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生活就是习作不竭的源泉。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应该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习作指向生活,让生活服务于习作。
  【关键词】生活即习作 丰富课余生活 组织实践活动 注重情感体验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7-02
  我们的习作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表达真情实感。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让习作生活化。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利于写作的机会,鼓励学生亲近自然,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指导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做到“生活无处不习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语文习作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感受。”的确,生活如同源泉,文章似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指导学生搜集生活的习作素材,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的指导。
  我觉得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头大的原因,首先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素材、怕写作文。俗话说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们如今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像井底之蛙,没有生活体验,作文怎么能言之有物?其次,教师的指导不到位,不得法。有些时候教师在习作教学前事先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课堂指导习作时也只让学生读读单元表达中的要求,自己讲解几分钟就让学生写,学生又怎么能言之有序?
  课堂四十分钟的习作,其实是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反映,和作家写文章是同样道理,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生活就是习作不竭的源泉。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应该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习作指向生活,让生活服务于习作。
  一、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挖掘习作素材。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多为学生有话可写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的习作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表达真情实感。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让习作生活化。然而,我们在实际习作过程中,往往偏重以书本素材为主体的应试训练,忽视了生活实践,这使得不少同学的作文显得枯燥乏味。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们老师也要做个不怕麻烦的有心人,善于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进行生活体验的机会,只有让孩子们真真正正的去参与、去感受,他们才会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积累到习作的素材,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才能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因为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进行的写作,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巧妙地捕捉生活瞬间。
  除了刻意的为学生的习作创造素材外,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是学生写作的好内容,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善于去发现、去搜集,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最有意义、最为美丽的往往定格在一刹那,瞬间往往可以创造出最有价值的灵感,可以成就一段永恒。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利于写作的机会,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多练笔。习作教学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进行,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美丽的大自然,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让学生赏心悦目,陶冶性情。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指导孩子们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做到“生活无处不习作”。
  3.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
  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学生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将习作教学与小实验进行整合,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为习作积累素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因为观察既是思维想象的基础,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比如:制作彩蜡、观察胖大海、制作大风车还有会游泳的鸡蛋等,这些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小实验,为习作练笔提供了“源头”,慢慢的使学生形成了敏锐的观察力,缩短说和写的距离,逐步达到“我要写、我能写、我会写”的境界。
  习作的资源,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灵性的耳朵和一颗善感的心灵认真观察生活,就能为我们的习作滋润新的色彩。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滋润习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落实教师指导方法,习作水到渠成。
  1.以课文为载体,学习写作方法。
  如学习《荔枝图序》后,让学生根据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地去观察一种水果,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地描写(学习写作顺序);如学习《四时情趣》后,让学生抓中心句,以总分的方式仿写《家乡的四季》(学习构段方式);如学习《跌倒》后,让学生学习作者象征的手法进行仿写(学习写作手法)。
  2.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自然表达。
  我们的生活习作不仅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而是有目的、分阶段、有序地去观察、积累、最终形成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如在《小动物》习作教学之前,我事先在班级里饲养了一只小兔子,先让孩子们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并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他们眼中小兔子的可爱模样。之后,再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与小兔子朝夕相处时光,逐渐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休息、活动等特征。学生在饲养照顾小兔子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小兔子跑出来啃鞋带、 为兔舍打扫卫生等)学生写出的文章真实、真切、真挚。在充分地观察、感知之后,我指导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先教给他们如何开头,如运用引用的方法开篇,很多谜语、童谣出现在了学生的习作中,这里也包括学生自编的一些有趣的谜语、童谣。再引导学生从日记中选择印象最深的片段进行串连(样子、习性、故事),整理出一篇具有真情实感,自然表达的文章。
  总之,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记载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采撷飘荡在心头的片片花絮,随时随地刻录下对生活、对人生的丝丝感悟,让生活真正成为习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作能力又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要意义,对如何改变现状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85-01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是小
【摘要】作文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进而感受生活然后书写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写作能力的训练,希望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写作能力 正确认识 学生课堂 文学素养 思维表达能力 作文修改 想象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生物系统普遍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因此若要对它们进行分析,传统的线性理论已经不再适用,必须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生物模型进行动态分析,从而导致数学的研究十分复
现代航天飞行器电子系统的设计已经向着高度综合化和以信息交换为中心的方向深层发展,通常要求系统在信号一级就实现数据综合,这样采集测量信号时大量的A/D变换就会使得需要处
论文选题和研究经费依托了导师在研的两个项目《绵阳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基于ARM和DSP技术的网络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安排的目标是基于ARM的经济型数
社团结构分析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社团探测是社团结构分析的基础。在现实网络中,大多数社团结构具有任意尺度和形状的特点,而密度聚类恰好具有聚类结果不受簇形
【摘要】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教师包揽课堂、唾沫飞溅一讲到底、而现在,花样百出,活动纷繁,学生应接不暇。然而教学效果怎样?甚微!如何驱除课堂的死气,改变表象的异常活跃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入研究理论并做了大量实践,针对此现状,阐述了对“动”的认识——“动”,是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是社会实践活动 是蕴含了心思(心灵思维)的脑力和体力(动口、动手)总和的活动以及让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动”——个
本课题来源于现代半导体封装工业——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是ASM-哈工大联合实验室的开发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器参数的自整定,为高速运动系统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使其性能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94-02  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语言  教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关键词】个性化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