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2
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语文课堂。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步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新课改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当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理应引起大家重视,现将本人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反思如下:
一、对课堂常用“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课堂常用语的使用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流行语”热闹的背后有许多问题让人深思: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师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到高年级这一情况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做公开课时,为了获得表面的课堂气氛而让学生们高声朗读对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得不偿失。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朗读、默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
2、“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精彩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为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这也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下大功夫,精心准备,备教材、备知识、备思路、备细节。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想的充分些,想的细一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问题,并能够给学生的各种回答一些恰到好处的点拨、指导,新课标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到了,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3、你真棒。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激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更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感悟语文的深厚与博大,产生不断攀登高峰的动力和勇气。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的反思
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让学生掌握出色的听说读写能力,运用于日后的学习、工作实践,用其所学去理解、分析、表达、写作是语文的工具性对教师的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上掌握“听说读写”能力,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让学生们受用一生的表达能力、文字功底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三、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推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学生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并重。新课程颁布后,强调教师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但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明确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把握好收与放的度,灵活处理。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走进误区时,思维卡壳、认识浮浅时,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就收得恰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迅速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或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升华,这就是放得适度。教师严密动情、画龙点睛的分析和点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使学生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恰当地发挥自己的组织功能。对于文章重点部分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深入体会。不要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避免环节上的重复,做到收放自如,既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中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师的提升,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呢? 2、合作学习“拉郎配”。“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语文教学课堂。但实践中发现,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方面有些主观随意。例如:只要教师觉得需要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励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至,合作学习变成了“拉郎配”,成为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名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时,专挑“科技含量高,网络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更不好。要善于立足实际,去伪存真,吸取精髓,潜心提炼,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语文课堂。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步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新课改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当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理应引起大家重视,现将本人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反思如下:
一、对课堂常用“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课堂常用语的使用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流行语”热闹的背后有许多问题让人深思: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师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到高年级这一情况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做公开课时,为了获得表面的课堂气氛而让学生们高声朗读对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得不偿失。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朗读、默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
2、“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精彩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为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这也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下大功夫,精心准备,备教材、备知识、备思路、备细节。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想的充分些,想的细一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问题,并能够给学生的各种回答一些恰到好处的点拨、指导,新课标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到了,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3、你真棒。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激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更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感悟语文的深厚与博大,产生不断攀登高峰的动力和勇气。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的反思
让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让学生掌握出色的听说读写能力,运用于日后的学习、工作实践,用其所学去理解、分析、表达、写作是语文的工具性对教师的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上掌握“听说读写”能力,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让学生们受用一生的表达能力、文字功底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三、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推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学生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并重。新课程颁布后,强调教师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但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明确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依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当把握好收与放的度,灵活处理。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走进误区时,思维卡壳、认识浮浅时,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就收得恰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迅速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或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升华,这就是放得适度。教师严密动情、画龙点睛的分析和点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使学生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恰当地发挥自己的组织功能。对于文章重点部分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深入体会。不要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避免环节上的重复,做到收放自如,既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中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师的提升,那还要教师干什么呢? 2、合作学习“拉郎配”。“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语文教学课堂。但实践中发现,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方面有些主观随意。例如:只要教师觉得需要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励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至,合作学习变成了“拉郎配”,成为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名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时,专挑“科技含量高,网络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更不好。要善于立足实际,去伪存真,吸取精髓,潜心提炼,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