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和《老子》的义利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中曾记载:“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邾文公为了迁都而占卜,在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中选择国家大义,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关于义利之辩的最早记载,也是个人利益与百姓大义之间的一次斗争。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义”与“利”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突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剧烈,文化和思想也不断碰撞。由于社会变革导致现实中的种种矛盾亟待解决,诸子百家都在思考着“义”与“利”的取舍问题,同时也分别有着不同的见解。而由于诸子百家思想内核与价值追求的不同,他们对“义”与“利”的阐释总是既存在一些差异,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作为儒道两家的代表,孔子和老子的义利观都并非简单地支持“义”或“利”,而是在多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通过《论语》和《老子》中对“义”与“利”的阐述便可以窥见其中的一些异同。
  一、义的理念
  《论语》中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可见孔子认为的“义”是人的根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准则,通过“义”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言论是否正确。同时,孔子还主张把“义”放在第一位,提出“君子义以为上”。也就是说,他强调“义”是首要的,即义要高于利,在追求“利”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义”的原则。此外,孔子不仅确立了“义”的理念,还制定了如何行“义”的标准,那就是将“礼”的概念与其相联系,使“礼”成为“义”更具有实践性的制度化的行为规范。这样,“礼”与“义”便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规范最为重要的准则。可以说,孔子所秉持的“义”是更加接近于封建传统思想下的礼义,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约束,其外在也有着明确的标准,易于人们效仿和执行。
  《老子》中对于“义”的阐述则完全不同于《论语》。《老子》中很明确地表达了对儒家所谓“仁义”的不屑一顾,提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看起来是要摒弃“仁义”道德,但实际上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义”。《老子》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并非简单地认为“德”“仁”“义”“礼”不能存在,而是认为无为的“德”“仁”“义”“礼”才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老子对这些概念作出了与儒家不同的解读,他主张抛弃的是儒家提倡的表现在外部的礼义,最终达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境界。因此,老子所认为的“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仁义,他将传统意义上的仁义划分为“下德”,而他认为人们真正要追求的应该是虽“不德”却“有德”的“上德”。他认为儒家提倡的那种表现为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义并不能真正约束人们追求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反而会培育和刺激人们的欲望与需求。因此,若要真正地减少或者消除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就应该从根本上消除所谓的“仁”“义”等概念。所以说,老子才主张“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但老子消除仁义最终要到达的并非虚无,而是“无为”却“有为”的结果。因此,他真正主张的“义”应当是“道”本身,是自然而然,无为而为之,这与儒家的仁义完全不同,却并不能说是抛弃了“义”。
  二、利的追求
  《论语》中在提到“义”和“利”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义以为上”,将“义”明确地置于道德追求的第一位。《论语》还指出了“放于利而行,多怨”,认为对利益的追求会招致怨恨,这似乎说明了孔子对于逐“利”行为的反对,但实际上,孔子还提出了“见利思义”。也就是说,孔子并没有否定人追求利益的本能,“利”与“义”也并非简单的對立关系,而是在“利”与“义”有冲突的时候,不能够不择手段地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君子应该以“义”为上,将“义”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追求利益的手段。因此,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利”,他所真正反对的是见利忘义的行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孔子指出追求富贵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欲望,但是作为君子,当物质利益的取得建立在“不义”或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基础上时,君子所做出的选择应该是将利益当作“浮云”以及“不处”,十分明确地主张了不能盲目地追求利的观点。总的来说,孔子在谈论对“利”的追求时,其重点在于追求“利”的程度和手段,对“利”的追求绝不可以超过对“义”的追求,君子要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得适当的利益。
  老子的义利观看似是义利两弃的,但是,实际上,与老子所认为的“义”应当是大致相对应的,老子认为值得追求的“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利益。在《老子》中,“利”可以分为公利和私利两种。其中,老子对追求百姓的公利是持肯定态度的。《老子》中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圣人所追求的“利”便是百姓的“利”,也正是老子认为统治阶级应该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公利的途径则需要统治者不与民争私利,不过多地干扰民生,不再提倡所谓仁义,以“无为”寡欲的态度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因此,老子赞同的“利”应是圣人所追求的百姓的“利”,而实现利益的方式则也是通过“义”,也就是道,这一追求利益的方式与孔子的义利观是相似的。此外,老子也对人们如何满足私利做出了阐释,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也就是在简朴的物质生活中做到知足常乐,通过限制物质需求的方式得到精神的满足,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消极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老子与儒家“富而好礼”的积极入世态度截然相反。
  三、学说核心
  孔子的义利思想首先是儒家“仁”思想的延伸,孔子提倡爱人,尊重他人的权益,但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会有损害他人利益的可能,因此,他的义利观主张“见利思义”,将义放在首位,君子应立志“求仁”,为义而献身,只可追求在不损害“义”的基础上的利益,通过对自己道德的修炼,行为的约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可以说是儒家仁爱他人观念的一个体现。此外,孔子用“义”和“礼”来划分君子与小人,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以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朱熹将“义”解释为“天理之所宜”,将“利”解释为“人情之所欲”,也就是说,君子在看待事情时首先应该着眼于是否符合“义”的标准,小人做事时则唯利是图,以对自己有利作为做事的准则。同时,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修养,便能够成为一名“君子”,而一个人若是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被私欲所控制,则就会成为一个“小人”。可以说,孔子不仅以“义”和“利”作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也通过这种义利观为普通人提供了成为君子的途径。而由于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契合性,《论语》的礼义观中十分强调仁义礼制的规范和等级差异的存在,他对“礼”“义”和“利”高度重视,认为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统一,这是由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礼制的目的决定的。孔子将“义”与“利”融入统治制度中,从为政的角度阐发“义”与“利”,主张统治者要引导民众以“义”为准则,合理地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达到追求与发展国之大利的目的。
  老子的义利思想则受到他“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与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学说认为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而老子虽然将“利”作出了公利与私利的区分,但他并不要求统治者积极地带领民众取得利益,也不强调社会阶级差别与其对应的利益,也没有儒家所谓的“君子”与“小人”之别。他否认儒家所提出的仁义礼制这种社会道德准则,也否认其对“利”的规范作用,认为提倡仁义会导致人们的欲望增多,之后便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他提出了诸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样的观点,反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虽然不抛弃“利”的概念,却反对百姓一切实质上的逐利行为,可以说是“无为”思想核心对其义利观深层次的渗透。同时对于上层之“利”,老子提倡的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可以看到“无为”的观念对他的礼义观的深刻影响。
  四、结语
  《论语》和《老子》分别作为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其中的义利观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以后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其中,由于儒家思想处于统治地位,《论语》中的义利观更是在后世被不断地继承发展。董仲舒提出了“正义不谋利”,程颢、程颐提出了“存义去利”,李觏的“义利并举”等,都是义利观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因此,了解先秦诸子的义利观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重要的一环。
其他文献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歌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陶渊明审美思想不可忽视的资料。而陶渊明的美学思想通过诗歌中的环境描写表现出来,其中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与鲜明的文化符号,并且能够与后世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更为新颖的文学作品,成为传承不朽的隐逸思想的起源。因此,对陶渊明诗歌中的空间环境描写进行探索与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农耕文明下的典型空间之美  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
期刊
诗话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批评形式,在宋代普遍流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宋代诗话的开山之作,对诗话的兴起有重要影响作用;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其《后山诗话》中对于杜甫及其作品的论述是江西诗派“尊杜”“学杜”的典型代表;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诗话,在宋代诗话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部诗话中均含有对杜甫或杜诗的论述条目,本文将其杜甫论述进行比较,从理论的角度探
期刊
★疯狂的鹿  疯狂的鹿把清晨带到了这里  奔跑着  盖过浓浓的秦岭  上天知道  云不问 雨不问 风自清  就比如  奉献是苦楚 贪婪是本性  世界在重启 伴侣在轮换  便不然  不想如果  不画风景  不述我  浓缩起所有的意象  成藏青色的行囊  眼泪代替了所有情感  如同大雪白了空城  清风明月本不相融  只是我眼睛太蒙胧  愿为月下臣  等着我的白鹿  披着浓稠的蓝色  苦苦地寻找  黄皮
期刊
对于我国的文学作品来说,语言运用艺术至关重要,这也是一部作品能够成为文学著作的关键原因,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语言描绘可以说生动形象,利用语言就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营造出紧张的情节氛围。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绝对是历史上最重要的语言艺术家,文章中的细节描绘到位,包括人物个性化的形象,他用最精彩的语言艺术描绘出楚汉战争,直到现在仍然可以打动读者,同时展现出浓厚的语言艺
期刊
自杜甫被尊为诗圣后,其笔下许多意象成为历代文人模仿的对象。自唐到明,“草堂”逐渐与杜甫的诗文成就、个人品格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杜甫精神的建筑载体。本文旨在从明代切入,审视明人诗歌中“草堂”这一经典意象符号的继承与层累。  一、“草堂”形象的变迁  唐宋时期,草堂形象的变迁与杜甫的地位相联系,其形象大致包含对其文学成就和品格精神的肯定,前者在唐代就已经蔚为大观,而后者发展成为一种浩大的声势要追溯到宋
期刊
罗兰?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主张一种摆脱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等一切束缚,让叙事避开价值取向、功利色彩和审美评判,回归中性、透明的写作观.平民作家姜淑梅的创作无意中
期刊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白居易《自题写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且死后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大多数的诗歌通俗易懂,刻画了较为真实的生活,是杜甫之后唐代偉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当时、后世以及日本的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白
期刊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以博学誉名。不管是他的创作、诗歌批评,还是考据,成就均不菲。《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目前学界研究杨慎多在探究其尊崇六朝之论,并将其置于明正德嘉靖时期的复古文学思潮背景下,与前七子一味推举盛唐、尊杜甫的文学主张相比较,从而将杨慎的文学理论个性化。本文只关注杨慎诗歌批评本身,从他的诗论中去发掘其深刻的辨体意识。  辨体
期刊
自20世纪初以来,关于曹操的研究不断增多,并且逐渐从开始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关于曹操政治思想和评价上,发展到关于曹操与建安文学的关系的研究、曹操诗歌研究和曹操散文研究的角度上。可以看出,研究曹操的领域在不断地拓宽,研究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对于曹操文学上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解析思想及诗歌风格方面,而其诗歌论著多散见于硕博士论文与各级刊物之中。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曹操诗歌的综合性研究,二是对曹
期刊
《双城记》创作于1859年,是狄更斯的晚期作品。从狄氏创作的系列作品看,带有明显的“晚期风格”特征(参看萨义德《晚期风格》一书《前言》的具体论述)。与早期、中期的创作相比,这部作品更多地浸透了作者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批判精神,而且从对立面视角更为清醒、明确地阐述了法国社会现状,同时比较了英国社会营建的环境给芸芸众生造成的影响,以及当时的社会所塑造出来的各类人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创作风格解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