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达、雅”是一般英汉翻译的基本标准,而对于英文人名的翻译则通常采用音译。鲁迅先生曾在 《热风·不懂的音译》中谈到:“翻外国人的姓名用音译,原是一件极正当,极平常的事。” 本文将浅析英文人名翻译时的音译技巧,从而使读者感受西方文化色彩。
  【关键词】:英文人名;音译;西方文化色彩
  一、引言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而音译,作为英汉互译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对于语言艺术更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在音译的时候,不仅要解决传达原文意思,更要再现出原文的音律感,用简练的语言实现功能对等。英文人名和中文人名一样,具有其深厚的文化意义。英文人名的音译则不仅要达到一般音译的要求,还要传达出原有英文名的文化色彩。
  二、英文人名音译原则
  1、异化翻译
  所谓异化,是由美国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异化翻译,指的是译者向原文靠拢,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
  在英文人名翻译中,要保留西方文化特色。每个汉字都有其不同意义,每个汉语名字也有其独特意义。比如,在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许多人名叫“庆平”、“建国”、“建党”等,表明当时人们庆祝新中国成立、国家和平的喜悦心情;在大跃进时期,又有许多人名叫“跃进”、“建社”,表明当时全民大炼钢铁的积极性;在文革时期,则有大量人叫“卫毛”、“爱党”、“学军”,体现出当时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样的,在英文中,每个名字也有其独特意义。比如,Alexander的姓氏来源于希腊神话,表现的是身强体健、聪明和善、有希腊血统的男子;Smith姓氏则表示祖先曾是铁匠;Robert,表明的是安静勤奋的工作者或是活泼外向的喜剧演员。翻译人名并非易事,要避免暗含的褒义或贬义,体现英文名的原有特色。例如,Moliere被翻译为“莫里哀”,这总令人们误解他是一位悲剧家,而实际上他是法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再如,Gogol(果戈理)曾被翻译为“郭哥儿”,这有浓厚的中国名字色彩,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也没有反映出Gogol(果戈理)文学家的气质。在没有语体色彩的情况下,Bumble不要轻易翻译为“笨伯”,可以处理为“本伯”来避免贬义。
  2、再现原文含义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人的名字与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表达文章风格、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作家在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往往会通过人物的名字来预示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因此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所以,在翻译这些英文人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音译的基本要求,还要结合原文采取更为巧妙的方法。译者需要具备强大的文化背景知识,捕捉作者的意图,并且将隐藏在名字背后的宗教、典故、历史等内容隐形或显性化。比如,在《威尼斯商人》中,Shylock是放高利贷的犹太人,而在英文释义中Shylock也有“狠毒的放高利贷者”的意思,所以将其翻译为“夏洛克”表现其克扣、斤斤计较又狠毒的形象。再如,在《乱世佳人》中Scarlett曾被翻译为“郝思嘉”,或是直译为“斯卡利特”。但是笔者认为最好的翻译为“斯嘉丽”,体现出了一位美丽漂亮女孩的形象。可见,在英文名字的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极大地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涵。
  3、沿用已有翻译
  对于政治人物、知名人士的名字的翻译,要采用已有的官方翻译,不要轻易另辟蹊径地翻译。这是译者翻译基本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读者流畅阅读、获取有效信息。比如,现任美国总统Barack Hussein Obama的名字,就应该采用官方翻译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如果在译文中,译者擅自采用自己的方式翻译,会给读者造成困惑。在早期的一些人名翻译中,习惯于改变英文名字的顺序,比如传教士Matteo Ricci(利玛窦),英国作家Bernard Shaw(萧伯纳)等。在今天看来,这些翻译也许不符合标准,但是由于广泛地使用和接受,如今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沿用这些译名。有些英文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单词,但是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的采用其英文意思進行翻译,而是根据发音进行意译。比如,Bill Gates 不能处理为比尔·大门,而是音译为比尔·盖茨;George Bush不应翻译为乔治·灌木,而是乔治·布什。
  三、总结
  英文人名的翻译是一个细微但又重要的翻译环节。英文人名翻译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也没有绝对的规则标准。从整体来看,英文人名的翻译已经走向异化翻译的趋势。在具体翻译实践活动中,许多人们,尤其是英语学习者会对英文人名到底“翻不翻”感到困惑。而笔者认为,英文人名应该翻译,并应该采取如下策略:按照音译的方式对应出汉语名字,在汉语名字之后添加括号注明英文原名。这样即保留了西方文化特色,同时也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参考文献:
  [1]赵素娟 王雨莲《从异化法的角度浅析英文人名的音译》时代文学[J]2012年3月下半月
  [2]章恒珍《浅谈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译音规范》广东教育学院学报[J]第23卷第3期
  [3]姜朔《浅谈英文人名翻译》教育教学论坛[J]2011年第33期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标志着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乡镇层面来说,如何立足实际,丰富群众生活,繁荣基层文化,给广大群众以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引导,需要基层群文工作者去不断努力探索。以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改革和发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中文化形态勃然而兴,其凭借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简单大众化的舞蹈特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赞美,广场舞日益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态势,极大推动大众文化建设。本文探讨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在地位与作用,并提出了推动广场舞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本文从长岛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流传渊源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长岛渔歌的形成发展以及艺术特征。介绍了在长岛现今流传较广、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类长岛渔歌,并对长岛渔歌的未来发展、传承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岛渔歌,海洋文化  在黄渤海交界的海域中,有一片美丽而神奇的海岛群。32个大小岛屿散布如花簇,这就是中国的东部海疆——长岛(亦称庙岛群岛或长山列岛)。  长岛地处胶辽半岛之间,是山东省唯一
期刊
【摘要】: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作为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剪纸有对称性、可动手、操作性和趣味性强等特点,使剪纸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学生更多的兴趣、加深学习的印象;剪纸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成分还可以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运用剪纸可以教授汉字、成语等,并且可以将
期刊
【摘要】:揭示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实用语言,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揭示语或向人们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给人们以提示,有事甚至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与要求。揭示语是一种独特的应用问题,具有突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因此本文试图从文体学角度来探讨英语揭示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文体学;揭示语;语用功能  一、引言  英语揭示语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示语或者告示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期刊
【摘要】:黄佤话是居住在勐简乡大寨村自称为“黄佧腊”的佤族使用的语言,其语言属于布饶克方言的一支土语,有55调,51调,11调等三个调值。本文拟对“打”字作详细的分析,进一步讨论“打”字在黄佤话日常用语中的用法和表现方式,指出“打”字在对不同对象或事物进行描述時使用不同的说法,体现了在社会不同时期语言的演变规律与特征。  【关键词】:佤语;黄佤话;“打”字
期刊
关于韩语单詞“漂亮”的对比
期刊
【摘要】:“金钗钿盒”是《长生殿》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洪昇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为这一意象注入了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新生命,使得“金钗钿盒”意象在象征了李杨爱情的同时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作者“至情”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长生殿》;金钗钿盒;李杨爱情;至情  唐代以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便被许多文人所津津乐道,以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为主角的诗歌、戏曲、杂剧等不在少数。至清代,
期刊
Abstract  Transcendentalism is a very important literary school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e 19th century, Henry David T
期刊
【摘要】:纯艺术与设计艺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体现在纯艺术主要满足精神需要,而设计艺术既要满足精神需要也要满足物质需要,设计艺术讲究五感设计,即视觉感、听觉感、味觉感、嗅觉感、触觉感。设计艺术是一个综合多种设计语言的艺术。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层面,它是人造物的艺术方式,它创建了艺术质的人造物系统。在非物质层面上,它同样采用艺术设计方式,对事物进行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