糊。
  母亲的话让我羞愧难当,看着她老人家饱经风霜的面容,我不能伤她的心,赶紧劝说:“妈,你的话有道理。”妻子凑过来说:“按妈的意思办吧!”我知趣地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心里坦然了许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心里不平衡时,我就要看看这个饭盒,重温母亲的教诲,调整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坦然处之。回首35年军旅生涯,我做到了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母亲九泉之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母亲留下的饭盒虽然普通,却很珍贵,我将永远珍藏。
其他文献
新买来的砂锅、陶锅、铁锅、石锅等,大都需要用一些传统的方法进行炼制,一方面能够去除新锅的杂质,另一方面也能填补锅内存在的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细微空隙,延长锅具的使用寿命。这些不同材质的锅具,也都会在日常的反复使用当中,因为食物的浸润,而逐漸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为它增添不一样的风味。只要你悉心呵护你的锅具,岁月会奖励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充满了情感积淀的器物。先把新买回来的陶锅内部冲洗一下,注意陶锅
期刊
每年的8月(農历六月底  七月初),等到芝麻齐刷刷地长到齐腰高,叶片绿油油、翠生生的时候,就到了采摘和晒制芝麻叶的时候。  采摘芝麻叶的部位很重要,也很关键。一般从顶部(开花部位叶片)第三层开始,取第四至五层。低于这一层的,叶子太老,口感不好,味同嚼蜡,让人望而生畏;高于这一层的,太嫩不出“货”,摘取还会影响芝麻的生长。如果按此祖辈人口耳相传的规矩摘叶,芝麻则会越长越好。芝麻开花的季节,是芝麻由枝
期刊
白饭  煮饭,就我个人的经验,用瓦煲煮出的饭最香。米洗净,用竹箩沥干,摊晾半小时左右,然后落米入锅,相米放水,加一匙猪油,极少的盐,煮熟即可。一斤江浙米,下猪油一汤匙,盐十分之一茶匙,大约如此,吃来够香。  糯米饭  煲糯米饭吃,寒天时候固有益身体,味道嫌单调。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煲有味的糯米饭。可以用干贝滚汤,待干贝熟透,加入洗净的糯米同煲。也可以与粗粮搭配,先煮好一些红薯、玉米,连汤再煲糯米饭
期刊
在我老家陕西商州的乡下农村里,因为条件限制,遇上红白喜事,很少有人去酒店里办宴席,多是请来乡下的厨师自己做酒席。农村酒席截然不同,凡事都追求實惠。为了体现诚意,一般都会以当地流传已久的“十三花”宴席(即十三道菜肴)待客。  在这十三道菜肴里,除了第一道凉菜拼盘之外,其余十二道菜肴可谓道道经典。一般情况多是六个盘装菜和六个搪瓷大老碗菜肴。盘装菜肴可根据时令与季节自行调配冷热、口味和烹调方式。而老碗装
期刊
有一句饮食俗谚说:北方马牛羊,南方鸭鹅鸡。  在乐山与青神、夹江交界处,有一片小平原,名叫汉阳坝,平畴千里,岷江蜿蜒,盛产花生。每年秋收之后,农家鸡群就在收过花生果的空地上放养,自由地觅食土中残留的花生,个个吃得精精壮壮、白白胖胖。用它来做菜,煎、炒、炖、炸,款款都是上品,白砍鸡尤为上口。  清水煮制,水中不加调味料,最后淋汁上桌,叫白砍鸡。全国类似的名菜有三个,上海的白斩鸡、海南的白切鸡和乐山的
期刊
丸子汤这道菜,四川当地多称元子汤,又叫清汤浮元,是一道极为普通的汤菜。但今天无论是在四川的宾馆、饭店还是路边餐馆,都难见其踪影。为什么?不是因为它难做,而是因为做起来比较麻烦。  有一年考一级厨工就有此菜。一考生做完后端至考官面前,考官一看,丸子的形状倒像那么回事,配料却不传统。汤碗里垫的豌豆尖不少,将豌豆尖夹出,丸子瞬间全部沉底;一入口丸子口感太老,不够细嫩,严重缺味,结果可想而知。  若想做好
期刊
我家有四个泡菜坛,分别用来泡辣椒、青菜等。并非是泡菜都可以同一坛子泡,要分开泡。比如泡椒一般不与泡嫩姜一个坛子,因为嫩姜会导致泡椒走籽,变成空皮皮,那樣就不香更不好吃了。  先说泡泡菜的盐水制作。  选择泡菜坛,一定要选四川做的瓦罐泡菜坛,不能用玻璃的,也避免用密封罐,那样做出来只有盐和酸味,没有四川泡菜的鲜味和香味。选好的泡菜坛,用清水洗干净,不要用任何洗涤剂,晾干备用。  准备一盆老坛泡菜水作
期刊
以梨入馔,始于云南。据说清初吴三桂率三路大军攻打昆明,抵御的南明晋王李定国退守至市郊的呈贡县一带,军中乏食。一农妇得知后,将家中的仔鸡宰杀,欲送给李定国食用,但又怕不够,便顺手从院中的梨树上摘下十几个宝珠梨(此梨系云南高僧宝珠和尚引种培育而成,因而得名。其皮色青翠,果肉雪白细嫩,汁多味甜,食后无渣,且树不甚高,举手可得),然后将鸡、梨切丁合炒成菜。  李定国食罢,觉得脆嫩香甜,不禁大赞好吃。其后,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跟随父母下放到了农村,在一个偏僻的村子落了户。当时的生产队队长叫樊玉臣,是一个少言寡语、黑黑瘦瘦的中年汉子,他见父亲对农活一窍不通,便安排父亲在队里看山。看山就是护秋,是农村最轻闲的活儿。在那年看山期间,父亲惹了一场祸。  有一天,母亲让父亲晚上回家的时候,顺便牵头驴回来,第二天一早家里要磨苞米面,好使驴拉磨。那时,生产队里养的驴都是用来拉磨拉碾子的,村里谁家要磨面碾米,可以随
期刊
记忆中,没有谁喜欢我奶奶,她毒舌、刻薄,还吝啬。  奶奶出身于台湾南部西螺的一个大户人家。作为家里最受宠的小女儿,却嫁给了爷爷这个穷书生。但爷爷很努力,在上海读了医科并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爷爷带着奶奶,还有年幼的爸爸,来到广东汕头开医馆。很快,凭着精湛的医术和有口皆碑的人品,爷爷成了当地的名医。  为了爱情,奶奶虽背井离乡,却幸福甜蜜。  可惜好景不长。爸爸5岁时,一个闷热的夏夜,他在睡梦中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