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 放飞童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心是美丽的宫殿,是精彩的舞台,是绚丽的世界;童言充满温馨,充满诗意,充满无限精彩。在课堂上,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彩,更从文本中衍生出无限想象。这种想象犹如急欲拱出地面的春笋,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萌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出一片浓郁的绿荫。老师要巧用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对孩子们进行写话训练,使他们能在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中描绘绚丽精彩的世界。
  一、充实文本,发挥想象
  艺术讲究的是“着墨处是画,无墨处亦是画”。文学是一种艺术,教材中的很多文本在叙述描写时留下了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激发孩子们大胆想象,放飞自己的灵性,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充实文本。
  在《雨点儿》一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朗诵着:“小雨点儿说:‘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我借机问道:“孩子们,那里的小花、小草看到小雨点儿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争着回答:“小花说:‘小雨点儿,谢谢你。我洗了个澡,现在觉得好舒服。我觉得我变得更漂亮了。’小草张大嘴巴一边喝着水一边说:‘真好喝,真好喝!’”
  在孩子们那充满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下,花草们对小雨点儿的赞美、感谢之情就凸显出来了。从这些烂漫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世界,真是既神秘又精彩!
  充实文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打开思路,引进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使文本、生活经验、语言表达三位一体,有效结合,迸发出绚丽的火花。
  在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的“展示台”中,有这样一组挺有意思的图画:几只小猴在河边的草地上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滚到水里了,猴子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爬到了树上,有的正在商量办法。组图中有一幅空白的图画:小猴们到底采用什么办法把皮球捞上来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办法:猴子们爬上树,首尾相连,垂到水面捞皮球(猴子捞月的翻版,能够学以致用,灵活迁移,真不错!);猴子们去借了一只小船,划着船去捡皮球;猴子们请大象伯伯用它的长鼻子去够;还有更细心的孩子观察到了散落在草地上的几个小石块,想到了把石块投进水里,利用水的波动使皮球往岸边移动(多么细心的观察,多么细腻的思维!)……
  就这样,一个个富于奇思妙想的故事,一个个充满梦幻的美丽童话编出来了,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在四射,想象的激情在四溢。
  二、拓展文本,练习说话
  教材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本中可以发掘的美点很多,有美的想象、美的构思、美的情景结合、美的细节、美的修辞等。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引导孩子们感悟这些文字的妙趣所在,放飞他们头脑中蓄满的灵性,对文本进行拓展,不仅可以使他们享受到美,更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孩子们在感受“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时,我引导他们细细品味文字,学习文句,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微风和黄莺让小鹿明白自己栽的玫瑰很香、很红。听了它们的话,小鹿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玫瑰,觉得自己的玫瑰没有白栽。还会有谁来告诉小鹿,它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孩子们的发言把我引进了童话世界。陈佩佩说:“这时,一滴小水珠说:‘小鹿,你的玫瑰花花瓣真舒服,我躺在上面睡觉,不仅感觉很柔软,还能闻到甜甜的香味呢!’”陆梦倩说:“我是一只小蜜蜂,我把从你那玫瑰花上采的蜜带回去,他们都夸我采的蜜特别甜,还夸我是采蜜能手呢!”翁浙雨说:“小鹿,我是小蝴蝶。你知道吗?你的玫瑰花还会跳舞呢,我在她身边唱歌跳舞的时候,她也跟我一起摇摆起身子来。我们还一起开过舞会呢!”袁超宇说:“小鹿,我是经常从你家门前经过的小花狗。你家的玫瑰花又香又好看。闻着她的香味,就能消除我一天的疲劳。”
  孩子们用自己那独特的语言进行了个性化的表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细腻、精致、美妙的世界。
  三、延伸文本,尝试创作
  教材所选的文本是孩子习作的最好模板。孩子从文本中看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听到了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悟到了人世间最美的情。在这样一个精彩的语言世界里,他们感受到了温馨、幸福和快乐;在这样一个语言环境的熏陶下,他们都按捺不住那颗跳跃的心,急着想把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用语言尽情表达。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个更为绚丽的精神世界。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以秋天为线索, 学完课文后,孩子们的小嘴就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景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秋天: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在文中优美语言的熏陶下,孩子们一个个都成了浪漫的诗人。该怎样促使孩子们写下他们心目中的秋天呢?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秋天的图片给孩子们看:尽染的枫林,金黄的稻田,绚丽的山色,落叶的小道,南飞的大雁……引起他们一阵阵惊艳的赞叹。等他们看完图片后,我在黑板上写下“秋天”两个字,说:“孩子们,这就是大自然的秋天,多么美丽!你们都喜欢哪些景物呢?”我依次写下了树、叶、果、山、湖、田野、动物等景物,让孩子们结合图片,用词语描绘。孩子们都积极地举手,说出了不同景物的特点。我把这些词语一一写在黑板上,接着说:“你们眼中的秋天也是那么的美!那你们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呢?用这些美丽的词语,挑选几种景物,把你们心中的秋天写下来吧。
  在这样的讲述中,曾经很模糊的细节在他们的脑中渐渐清晰起来。在努力回忆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细节,将它们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们对文本进行了延伸:从文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习”走向“讲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表达的欲望更强烈了,表达的兴趣更加浓烈了,表达所需的素材更丰富了,个性化语言也得到了施展。
  文本中这些经典的、优美的语言文字给了孩子们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如果我们巧用文本,帮助他们打开这扇神奇的窗户——利用教材文本的空白点,引导他们走进色彩缤纷的世外桃源,也就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生活的空气,凭借文本所带来的微风,用充满个性的语言在这广阔的天空下跳着迷人的舞蹈,尽情地放飞自己的童心。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单元综合性学习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栏目。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某一单元的课文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专题,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部分进行有机的组合,意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它零散地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等栏目,而在高年级则被作为一种新的独立课型提出来。  一、教材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读童话、编童话、讲
【案例描述】  《半截蜡烛》是人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我和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当分析到“谁是最令人敬佩或机智勇敢的人?”时,学生议论纷纷,有人赞美母亲的勇敢,是她做了孩子们的榜样,启发引导孩子们做出勇敢的与敌人斗争的行为;更多学生认为是小女儿,她那么小,却那么沉着、机智,用天真可爱的语言瞒过了德国鬼子,挽救了情报站。此刻,我满意之极,学生们的回答符合我的设计思路,合情合理。当我想结束这一讨论
参读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手段,就是将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语言文字集中起来,借助求同、求异等思维引导学生比照阅读,发现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启发思维,加深感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常州市实验小学一青年优秀教师教学《夹竹桃》一文,三次巧用参读的方法非常经典高效,值得我们学习。  一、参读段落,突出重点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小院一年春、夏、秋三季的花开花落、万紫千
一、“自助式”教学模式的诞生  1.源于一个课题  2010年,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寄宿制特点,确定学校“自能教育”办学特色,申报了《实施自能教育,创办特色学校》青岛市立项课题。课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确立打造“三能教师”(能教学、能科研、能管理)与培养“六自少年”(生活自理、健康自强、学习自主、做事自信、行为自尊、安全自护)为发展目标。在“自能教育”的研究背景下,“
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话道出了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意义。然而,丰富的语言材料不是先天遗传的,而要靠后天的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课外、课内两个方面进行语言积累呢?    一、背诵国学经典,积累沉淀语言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特别是“原典”,即文化的源头著作,如《论语》、《易经》、《老子》等著作中的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放射
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文中共有三处写到关于祁黄羊的“想”:  1.“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2.“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3.“……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前两次的“想了想,郑重”和“想了想,又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如一条纽带,将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心灵紧紧地连接起来,感染和震撼着学生,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苏教版新课改的教材中,诗歌样式的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语文教学已开始呼唤“诗教”的回归。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利用融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为一体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充满生活情趣的诗歌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诵读兴趣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它用语准确、结构严谨,但是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容易被教师上成科学课,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作品的内蕴从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呢?我以《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教学片段一  师:(出示地球动画课件,动情诵读)同学们,你们看,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每天都绕着太阳日夜不停地旋转,
教学过程:  一、揭题并质疑  1.同学们喜欢讲故事吗?今天我们就要学着讲一个神话故事《哪吒闹海》。要讲好一个故事,应做到什么呢?(师小结:要熟悉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来讲,语言要生动。)  2.下面,我们就先来读懂这个故事,然后按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讲故事导入课文,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想讲,就一定会仔细认真地读好课文。  3.首先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