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姑娘的脚步虽然已经迈入四月下旬,洛阳的牡丹依然在灿然怒放,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黄的像金……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真可谓“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之人皆若狂”。
数百万中外游客云集洛阳,让这座“千年帝都”更显繁华。而位于该市瀍河区启明北路和310国道交叉处的洛阳通河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简称通河园区)的热闹景象却也不输于市区。前来交易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堆得小山样的冬瓜在明媚的阳光下泛着白光,青翠碧绿的黄瓜使人垂涎欲滴,玛瑙般的西红柿玲珑剔透……
园区总经理闫安徽对记者说,通河园区是南菜北调、东菜西输的重要集散地,到这里经营的客商来自山东、安徽、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湖北、海南、浙江、云南、上海等省(市、区)以及河南本省的郑州、焦作、三门峡、平顶山、南阳、济源、周口等城市。
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金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人,从1992年起就在洛阳经营蔬菜。他一开始在洛阳市西工蔬菜批发市场,1996年西工蔬菜批发市场被取缔后,转入中原蔬菜批发市场。2013年,中原蔬菜批发市场被取缔,他才来到通河园区发展。他经营的蔬菜有100多个品种,是洛阳市蔬菜品种最全、交易数量最大的批发商户之一,年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左右,日交易量最大时达到54万元。像郑金丁这样的大户在通河有10多家,分别来自河南的南阳、平顶山、洛阳市洛龙区的李楼乡以及安徽等处。郑金丁一年四季都有蔬菜经营,他在山东、云南、四川、海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都派人常年驻扎进行联系,以精、细、特菜和反季节蔬菜经营为主。除此之外,郑金丁还在通河园区经营一个干果调味品商行和一个冻品海鲜商行。他告诉记者说:“我从事蔬菜经营以来,从未做过坑害消费者的事。蔬菜关乎人们餐桌上的安全,作为一个商人,我们不仅要讲诚信,更要凭良心!”
金老三,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崔寨乡人。通河园区自开业以来,他就带着全家7口人来这里经营蔬菜。他有两辆卡车,每年经营蔬菜3000余吨。他的经营模式是从产地运过来直销,一般都从湖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等省份拉菜。
李前进,河南焦作孟州市城伯乡人,系城伯乡人吴寨村前进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社内有村民70余户,土地300多亩,用来种植苦瓜、黄瓜、西红柿、丝瓜等无公害大棚蔬菜。他每天都要向通河园区运送蔬菜300多箱,16000斤左右,价值2万多元。合作社的村民每户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他对记者说:“通河市场环境非常好,没有人乱收费,没有人故意刁难,更没有人克扣我们的钱财!”
在通河园区,李前进只是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商户比比皆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近千名附近的村民在通河发了蔬菜财。
张开臣,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人,专门在通河市场做土豆与洋葱生意,每年营业额达7000万元。
李长运,今年38岁,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塘乡李大寨村人。他于20年前来洛阳做蔬菜批发生意,先后在洛阳的中原菜市场、李楼菜市场经营大蒜与生姜,通河园区开业时他带领4个孩子和老婆过来了。李长运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平均每天卖出大蒜3吨,交易额1.2万元;生姜5吨,交易额3万元。目前,他不但买了汽车,还在洛阳市买了两套房子。在通河市场,像李长运这样的安徽临泉县老板还有20多个。
河南省汝州市民王玉现在通河园区开业初期就来了,他以经营杂菜为主。4月21日下午,记者在通河园区采访时,王玉现的5000斤蔬菜已经卖了大半,车上只剩下大葱、蒜苗和香菜和菠菜四个品种。当天上午因为下雨,菜价遛了下来,头天还是1.8元一斤的大葱,当天成了1.5元一斤,头天还是1.2元一斤的蒜苗,当天成了1元一斤。他说,菠菜在几天前还是1.3元一斤,当天成了0.5元一斤。
记者在通河园区西头采访,发现一位50多岁的安姓大姐买了一三轮车的蔬菜准备离去。记者上前询问她,这些是批发回去卖的还是自己用的。她笑着说,她是洛阳市东花坛君河湾建筑工地的厨师,每天都要来这里购买200多斤蔬菜回去做菜使用。记者问:“工地附近还有没有蔬菜批发市场?”她说:“有是有,但我不愿意到那些地方去买。因为通河园区的蔬菜品种多,价格便宜,绿色环保,买了放心!”
位于通河市场A区11排1号的洛阳信誉杂粮大米批发中心也是个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老板叫丁建立,是洛阳本地人。该中心成立于20年前,虽然其先后在洛阳的东花坛和中原蔬菜批发市场经营多年,但其经营的杂粮品种也只有6个。自从该中心搬到通河后,生意如朝阳东升,红红火火,杂粮以及大米的品种猛增到100多个,仅豆类就有30多个品种,日交易额由原来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10多万元。
洛阳大张盛德美、丹尼斯、西城量贩等连锁超市,每天都要从通河市场批发蔬菜10多万斤,以供应洛阳市民。
洛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冷藏体系和销售网络以及便捷的配送服务,全市农副产品经营一直受到制约。通河物流园区由此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中原首席、豫西北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保障优化生产供应,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其主管单位是洛阳通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5月10日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董事长刘长河先生是洛阳有名的实力派企业家,市人大代表。通河物流园区是洛阳市人民政府为整合农副产品市场而批准引进的大型农批项目,占地556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米,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2011年列入河南省农副产品战列储备重点工程,同年列为洛阳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其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有三层商铺1800套,24座交易大棚,10万平方米配套仓库,4万吨冷库。与其配套的设施有电子商务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监控中心、商住酒店、综合办公楼等。通河园区是一个集市场、水果、水产、冻品、粮油、副食、调味、干货等“八大业态”,和市场交易、冷冻仓储、物流配送、食品加工、检验检疫、电子结算、远程商务、物业服务等“八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一站式、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通河园区远离工业集聚地和城市密集圈,紧临二广高速及310国道,距洛阳邙山飞机场不足十分钟路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通河园区项目预计分为三期完成。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主要基础设施有三层商铺420套,交易大棚20座,服务区商铺39间,配套仓库3万平方米,恒温冷库5000平方米,小型冷库75个,道路硬化4.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的电子商务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监控中心、综合办公楼等,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体系。该市场的三期工程已经于2014年3月动工,预计在2015年12月竣工。
刘长河先生告诉记者,通河园区自2013年1月试营业以来,已经入驻商户1100余家,入住率为98%,日市场经营量为2000余吨,日均交易额为1500万元人民币,年吞吐量为150万吨。
通河公司于2013年成为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后,先后荣获全国农批市场行业“百强市场”、全国综合类农批市场“五十强市场”和“保障城乡供应全国优秀市场”称号;2014年被河南省授予“十强市场”、“文明诚信市场”称号;2013年春被洛阳市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又荣获洛阳市“文明诚信市场”称号;2013年12月被河南省列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批零对接”与“电子商务创新”项目试点单位;2014年3月当选为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通河公司为构筑豫西地区农产品安全稳定工业的“护城河”,借助“三个试点”的有利契机,投资5700万元完善市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批零对接(公益配送)和检验检测”战略。如今,该公司正式开通了“通河商务网站”和“400免费订购热线”,实现了资源共享,近远程配送,网上交易;完成了银行卡与通河会员卡联网结算系统对接。市场业务正在稳步向生产源头和零售终端同步延伸,先后与当地20家农产品生产合作社与基地建立了供销关系,在洛阳市区内建立了20家便民菜店,先期订购便民直通车30辆,有效平抑了市场物价,方便了社区市民消费。该公司在洛阳市农业局地指导下,成立了检验检测中心,对进出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实施监控,完善了货源追溯功能机制,有效地保障了豫西地区农产品的安全供应。提前进入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规模化运营之列,为实现年交易额120亿元、利税1亿元、企业利润3.5亿元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通河园区成立以来,坚持“让商户发财、求生存发展”的宗旨,以“服务洛阳、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以道德和责任做好农产品安全供应这个天大的事情;讲良心,守诚信,为百姓,承担了洛阳及周边地区7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交易量、交易额连续两年双居洛阳第一。市场内汇聚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产品,业务辐射整个豫西地区并进入到山西、陕西境内,是豫西北地区名符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
通河园区上线的蔬菜品种近2000个,服务家庭1200余户,服务企事业单位20个,服务部队3个、院校3个,供应餐饮企业16家,拥有三级批发商户21家,通河配送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通河物流有三个特点,一是更惠民:因为与种植基地、供销社签约直供,减少了流通环节及损耗、降低了成本——通河的产品以低于其他农贸市场和超市10%-15%的价格供应市民;二是便民:市民只要通过网络或者400免费电话订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会根据订购信息自动生成采购配送指令,通过集约化分时配送系统,将农产品及时配送到社区门店或客户指定地点;三是更安全:利用冷链运输技术、完善门店网络与配送体系,扩大农产品的新鲜周期,凭借园区对配送农产品的溯源管理全覆盖和二次检验检测,可做到质量追踪。
刘长河董事长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洛阳通河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全部建成后,不仅成为带动豫西北地区农产品大流通的超级绿色航母,而且在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养殖业与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可安置10万农民就业。届时,将会为服务洛阳百姓、繁荣洛阳经济、维护洛阳稳定、促进三农增收、解决农民就业等作出重要贡献!”
洛阳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满怀喜悦地对记者说:“通河园区是洛阳市民真正的菜篮子、米袋子,百姓们每天吃着从通河园区走出的蔬菜及米面油心里格外踏实!”他希望通河园区为全国前100强的农产品企业设立展示窗口,让通河园区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在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中国商报社社长范识宇、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李忠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王秋和等在洛阳市有关部门领导地陪同下参观了通河园区后,一个个禁不住啧啧称赞。他们说,通河这艘农产品物流航母从洛阳起航后,一定会只挂云帆乘风破浪地走向全国。
数百万中外游客云集洛阳,让这座“千年帝都”更显繁华。而位于该市瀍河区启明北路和310国道交叉处的洛阳通河农副产品物流园区(简称通河园区)的热闹景象却也不输于市区。前来交易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堆得小山样的冬瓜在明媚的阳光下泛着白光,青翠碧绿的黄瓜使人垂涎欲滴,玛瑙般的西红柿玲珑剔透……
园区总经理闫安徽对记者说,通河园区是南菜北调、东菜西输的重要集散地,到这里经营的客商来自山东、安徽、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甘肃、湖北、海南、浙江、云南、上海等省(市、区)以及河南本省的郑州、焦作、三门峡、平顶山、南阳、济源、周口等城市。
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金丁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人,从1992年起就在洛阳经营蔬菜。他一开始在洛阳市西工蔬菜批发市场,1996年西工蔬菜批发市场被取缔后,转入中原蔬菜批发市场。2013年,中原蔬菜批发市场被取缔,他才来到通河园区发展。他经营的蔬菜有100多个品种,是洛阳市蔬菜品种最全、交易数量最大的批发商户之一,年交易额达到3000万元左右,日交易量最大时达到54万元。像郑金丁这样的大户在通河有10多家,分别来自河南的南阳、平顶山、洛阳市洛龙区的李楼乡以及安徽等处。郑金丁一年四季都有蔬菜经营,他在山东、云南、四川、海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都派人常年驻扎进行联系,以精、细、特菜和反季节蔬菜经营为主。除此之外,郑金丁还在通河园区经营一个干果调味品商行和一个冻品海鲜商行。他告诉记者说:“我从事蔬菜经营以来,从未做过坑害消费者的事。蔬菜关乎人们餐桌上的安全,作为一个商人,我们不仅要讲诚信,更要凭良心!”
金老三,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崔寨乡人。通河园区自开业以来,他就带着全家7口人来这里经营蔬菜。他有两辆卡车,每年经营蔬菜3000余吨。他的经营模式是从产地运过来直销,一般都从湖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等省份拉菜。
李前进,河南焦作孟州市城伯乡人,系城伯乡人吴寨村前进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社内有村民70余户,土地300多亩,用来种植苦瓜、黄瓜、西红柿、丝瓜等无公害大棚蔬菜。他每天都要向通河园区运送蔬菜300多箱,16000斤左右,价值2万多元。合作社的村民每户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他对记者说:“通河市场环境非常好,没有人乱收费,没有人故意刁难,更没有人克扣我们的钱财!”
在通河园区,李前进只是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商户比比皆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近千名附近的村民在通河发了蔬菜财。
张开臣,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人,专门在通河市场做土豆与洋葱生意,每年营业额达7000万元。
李长运,今年38岁,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塘乡李大寨村人。他于20年前来洛阳做蔬菜批发生意,先后在洛阳的中原菜市场、李楼菜市场经营大蒜与生姜,通河园区开业时他带领4个孩子和老婆过来了。李长运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平均每天卖出大蒜3吨,交易额1.2万元;生姜5吨,交易额3万元。目前,他不但买了汽车,还在洛阳市买了两套房子。在通河市场,像李长运这样的安徽临泉县老板还有20多个。
河南省汝州市民王玉现在通河园区开业初期就来了,他以经营杂菜为主。4月21日下午,记者在通河园区采访时,王玉现的5000斤蔬菜已经卖了大半,车上只剩下大葱、蒜苗和香菜和菠菜四个品种。当天上午因为下雨,菜价遛了下来,头天还是1.8元一斤的大葱,当天成了1.5元一斤,头天还是1.2元一斤的蒜苗,当天成了1元一斤。他说,菠菜在几天前还是1.3元一斤,当天成了0.5元一斤。
记者在通河园区西头采访,发现一位50多岁的安姓大姐买了一三轮车的蔬菜准备离去。记者上前询问她,这些是批发回去卖的还是自己用的。她笑着说,她是洛阳市东花坛君河湾建筑工地的厨师,每天都要来这里购买200多斤蔬菜回去做菜使用。记者问:“工地附近还有没有蔬菜批发市场?”她说:“有是有,但我不愿意到那些地方去买。因为通河园区的蔬菜品种多,价格便宜,绿色环保,买了放心!”
位于通河市场A区11排1号的洛阳信誉杂粮大米批发中心也是个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老板叫丁建立,是洛阳本地人。该中心成立于20年前,虽然其先后在洛阳的东花坛和中原蔬菜批发市场经营多年,但其经营的杂粮品种也只有6个。自从该中心搬到通河后,生意如朝阳东升,红红火火,杂粮以及大米的品种猛增到100多个,仅豆类就有30多个品种,日交易额由原来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10多万元。
洛阳大张盛德美、丹尼斯、西城量贩等连锁超市,每天都要从通河市场批发蔬菜10多万斤,以供应洛阳市民。
洛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冷藏体系和销售网络以及便捷的配送服务,全市农副产品经营一直受到制约。通河物流园区由此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中原首席、豫西北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保障优化生产供应,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其主管单位是洛阳通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5月10日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董事长刘长河先生是洛阳有名的实力派企业家,市人大代表。通河物流园区是洛阳市人民政府为整合农副产品市场而批准引进的大型农批项目,占地556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米,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2011年列入河南省农副产品战列储备重点工程,同年列为洛阳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其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有三层商铺1800套,24座交易大棚,10万平方米配套仓库,4万吨冷库。与其配套的设施有电子商务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监控中心、商住酒店、综合办公楼等。通河园区是一个集市场、水果、水产、冻品、粮油、副食、调味、干货等“八大业态”,和市场交易、冷冻仓储、物流配送、食品加工、检验检疫、电子结算、远程商务、物业服务等“八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一站式、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通河园区远离工业集聚地和城市密集圈,紧临二广高速及310国道,距洛阳邙山飞机场不足十分钟路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通河园区项目预计分为三期完成。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主要基础设施有三层商铺420套,交易大棚20座,服务区商铺39间,配套仓库3万平方米,恒温冷库5000平方米,小型冷库75个,道路硬化4.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的电子商务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监控中心、综合办公楼等,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体系。该市场的三期工程已经于2014年3月动工,预计在2015年12月竣工。
刘长河先生告诉记者,通河园区自2013年1月试营业以来,已经入驻商户1100余家,入住率为98%,日市场经营量为2000余吨,日均交易额为1500万元人民币,年吞吐量为150万吨。
通河公司于2013年成为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后,先后荣获全国农批市场行业“百强市场”、全国综合类农批市场“五十强市场”和“保障城乡供应全国优秀市场”称号;2014年被河南省授予“十强市场”、“文明诚信市场”称号;2013年春被洛阳市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又荣获洛阳市“文明诚信市场”称号;2013年12月被河南省列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批零对接”与“电子商务创新”项目试点单位;2014年3月当选为洛阳市农副产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通河公司为构筑豫西地区农产品安全稳定工业的“护城河”,借助“三个试点”的有利契机,投资5700万元完善市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批零对接(公益配送)和检验检测”战略。如今,该公司正式开通了“通河商务网站”和“400免费订购热线”,实现了资源共享,近远程配送,网上交易;完成了银行卡与通河会员卡联网结算系统对接。市场业务正在稳步向生产源头和零售终端同步延伸,先后与当地20家农产品生产合作社与基地建立了供销关系,在洛阳市区内建立了20家便民菜店,先期订购便民直通车30辆,有效平抑了市场物价,方便了社区市民消费。该公司在洛阳市农业局地指导下,成立了检验检测中心,对进出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实施监控,完善了货源追溯功能机制,有效地保障了豫西地区农产品的安全供应。提前进入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规模化运营之列,为实现年交易额120亿元、利税1亿元、企业利润3.5亿元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通河园区成立以来,坚持“让商户发财、求生存发展”的宗旨,以“服务洛阳、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以道德和责任做好农产品安全供应这个天大的事情;讲良心,守诚信,为百姓,承担了洛阳及周边地区7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交易量、交易额连续两年双居洛阳第一。市场内汇聚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产品,业务辐射整个豫西地区并进入到山西、陕西境内,是豫西北地区名符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
通河园区上线的蔬菜品种近2000个,服务家庭1200余户,服务企事业单位20个,服务部队3个、院校3个,供应餐饮企业16家,拥有三级批发商户21家,通河配送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通河物流有三个特点,一是更惠民:因为与种植基地、供销社签约直供,减少了流通环节及损耗、降低了成本——通河的产品以低于其他农贸市场和超市10%-15%的价格供应市民;二是便民:市民只要通过网络或者400免费电话订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会根据订购信息自动生成采购配送指令,通过集约化分时配送系统,将农产品及时配送到社区门店或客户指定地点;三是更安全:利用冷链运输技术、完善门店网络与配送体系,扩大农产品的新鲜周期,凭借园区对配送农产品的溯源管理全覆盖和二次检验检测,可做到质量追踪。
刘长河董事长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洛阳通河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全部建成后,不仅成为带动豫西北地区农产品大流通的超级绿色航母,而且在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养殖业与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可安置10万农民就业。届时,将会为服务洛阳百姓、繁荣洛阳经济、维护洛阳稳定、促进三农增收、解决农民就业等作出重要贡献!”
洛阳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满怀喜悦地对记者说:“通河园区是洛阳市民真正的菜篮子、米袋子,百姓们每天吃着从通河园区走出的蔬菜及米面油心里格外踏实!”他希望通河园区为全国前100强的农产品企业设立展示窗口,让通河园区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在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中国商报社社长范识宇、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李忠春、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王秋和等在洛阳市有关部门领导地陪同下参观了通河园区后,一个个禁不住啧啧称赞。他们说,通河这艘农产品物流航母从洛阳起航后,一定会只挂云帆乘风破浪地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