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基土室内换填冻胀试验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渠基土换填法是目前有效减小渠道冻胀破坏的方法之一,选取合理换填材料与换填深度是有效控制渠道冻胀破坏的关键.目前换填法研究更多的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渠基土换填进行分析,而相关的室内试验较少.以沈阳市浑浦灌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选取砂砾料和粉细沙作为换填材料,对渠基土进行30,50,70,90,110mm 5种深度换填,进行室内单向冻结试验.在初始温度相同条件下,观测不同换填条件下土样的冻胀变形量、内部温度和冻结速率等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相同土柱高度时,换填前后土样内部各点温度随时间关系曲线均呈“S”型分布,换填砂砾料与粉细砂分别使土样的起始冻结时间提前2.0h和1.3h,均会缩短土样冻结历时,分别缩短4.0h和2.0h,降低土样冻胀量,不同材料相同换填深度时,砂砾料削减冻胀量效果好于粉细沙,换填70mm时,2种换填材料冻胀量削减率分别为70.44%和59.85%,同种材料不同换填深度时,冻胀量削减随着换填深度增加.对2种换填材料冻胀量与换填深度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满足防冻胀规范设计标准砂砾料与粉细沙的换填深度分别为81.625mm和111.326mm.在相同冻结历时情况下,对换填深度与冻结深度、渠基土冻结厚度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换填2种材料均会不同程度上增加冻结深度,换填70mm时,2种换填土样的冻结深度分别为16.7457cm和15.2001cm,由于粉细沙的物理性质较砂砾料相比更接近渠基土,故砂砾料对冻深的影响较大;单一从换填后2种换填材料对渠基土冻结厚度方面考虑,换填粉细沙后渠基土冻结厚度要小于砂砾料,削减冻胀量效果好于砂砾料.但由于砂砾料对冻胀量的削减效果好于粉细沙,故2种换填材料对渠基土冻结厚度影响较冻胀量削减对降低渠道冻胀破坏的作用较小.针对渠基土进行换填研究,给出不同换填情况下对渠道冻胀的影响情况,各工程可根据灌区渠基土冻胀特点与实际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换填方案.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的本质目标是推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生态学的等级和尺度理论融合其中.乡村生态学学科由此应运而生,与城市生态学构成生态学空间互补、内容交叉的生态学图谱.乡村生态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为一种跨学科模式下的交叉学科研究,涉及农业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其目标在于研究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索农民、农村和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乡村生态学从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乡村生态系统特别是城乡交界面景观的物质、能量、信息、价值和人力资源流,揭示乡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
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对小农户富裕及生态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针对性不足制约了相关实践的开展.本研究立足于小农户主体意愿,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就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进行深入分析.相对现有研究,本研究在概念、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进行了拓展,可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相关政策设计提供参考和支持.研究表明,小农户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衔接存在偏好.1)小农户更愿意通过“小农户+龙头企业”路径及“小农户+
本文追溯了马世骏先生倡导的生态农业理念的提出及其产生背景, 对中国生态农业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认为生态农业理念被广泛接受, 并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 生态农业技术经济体系建立、生态经济效益不断上升; 生态农业对实现碳中和的作用逐渐凸显。同时, 本文也指出了目前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生态农业的工程化、体系化程度仍不够高; 生态农业与碳市场衔接度不高; 市场上的生态农产品尚需消费者的更多认可; 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充分的政策支持; 生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程度依然偏低。展望未来的生态农业建设, 作者认为:
诊断与修复国土空间关键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站在“整体视角、系统治理、全域修复”的角度识别关键区域, 并加以保护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选择典型生态型贫困区域太行山区唐县为研究区, 综合生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确定生态质量, 进而确定生态源地, 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生态阻力面, 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及识别待修复关键区域, 并提出生态夹点区域优先保护、生态障碍点区域优先修复、生态断裂点区域加强维护、低生态质量区域提高生境质量防止破坏程度持续加深的修复建议。研究表明: 1) 2000年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明甘薯基因组中MAPK基因结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鉴定出了18个二倍体甘薯(Ipomoea trifida)MAPK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基因位置、基因结构、所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和蛋白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甘薯18个MAPK基因不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所编码的氨基酸数量为365~629,均为亲水蛋白,并且大部分属于酸性蛋白和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仅有ItfMAPK
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香菇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选用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以及不同干燥温度(50、60、70℃)对新鲜去茎香菇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了香菇的干燥特性、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微观结构、营养物质、挥发性成分和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干燥工艺为MIRD70℃时香菇干燥时间最短,为532min,水分比和干基含水率都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干燥工艺为MIRD50℃时香菇硬度相对较小,为13237.08g.干燥工艺为HAD50℃时体积收缩率相对较小,为73.77%.干燥工艺为HAD50℃时复水比相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是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重要病害,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种传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是西瓜噬酸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毒力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hpa(hrp-associated)基因是植物病原细菌Ⅲ型分泌系统hrp基因簇的重要组成部分,T3SS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通常需要hp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介导,
研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花芽分化过程中内部解剖结构与外部形态变化的规律,花器官发育特征,并探究花粉的萌发特性,为蒙古栎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蒙古栎芽形态发育,明确花芽分化时期及各时期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离体萌发试验,观测蒙古栎的花粉结构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蒙古栎的芽为混合芽,新芽在5月下旬开始孕育,7月初芽的纵径和横径接近,平均为1.0mm;到10月下旬蒙古栎进入休眠期前,顶芽的纵径发育至
抗生素在人类医学和动物养殖业中广泛应用,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潜在隐患,为实现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修复氯霉素污染水体,使用ZnCl2对水稻秸秆进行改性并制备生物炭以提高对氯霉素的吸附性能.借助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仪(FT-IR)等技术手段对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给予表征,并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初始溶液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的条件下生物炭对氯霉素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吸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和扩散模型进
为了解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状况,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准确灵敏的确定沙门氏菌耐药表型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生产中的实时检测监控及用药指导的需求.所开发的检测方法基于竞争性互补介导核酸恒温扩增(competitive annealing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CAMP)与微流控芯片于一体的检测技术,分别以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这些基因的保守区域片段为靶序列,应用CAMP引物设计推荐规则,设计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