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及机制探索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并探索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别取15例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和15例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中每组区分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各5例,分组行PCR扩增电泳寻找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颈动脉斑块内的证据;对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8、MMP-9、平滑肌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判断斑块纤维帽内平滑肌细胞变化,探索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机制;随机抽取14例稳定组和14例不稳定组颈动脉斑块患者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斑块内菌群多样性差异,验证牙龈卟啉单胞菌分布差异并探索其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可能机制.结果 不稳定组颈动脉斑块内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更高(χ2=5.714,P=0.017),而随着慢性牙周炎进展,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明显增加(χ2=6.682,P=0.035).稳定组颈动脉斑块相对不稳定组颈动脉斑块平滑肌细胞减少,而MMP-2和MMP-8含量增高,MMP-9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牙龈卟啉单胞菌所在属水平在不稳定组内差异菌群较多,且丰度更高.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进而影响斑块稳定性.
其他文献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破裂产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时,致死率可达90%[1,2];因此,评估其整体情况来预测破裂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AAA破裂的众多因素中,血流作用于血管壁的应力与血管壁强度的影响相对最高。AAA腔内不断变化的壁应力使瘤体不断扩张,血管壁也不断变薄,对应的强度则随之下降[3,4]。目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AAA内部流体力学变化的技术已逐步趋于完善,本文就预测AAA破裂风险的计算机模拟相关因素及其进展进行综述并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导管吸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行CDT后残留血栓性静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以肢体中、小动脉为主,常累及静脉的炎症性闭塞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内脏血管也偶见发病[1]。TAO通常出现在年轻(<45岁)的男性吸烟者中,在中远东地区比欧美地区更常见[2,3],临床表现通常为始于远端小动脉和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和皮肤溃疡。缺血性疼痛通常会随病情的进展而愈发难以控制,最终出现严重的皮肤溃疡、远端坏疽,可导致截肢[4]。
动脉粥样硬化是胆固醇在动脉壁内膜沉积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1,2]。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炎症因子是血液促凝、形成斑块的主要原因[3,4],而斑块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1],这是一个损伤与修复并存的过程[5]。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脂蛋白在动脉壁蓄积后引发的炎症反应[2];斑块是否会变得不稳定,目前依然是临床研究的难题[6]。研究证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斑块纤维帽和胆固醇结晶所影响的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而斑块易损性对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全程参与斑块内炎症反应过程,是影响斑块稳定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等维持斑块内局部炎症反应;同时与T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相互作用,增强炎症反应,促进脂蛋白潴留[1]。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巨噬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不利于炎症消退,持续的炎症会导致过多的巨噬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内容物过度积累,斑块中坏死核心形成,即为动脉硬化晚期病变的特征[2]。
目的评估3D打印模型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本科阶段血管外科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进行本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1人,随机分为CBL教学组(对照组,26人)与3D打印模型联合CBL组(教改组,25人),进行为期4课时的临床见习试验教学工作,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教改组在主动脉解剖知识、影像学知识方面的考核成绩更优,总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问卷调查中,教改组自
股腘动脉是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无论是球囊扩张还是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等原因,长期通畅成为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1,2]。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通过将抗内膜增生药物转移到血管壁,实现药物在靶病变的有效释放和较低的全身暴露,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3],可改善股腘动脉腔内治疗后的长期通畅率,降低靶病变血运重建(ta
目的对一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和遗传分析.方法对该家系中参与研究的10名成员进行全面的眼科及系统检查,并采集外周静脉血,对先证者进行已知的814个遗传性眼病相关候选基因进行定点捕获测序分析,筛选出候选致病基因位点,再在家系成员中进行共分离验证.结果该家系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水平震颤,部分患者伴有代偿头位、不同程度的中心视力下降等.家系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特征,通过测序、生物学分析及验证,发现该家系内患者FRMD7(FERM domain containing 7)基因的剪切位点发生突变[c
目的探讨单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眼球生物学参数及屈光状态.方法对76例(76眼)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单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8岁)进行前瞻性研究,健眼(76眼)作为对照组.检测内容包括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以及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后的屈光度.比较患眼组与健眼组AL、角膜曲率半径(CR)、AL/CR、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等;分析患眼组与健眼组角膜散光轴向情况.结果健眼组平均AL为22.05±0.93mm,与患眼组(22.25±1.03mm)相比,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健眼组平
婴幼儿泪道相关疾病,包括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新生儿急慢性泪囊炎、先天性泪囊突出等.国内外文献对婴幼儿先天性泪道相关疾病的报道较多,但对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方面尚存在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