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当前社会这个选拔人才标准下,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会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本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关键字:教育 教师 学生 学习 人才
小学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生的教育阶段,其发挥着奠基石的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博学就像万丈高楼一样必须以稳固地基为基础,小学教育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作为启蒙教育,无论是从语文、数学、英语还是科学、品德等的教育,都对人生今后不同方面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一、学生学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不懂,对课外知识完全不了解,学习信心和兴趣降低。其次,了解学情可以指导教案的编写,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的教学大纲往往注重两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以为学生成绩提高了,教育过程就算是取得了成功,其实不然。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尽相同,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了解学生学情。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初期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定义,不是为了让学生涨多少分成绩,而是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把它叫做“启蒙”的教育。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不仅要设计课堂内容,在语文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词典故,多方面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讲解,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从小培养他们纵观古今的思维方式。在方法上,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讨论,自我领悟,自主学习,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再加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
第二、把基础做为教学的重点。
在一个班,不管是多优秀的班集体在学习成绩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基础掌握扎实的学生来说,课堂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课堂表现积极,作业能够认真仔细且准确的完成。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堂知识相对困难,作业难以按时完成,或抄袭现象严重,以此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信心也越来越不足。
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要注重基础教学。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理解课堂知识,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语文课而言,基础就是语拼音、识字、写字、,只有学生扎实记号汉字理解词语的含义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能力。在基础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注重拼音汉子规范的教学,还需要学生在课堂熟识课后练习,然后再由教师予以总结和评讲。这样才能逐渐的改变学生基础差所造成的影响,拉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教授学生过程中可以用拆分和谐音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某个汉字或词组,提升课堂趣味性,在备课的重点应该安排在基础知识的教育,夯实学生基础,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构造坚实的台阶。
第三、温故而知新,注重复习课的安排。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授课堂识后,学生回忆温习学过的知识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要适当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对于不易懂的知识点和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进行点拨,从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考试过后要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学生做错的原因,把相同的知识点归纳起来,系统讲解,这样使学生们更好的把握考点,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讲错题而讲试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第一,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说出其做错误的思维方式,然后教师就这一思维方式进行评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二,要利用情景法,当遇到阅读理解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同学普遍做错,那么就说明在此块知识上有欠缺或者思维方式不对,应该将材料提出来作为一个案例给学生解析,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其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从而突破难点。当学生在遇到相关类型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块的知识点,从而不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教师寻找自我特点,并融入到教学中。
经验证明,一个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种,不止是长相,年龄,性格这些明显的特征上的不同。每个人不同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长期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还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感悟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点。特点是让人记住的最容易的方式,尤其是学生对于教师的特点。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小的时候会根据老师的特点给老师取外号,多年后我们可能不再记得清老师的长相,但是他的特点我们却记得很清楚。有特点也是一个人被别人喜欢的根本原因,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因为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想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信任和敬佩,所以,教师首先得不平庸,想要不平庸,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特点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发掘自身教学特点,让学生接受和信任,是能够教好这门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
我们现在的人才评价标准还是与成绩是分不开的,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家长认为只有想办法让孩子成绩好,走入高校才能成为人才,所以家长的为自己的孩子择校的时候,会去比较哪个学校的升学率高,然后就送自己的孩子去升学率高的学校。这就造成了学校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而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出来,也许也不会通过卷面的分数来显现出来,所以想要提高升学率,必须回到传统教学方式上来,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的阴奉阳违。所以要想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不断变化,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着人生过程中启蒙教育的重任,要切实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的优秀人才!
关键字:教育 教师 学生 学习 人才
小学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生的教育阶段,其发挥着奠基石的重要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博学就像万丈高楼一样必须以稳固地基为基础,小学教育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作为启蒙教育,无论是从语文、数学、英语还是科学、品德等的教育,都对人生今后不同方面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一、学生学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导。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学不懂,对课外知识完全不了解,学习信心和兴趣降低。其次,了解学情可以指导教案的编写,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的教学大纲往往注重两方面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以为学生成绩提高了,教育过程就算是取得了成功,其实不然。由于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尽相同,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实际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了解学生学情。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初期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定义,不是为了让学生涨多少分成绩,而是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把它叫做“启蒙”的教育。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不仅要设计课堂内容,在语文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词典故,多方面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相关讲解,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从小培养他们纵观古今的思维方式。在方法上,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讨论,自我领悟,自主学习,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再加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
第二、把基础做为教学的重点。
在一个班,不管是多优秀的班集体在学习成绩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实际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基础掌握扎实的学生来说,课堂知识比较容易掌握,课堂表现积极,作业能够认真仔细且准确的完成。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堂知识相对困难,作业难以按时完成,或抄袭现象严重,以此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信心也越来越不足。
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要注重基础教学。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理解课堂知识,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语文课而言,基础就是语拼音、识字、写字、,只有学生扎实记号汉字理解词语的含义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能力。在基础教学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注重拼音汉子规范的教学,还需要学生在课堂熟识课后练习,然后再由教师予以总结和评讲。这样才能逐渐的改变学生基础差所造成的影响,拉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教授学生过程中可以用拆分和谐音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某个汉字或词组,提升课堂趣味性,在备课的重点应该安排在基础知识的教育,夯实学生基础,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构造坚实的台阶。
第三、温故而知新,注重复习课的安排。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授课堂识后,学生回忆温习学过的知识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要适当安排复习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对于不易懂的知识点和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进行点拨,从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考试过后要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学生做错的原因,把相同的知识点归纳起来,系统讲解,这样使学生们更好的把握考点,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讲错题而讲试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第一,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说出其做错误的思维方式,然后教师就这一思维方式进行评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二,要利用情景法,当遇到阅读理解类问题的时候,如果同学普遍做错,那么就说明在此块知识上有欠缺或者思维方式不对,应该将材料提出来作为一个案例给学生解析,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其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从而突破难点。当学生在遇到相关类型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块的知识点,从而不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教师寻找自我特点,并融入到教学中。
经验证明,一个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种,不止是长相,年龄,性格这些明显的特征上的不同。每个人不同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长期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还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感悟等方面的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点。特点是让人记住的最容易的方式,尤其是学生对于教师的特点。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小的时候会根据老师的特点给老师取外号,多年后我们可能不再记得清老师的长相,但是他的特点我们却记得很清楚。有特点也是一个人被别人喜欢的根本原因,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因为一个没有特点的人就是一个平庸的人。想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信任和敬佩,所以,教师首先得不平庸,想要不平庸,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特点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发掘自身教学特点,让学生接受和信任,是能够教好这门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
我们现在的人才评价标准还是与成绩是分不开的,高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家长认为只有想办法让孩子成绩好,走入高校才能成为人才,所以家长的为自己的孩子择校的时候,会去比较哪个学校的升学率高,然后就送自己的孩子去升学率高的学校。这就造成了学校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而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出来,也许也不会通过卷面的分数来显现出来,所以想要提高升学率,必须回到传统教学方式上来,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了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的阴奉阳违。所以要想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民素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不断变化,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着人生过程中启蒙教育的重任,要切实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