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曲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港连四海。
  南来北往的船只,云集于繁忙的渔港码头。那些挂着万国旗的商船,带走本地的矿产,药材,牲畜,以及海州湾肥美的鱼虾。同时,也带来异国他乡的稀罕物件儿,如蒸汽机,发动机,望远镜,打火机,西洋参,怀表,琇琅镜,还有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洋油、洋火、洋娃娃等等,最早都是通过沿海的口岸,流入内地。
  盐区的大户人家,大都在盐河码头上设有客栈,接待舟楫而来的商船以及南来北往的商客。盐河口最大的一座水上庄园,是大盐商杨鸿泰家的,它建在一片浩渺的水域里,翠绿的芦苇,掩映着一条水上回廊,曲里拐弯地通至湖塘里面的亭台楼阁。春夏时节,蒲柳交映,绿荫四盖,鸟语花香,行人至此,恰入梦境。
  入夜,登上庄园阁楼,盐河渔火尽收眼底。远远近近,依河而建的塔楼、客栈、饭馆、茶社、歌房,灯火辉煌。盐河里的歌声、涛声,以及茶馆、酒肆里的划拳吆喝声,也能隐隐约约地传到这边。月照极好的夜晚,还可以看到盐河里摇桨的船娘,载着涂脂抹粉的风尘女子与闹酒的船客,一同摇进盐河上游的青纱帐里……
  夏季,暑热难耐时,杨府里的老爷、太太、大小姐们,都要组团到庄园里来度夏。秋凉以后,女眷们相继撤了,而杨府里的管家和账房先生还要常住于此,他们帮助东家在此打理事物,迎候南来北往的商客,尤其是下南洋的船队来了以后,要在此处补充给养,同时销售南洋船上捕获的鱼虾。
  这年秋天,下南洋的船队回来时,正值杨家四公子的新婚蜜月。杨老太爷派四公子到码头上去监收船上货物。原认为白天去,晚间就能回来。没想到,那一年,下南洋的船队不是一起进港,而是分批归来。有的船只,为赶潮汐,恰好午夜才能靠岸。四公子一去,三天三夜都没能回来。
  娘子在家等得心焦!她是新嫁娘,苦于思念,羞于启齿。只在心里朝思暮盼。可她等了今天盼明天,始终不见夫君的消息。
  这天上午,一个家丁从码头回来,给老太爷带回来一块牛眼大的小怀表,说是南洋船上一个洋人送的,四公子派他送回来孝敬老爷子。
  楊老太爷看着那块精美的小怀表,“嚓嚓嚓”地跑得欢,喜不自禁地摆在桌上让家人观赏,娘子也围过来看了一阵,回头想问那家丁码头上的事。
  谁知,那家丁放下怀表,转身就回去了。娘子猜想,码头上一定是人手少,事务多。四公子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抽身回来。于是,娘子就在丫鬟面前念叨:“也不知道四公子在码头上整天瞎忙些啥?”
  丫鬟是娘子从娘家那边带过来的,整日伴在娘子身边,娘子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她都能猜出娘子的心思。但此刻,丫鬟却跟娘子打趣儿,说:“莫不是咱们主子,迷上了盐河的‘花船’,忘了家中痴情的娘子。”
  娘子笑。
  丫鬟话题一转,给娘子出主意,说:“咱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公子不来,咱们就不能过去见他吗?”丫鬟还想说,庄园那边的床铺、被褥,都是现成的。但,那话已到嘴边了,丫鬟又咽回去了,她怕说得太露骨了,撩得娘子脸红耳热。
  娘子觉得丫鬟的主意可行。只是猜测,今日夫君应该回来了。娘子掰着指头数了数,夫君离去六天了,说什么今儿也该回来看她了。若是他今日能来,就省得去见他,惹得府上公婆、哥嫂们见笑。
  但是娘子怎么也没料到,那一天,她从头晌盼到后晌,仍然没有夫君归来的动向。眼看太阳西去,娘子在屋里坐卧不安。此时,丫鬟可等不及了,她拉开橱柜,找出四公子的几件换身衣裳,说是要给主子送衣服去,扯上娘子,便上了门外的黄包车。
  家里人都乐,都知道那是娘子的心思。
  可全家上下谁也没有想到,当晚入夜以后,娘子与丫鬟又匆匆从码头上返回来了。
  进门以后,娘子抹着泪水,一言不发地去了后院。丫鬟却告诉家人,说四公子在庄园里放荡——招惹歌妓。
  这消息,恰如平地滚惊雷!全家人都为之震惊。
  丫鬟说,她与娘子赶到庄园时,天色已晚,原本想给四公子一个惊喜。没想到,走近四公子的窗前,屋内忽而传出风尘女子的浪曲。丫鬟想踢门捉奸,却被娘子拽住。这才有了主仆两人哭着返回的一幕。
  杨老太爷一听这事,当即派家人前去捉拿那个胡作非为的逆子。可结果,更是令人啧舌。四公子屋内,哪有什么放荡女子!所谓浪曲,原是四公子刚刚从东洋人手里弄来的一台留声机。
  当时,盐区人尚没见过留声机,且很少有人晓得留声机为何物。四公子猛然间弄来那样一件稀罕物儿,而且是晚间,一个人在房间播放女人那种娇滴滴的哼唱,娘子与丫鬟在门外一听,可不就是藏奸寻欢的浪曲。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杨家那台留声机,作为盐区的第一台留声机,现收藏于盐区博物馆。而今,每当讲解员带着游客,走到那台留声机跟前,总要把它初到盐区时所惹出的话柄,当笑话一样,讲给南来北往的游客们听。
其他文献
我的工作平时挺忙的,很少能顾得上家里。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很辛苦,得了轻度的抑郁症,需要好心情。周末我开车带她和孩子去另一个城市游玩散心。在游乐场,妻子说,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雪,希望和我一起去“冰雪世界”玩一玩。我一看门票价格不菲,想着省点钱,让她带着大孩子去玩,我抱着小的在外面等着,没想到妻子突然就不高兴了。  为了安慰妻子,我赔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我以前不是和你去过世界之窗吗?
期刊
多年来,父亲疯狂购买动物,而动物本身又在无止境繁衍,母亲终日忙碌于动物和动物之间,照顾它们的吃喝拉撒,有时累倒在猪圈里,或鸡舍旁。父亲见状,非但不上前查看,还冷嘲热讽地说:“别装啦,快起来吧,生个丫鬟命,装什么小姐身。”很早之前我就说过,母亲终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早晚要出事儿,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接到父亲的短信后,我连夜赶回故乡,一进门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灯光昏暗,他眯着眼抽烟
期刊
那只白色的百灵鸟,老是在金明的梦里飞来飞去。  那是一只多漂亮的鸟啊:通体雪白,无一根杂毛,展翅一飞,就像一个白色的精灵。还有它的叫声也格外悦耳,让人听得心醉……  金明每次醒来,都会问自己:这白百灵真的存在吗,它为什么总托梦给我呢?过去他在草原打工,也听蒙古老乡说起过白百灵,他们说那是神鸟,很少有人见过。  冬天,草原下雪了。金明的家就住在草原的边缘地带,这里的雪也一样纷纷扬扬。大雪封门,正是在
期刊
一  雄田健二,鬼子兵的狙击手。  我爷爷刘先旺记不住这个名字,不过他有办法来记。在我们苏北里下河平原一带的方言中,“健”与“贱”、“二”与“啊”差不多同音。这下我爷爷就省事了,他把“雄田”两字省略,把“健二”记成“贱啊”,瞧,这多省事。当然,我爷爷背后称他“贱啊”,当面当然不能这样叫,得后缀上“太君”二字,合起来就是“贱啊太君”。  “贱啊太君”不喜欢说话,黢黑的马脸又瘦又长,脸上布满沟壑纵横的
期刊
单位新建了办公楼,楼前种上了一长溜宽阔的、漂亮的绿化带,长约两百米,宽约十七八米。  公交车停靠站设在办公楼前绿化带边上偏西位置,正好斜对着办公楼的大门。公交车停靠站与办公楼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由于中间隔着绿化带,而绿化带内各种植物严严实实的,高大乔木下还种上了密密匝匝的矮灌木。按照正常道路行走,下公交车之后,需要经人行道绕过那一长溜绿化带,才能从办公楼东侧经车行道绕到办公楼前。  不知从哪天起,
期刊
表妹结婚,我开车带着表弟,从上海赶回泗阳参加婚礼。  路过蒋坝已日近午时,厨师表弟职业病犯了,说,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蒋坝在搞什么百船宴,看看吧。  边走边看风景,一下子就到了湖边,车无法通行了。这时,肚子咕咕起了反应。  湖边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在院外一小块水泥地上翻晒着泥鳅。老汉红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扣,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 
期刊
◎城市生活(组诗)  程学武  小吃摊  像一位老人的叙述,它蜗居城市的一隅  温暖的状态 袅袅不散  这些朴实而放肆的食客  胃口挺好的城里人和乡下人  他们的动作,简单而任意  辣椒在锅中,酒杯在手中  平民的气味 小市民的样子  不雕鑿也不装饰  不绅士也不淑女  一仰脖子  快乐的王  就把城市的夜色和快乐喝进肚子里了  乡 音  在轰轰而过的某节生活列车上  我们声音相遇  挤出了水分 
期刊
在阅读小说成为奢侈的今天,一部万字短篇《我与佐菲学车记》居然能让读者读完,而且是在不知不觉间牵肠挂肚地跟着情节“追”到底,这只能说明,这部小说有它的独到之处。  《我与佐菲学车记》通篇以白描手法取胜。小说题材不大,作者只是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加以铺陈、剪裁,采撷“河流中的一滴水花”,映射大千世界。小说讲述了一个全民皆知的驾考话题:名为今实的“我”与单位女同事佐菲从报名学习驾驶的那天起,便踏上了
期刊
在日常的生活里,精彩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演绎,写故事的人,兢兢业业,尽其所能讲一个希望读者喜欢的故事。这是日常化伦理在日常生活上的呈现。小说虚构故事源自现实生活,作为讲述者的刘学,是知道这样的道理的。从他的短篇小说《我与佐菲学车记》里,我感知了他的理论认同。《我与佐菲学车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车改革后,行政机关领导不再享受公车接送待遇,“我”(今实)和单位同事佐菲一起报名参加学车。学车过程中遭遇
期刊
1  街灯都亮起来了。刘香从门口回到吧台,今天怎么没人呢?门头上的“香香宾馆”早就亮了,上次政府统一行动换灯牌时,她还特意换成了绿色的,苏强说黄色或者白色好,她坚持用绿色的,苏强用眼睛瞪她,你就这德性,自以为是。现在整条街几十家门面看过来,就她的绿色灯饰最显眼,顾客远远就能看到“香香宾馆”,苏强才不再多说。  店里出奇地静,她点开登记网页,批量退房后,盯着剩下的202看了看,就起身拿起蓝色葫芦形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