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村镇愚民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f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我们今天就着重分析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自怨自艾——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中影响深远的女性人物形象之一,是封建制度下社会底层妇女悲剧命运的缩影。《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另一类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代表。在他的这篇小说中,着力揭露的是阴暗愚昧的社会环境摧毁善良勤劳的国民这一特点。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指出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是封建礼教、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祥林嫂代表勤劳、朴实、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共同形象,她所遭受的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也是当时女性所普遍的承受的。
  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代表着当时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为了使自己从不幸中解脱出来,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祥林嫂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血和泪的控诉。虽然这种对于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很微弱,但却顽强,使当时茫茫黑幕笼罩下的社会闪耀出的一丝火花,使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女性……在不远的将来,更要看见辉煌的曙色”。正如鲁迅提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
  二、陨落童年——闰土
  鲁迅的作品中不止有妇女,还有儿童人物形象,比如闰土。闰土是作者童年的玩伴,有生活原型,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鸦片战争结束,中国社会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内忧外患,民众愚昧,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这个时候的民众仍然没有觉醒,于是鲁迅先生借描写闰土这个人物形象三十年内的巨大改变告诫民众要寻找新出路。
  在《故乡》中,闰土以一个活泼机灵,无拘无束的勇敢少年形象出场,可是经过三十年的生活重压,“他头上是一顶破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著”,“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变得呆滞麻木,早已失去了少年时的那些活泼与欢乐。多子、饥荒、苛税、官、兵、匪、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他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更使他的精神萎靡不振。面对一个多年不见的童年伙伴,生疏且刺耳的一声“老爷”叫得他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虽质朴勤劳但却停留在一条封建统治者规定的界线上,恪守着统治者制造的许多“法规”、“等级”。这也使得鲁迅失去了一个儿时挚友。
  三、精神胜利——阿Q
  说到精神胜利法,人们就会想到那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的阿Q。鲁迅先生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描写的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后受压迫、落后、不觉悟农民的缩影。《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阿Q是鲁迅小说中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是一个独特人物形象。在他的其他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具有阿Q这样的完整性。鲁迅先生描写阿Q的一生,隐射出当时社会一种国民性弱点——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和病态心理。阿Q的故事是个悲剧,结局艺术效果是以沉重的心情,用讽刺的手法写出,但这个悲剧不会使人落泪,而是让人哭笑不得,从而引人深思。人物可悲的命运结果,却用一种幽默的效果表现出来,足见作者的高明之处。
  四、腐化命运——七斤
  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七斤也是一个平凡、朴实的人,他“没有读过书”,因为每天帮人撑船进城,所以比村里人知道些时事,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人物,甚至于“村人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风波》中的七斤,没有阿Q那样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相比之下七斤显得较为单纯,但他听天由命依然是个愚昧麻木的人。鲁迅通过对屈从命运者七斤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重大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但他们精神上愚昧麻木,没有为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小说中指出中国的光明前途要靠劳动人民的觉悟和反抗;而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也值得人们深入挖掘,革命的失败关键是脱离了群众。
  总而言之,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形态。人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需要的是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当时中国社会中,政府给予的是压迫和剥削,人们彼此间更是侮辱和歧视、淡漠和冷酷。鲁迅的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等级思想是怎样窒息人的心灵、荼毒人的肉体。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冷酷和虚伪,愚昧和麻木,沉滞和落后。小说中的愚民形象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关系,真正做到了以点盖面,将人物与环境糅合统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由于社会思想落后,社会群众愚昧麻木,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等因素造成辛亥革命在夺取政权之后陷入了悲剧的失败。
  (责任编校:蓉莞)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因此,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积极投身改革与实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
如今的父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小小的孩童便被带到了各式各样的“早教班”,接受教育.孩子承载着父母对未来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想法无可
期刊
读与写作为语文学习的两个阶段,一者为积累,一者为运用,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读与写的结合训练,在阅读中积累的同时,重视对知识的转化,从而运用
一、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  全世界语言分为七大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于5世纪中叶,有1500多年的历史。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6000多年的历史。英语的形合性和汉语的意合性。英语注重形合性。英语是字母文字,它通过大量的词形变化(名词单复数形式、动词有时态、语态形式)来表达不同意义;句法结构运用逻辑语法连接词语,更注重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主语+谓语+其他成分”的句式结构体现了英民族善于分析的逻辑
师生互动,顾名思义,是指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合作交流、互动教学的一种形式,它侧重于学生自己的体验和领悟,把老师教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无疑既调动了
[摘 要]“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美。巧妙的课堂提问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利于揭示学生的实际情况,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课堂变得更有效。  [关键词]预设巧问,深度追问,反思自问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而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提问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潮流与趋势.随之而来,中国高等院校的网页英文版学校概况介绍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外的高校、社会团体、留学生所共同关注的
《吃碗茶》(Eat a Bowl of Tea)是以华裔美国人为背景的第一部华裔美国小说。因为它描述了二战间纽约唐人街的“单身汉社会”(bachelor society),使它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
师生关系联系着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沟通着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更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能力和
教材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更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以及教学宗旨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现实的中介. 无论是对稳定教学秩序,还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