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的组织建设为题展开相关讨论。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主要从组织原则、社团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同时希望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利用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类社团; 组织原则; 社团建设;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004-01
引言:学生社团是指由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形式。在校园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参与意识不断提升的学生群体必然会组成一些功能性社团,超越吸纳原有的班级组织概念,使校园文化活动出现社团文化的新趋势。社团建设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技工学生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技工学生主动、独立的开展社团活动,大力促进社团发展。体育类社团的兴起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类社团建设的方式以及管理方法在技工院校的社团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更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组织原则
技工院校社团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从体育类社团的现状来看,其活动大多属于自愿参与,自发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有组织,有纪律,在管理制度方面有成文的规定,也有明确的分工去做具体事务,活动性质都属于公益方面的服务等。体育类社团组织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二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满足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四增强社团组织凝聚力。
二、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建设
(一)体育类社团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设体育类社团一是在实施方案的设计与评估时,应该对其可操作性加以正确评估,并使其能够执行。在制度方面,需要完善化;在管理方面,需要执行到位。指导师教师应该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而体育社团成员,应该自我训练、自我培养,自我锻炼,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从管理角度讲,应该对每次活动的所有细节进行记录,从方案设计到最后的评估总结都应该做到资料完整,而且事后应该对活动结果进行一些检查与考核性的评估与总结,并从中积累经验。二是做好体育社团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体育类社团的组建步骤
体育类社团的组建需要分步进行,首先应该做好筹备工作。此时,明确建立体育类社团的基础,将质量作为主线,并按照发展的需求为引导方向,把活动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的发展特色等,先做好建设方案,安排好组织人员,然后应该在校内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并营造出一些活跃的氛围,并组织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待其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时,就可以组织体育类社团去进行一些广泛的交流,而且应该树立一些典型,从而增进体育类社团的健康发展,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评估。例如:根据技工院校的焊接、服务等专业特点,着重考虑足球、啦啦操、篮球类社团建设,不但能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又能针对性的得到身体锻炼,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与社会组织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
三、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物质条件差,阻碍活动的开展。很多学校连基本的球类及田径类教学需要都难以满足,好点的也是僧多粥少,要有效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困难可想而知。
2.社团管理难,指导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重视和投入不够;难以把握好社团“自主”管理这个度;活动参与人数多,技工学生实习实训时间长,社团成员更新速度快,要想有效组织难度大;指导老师不明确社团到底该教些什么,该如何教。
3.体育类社团种类多而不精,发展不均衡。技工院校学生各专业招生不均,且各专业每年的生源数量不固定,不利于社团均衡发展。另外,社团的成立數量多但具有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社团少。
4.广泛交流少,资源整合难。鲜有机会与本校之外的同类社团开展活动,而很多的社团也没能走出校门,未能很好的利用外校、社会等其他资源。
(二)解决措施
1.正确认识,加强引导。不仅相关领导要把握社团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更要全体师生能统一正确认识,如果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再好的方案和决策,也是纸上谈兵,强制推行不仅无益于我们的初衷,对学生对社团的伤害更大。
2.优先发展,树立品牌。集中学校资源,优先发展几个,树立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让学生心动起来,让加入社团成为学生的渴望与荣耀。对外能为学校添光增彩,对内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师生真正热爱社团,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
3.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在规划之初,将人数控制在能有效开展活动范围内,比如篮球与足球社,不宜超过一个球队人数。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再逐渐扩大规模。
4.理清概念,区别对待。体育社团有别于体育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组织形式是“自上而下”,主要以教师参与管理、组织、指导为主。而社团是“自下而上”,社团活动提倡学生的“自治”,自治包括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服务。
5.教师指导,得理得法。体育社团活动不同于一般体育课,内容应当更细化更系统,标准与要求更高。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主要以点拨、共同探讨为主,一定要摒弃“师道尊严”,尽可能融入学生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将课堂变成相互学习、相互竞技的乐园。
6.制度保障,有依有据。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社团活动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建设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不仅学校要有制度,各社团自己内部也要有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社员活动,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四、结论
技工院校要顺应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趋势,重视体育社团的建设,关心体育社团的发展加强对体育社团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社团达到强身育德,让体育社团建设有秩序有依据,使体育社团真正走上依托学校体育部门自我发展、自我补偿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让学生群体活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左,段洪华,唐林,宋跃先.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04:535-537.
[2] 付海鹰.高等院校体育社团发展方向及意义的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50-53.
[3] 籍玉新.体育社团组织文化建设的突围之路——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71-172.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类社团; 组织原则; 社团建设;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004-01
引言:学生社团是指由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形式。在校园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参与意识不断提升的学生群体必然会组成一些功能性社团,超越吸纳原有的班级组织概念,使校园文化活动出现社团文化的新趋势。社团建设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技工学生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支持技工学生主动、独立的开展社团活动,大力促进社团发展。体育类社团的兴起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类社团建设的方式以及管理方法在技工院校的社团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更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组织原则
技工院校社团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从体育类社团的现状来看,其活动大多属于自愿参与,自发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有组织,有纪律,在管理制度方面有成文的规定,也有明确的分工去做具体事务,活动性质都属于公益方面的服务等。体育类社团组织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二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满足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四增强社团组织凝聚力。
二、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建设
(一)体育类社团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设体育类社团一是在实施方案的设计与评估时,应该对其可操作性加以正确评估,并使其能够执行。在制度方面,需要完善化;在管理方面,需要执行到位。指导师教师应该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而体育社团成员,应该自我训练、自我培养,自我锻炼,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从管理角度讲,应该对每次活动的所有细节进行记录,从方案设计到最后的评估总结都应该做到资料完整,而且事后应该对活动结果进行一些检查与考核性的评估与总结,并从中积累经验。二是做好体育社团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体育类社团的组建步骤
体育类社团的组建需要分步进行,首先应该做好筹备工作。此时,明确建立体育类社团的基础,将质量作为主线,并按照发展的需求为引导方向,把活动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的发展特色等,先做好建设方案,安排好组织人员,然后应该在校内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并营造出一些活跃的氛围,并组织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待其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时,就可以组织体育类社团去进行一些广泛的交流,而且应该树立一些典型,从而增进体育类社团的健康发展,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评估。例如:根据技工院校的焊接、服务等专业特点,着重考虑足球、啦啦操、篮球类社团建设,不但能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又能针对性的得到身体锻炼,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与社会组织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
三、技工院校体育类社团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物质条件差,阻碍活动的开展。很多学校连基本的球类及田径类教学需要都难以满足,好点的也是僧多粥少,要有效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困难可想而知。
2.社团管理难,指导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重视和投入不够;难以把握好社团“自主”管理这个度;活动参与人数多,技工学生实习实训时间长,社团成员更新速度快,要想有效组织难度大;指导老师不明确社团到底该教些什么,该如何教。
3.体育类社团种类多而不精,发展不均衡。技工院校学生各专业招生不均,且各专业每年的生源数量不固定,不利于社团均衡发展。另外,社团的成立數量多但具有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社团少。
4.广泛交流少,资源整合难。鲜有机会与本校之外的同类社团开展活动,而很多的社团也没能走出校门,未能很好的利用外校、社会等其他资源。
(二)解决措施
1.正确认识,加强引导。不仅相关领导要把握社团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更要全体师生能统一正确认识,如果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再好的方案和决策,也是纸上谈兵,强制推行不仅无益于我们的初衷,对学生对社团的伤害更大。
2.优先发展,树立品牌。集中学校资源,优先发展几个,树立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让学生心动起来,让加入社团成为学生的渴望与荣耀。对外能为学校添光增彩,对内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师生真正热爱社团,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
3.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在规划之初,将人数控制在能有效开展活动范围内,比如篮球与足球社,不宜超过一个球队人数。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再逐渐扩大规模。
4.理清概念,区别对待。体育社团有别于体育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组织形式是“自上而下”,主要以教师参与管理、组织、指导为主。而社团是“自下而上”,社团活动提倡学生的“自治”,自治包括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服务。
5.教师指导,得理得法。体育社团活动不同于一般体育课,内容应当更细化更系统,标准与要求更高。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主要以点拨、共同探讨为主,一定要摒弃“师道尊严”,尽可能融入学生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将课堂变成相互学习、相互竞技的乐园。
6.制度保障,有依有据。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社团活动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建设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不仅学校要有制度,各社团自己内部也要有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社员活动,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四、结论
技工院校要顺应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趋势,重视体育社团的建设,关心体育社团的发展加强对体育社团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社团达到强身育德,让体育社团建设有秩序有依据,使体育社团真正走上依托学校体育部门自我发展、自我补偿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让学生群体活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左,段洪华,唐林,宋跃先.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04:535-537.
[2] 付海鹰.高等院校体育社团发展方向及意义的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50-53.
[3] 籍玉新.体育社团组织文化建设的突围之路——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