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讲理论、背理论、考理论”把学生视野框定在教科书里、课堂里,使学生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个人成长隔离开来。本来应该是一门生动充满情趣的课程变成了僵化保守,令人生厌的“死记硬背”的说教课,造成学生知与行的严重脱离,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程价值目标的达成。要走出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努力构建一种充满生活气息、富有情趣的课堂,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真实可信、丰富感性的生活素材,给学生创造广阔自由的探究天地,给他们以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对如何构建充满生活情趣的思想品德课堂,本文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享受情趣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只要用心,生活处处充满情趣,将充满情趣的生活画面迁移到课堂,就是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实践、升华。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创设体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本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在讲授我与父母的交往相关内容时,我使用了课本中小莉与父母沟通的情境,让学生现场模拟沟通过程,扮演小莉的同学和扮演父母的同学,通过沟通,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2.寓教于乐,游戏中感悟明理
  游戏是一项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活动,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热情。在讲关爱集体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第一步,让一个同学正常行走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第二步,让这个同学闭着眼睛完成刚才的动作;第三步,让这个同学闭着眼睛,另一位同学搀扶他完成刚才的动作。游戏完成后,让这个同学谈三次行走的体会,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如果我们善于同他人协作就能战胜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关爱集体,树立团队意识。
  3.创设表演情景,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表演是情感的外在表现,能把抽象的内容简化成直观的情景。在学习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的内容时,如果单纯从理论上去给学生讲,不仅课堂索然无味,而且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个问题。在设计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活动——“才艺展示”,让有特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顿时,能歌善舞的、擅长口技的、喜欢说相声的、拉小提琴的、擅长吟诵的同学纷纷上台一展自己的风采。顷刻,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表演或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高雅情趣对自己性情的陶冶,在身心的发展、视野的开阔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4.诗歌名言,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
  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人生、自然、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比如讲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时,可引用《地球母亲》一诗,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讲解“陶冶高雅情趣”时,可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领略自然美、社会美,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增添课堂的情趣。
  二、源于生活的德育
  德育源于生活,德育为了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 “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情感价值观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重视思想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或模拟情境下主动地感悟教材的思想内涵。同时,还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找到学生、课程和生活的和谐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更需要在生活状态下的潜移默化、耳闻目染、日渐成行。何其芳告诉我们,“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深入生活的德育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容易接受的。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内容也不可能囊括学生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具有独立性的人。教育者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习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原生道德基础,找到恰当得切入点,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从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做起,才能达到形成良好品德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学尝试与探索,紧密的联系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碰撞中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是思想品德课走出困境,焕发生命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创新之路越走越远。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我们不但应该看到改革带来的成效,更应该找出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阐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推进科学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课堂 现状 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得出科学结论、探索自然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要达到此目的核心在课堂
期刊
目前,我县课堂教学全面学习“杨思”经验,推行“新模式”教学。  由于无缘无份去杨思取经,亲聆杨思人的教诲,只能根据网上宣传以及我校领导要求,粗略地领会我县教育界近一年来轰轰烈烈推广的“新模式”课堂教学。  我校下发了一张“新模式”课堂评价表,据说是全县通用的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表头为“初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内容分“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基本功”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一、教学
期刊
我县新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努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新课标要求老师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应有的活力,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就结合本县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
期刊
前些年,新课改的浪潮就已汹涌澎湃,但我一直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不经意间,我县推行高中新课改已两年有余。这期间,我经常反问自己:新课改你准备好了吗,课堂你真的改了吗?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是检验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十分保守,教学手段非常单一,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现在必须要改变观念,研究教学,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我的教学原则是:该学生做的,老师不能代替。课堂上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鉴于信息技术教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的提高,全国各地掀起了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高潮。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
期刊
数学学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理念呢?依我看,现在的数学教学应改变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的现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一、数
期刊
摘 要:“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两个词,不少教师都在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伴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确实已经难以符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深深感到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数学课程 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
期刊
摘 要:音乐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形式极为丰富多彩。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编教材时应体现民族性。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的适当时机渗透学生早已熟悉了的实实在在的、与学生自己生活有关的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为课堂注入本乡本土固有的音乐文化血液,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弘扬自己民族的向上精神,继承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美德。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音乐欣赏 民族民间 民族调式  在
期刊
一位数学家指出:“数学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呢?  一、创设情境是实现知识再创造的起点  实践证明,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的起点。它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思想具体化,把授课方式趣味化
期刊
摘 要:导学案的编写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但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对此认识不深,就会导致出现一些设计的误区,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学案设计 误区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案。设计好“导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总有意无意的会走入一些设计上的误区,在此总结出来共勉。  误区一:导学案设计成了教案  教案的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