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纷纷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入语文课堂和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质疑、求证、交流、体验,努力寻求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精神和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能力。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遵循了母语习得规律,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养成,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一、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激发和培养兴趣应从展示语文的美入手。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人类语言文字的瑰宝。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它的伟大神奇令世人惊叹。教师要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之内心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逐渐激发出来[3]。同时,教师再给予学生的语文实践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入语文学习,与文中的主角同悲同喜,同挣扎共命运,定能够达到“我”与语文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冲动。
(2)培养兴趣要让“情”贯穿语文课的始末。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小学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薄弱之处通常还是比较明确的,他们可以在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寻找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从而制订出符合自己成长需求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现代文阅读中关于人物描写这个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因而,当遇到人物描写相当出色的文章时,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和《孔乙己》对人物的描写都非常精彩,就可将这一点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而对于那些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总是理解不清的同学,就可以将课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学习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小学,采用的都是大规模班级、长方形教室、“秧田式”座位,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种种局限。因此必须尽量利用有限条件,尽力追求有限空间的使用效率。可采用了4人相邻固定分组的合作学习小组方式,这样只需要前后两排学生稍作变动即可,无需挪动桌椅。这样分组有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形式上也更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班容量比较大的现状,而且节约时间、易于组织,学生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很好地交流。
2、合作学习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是引导教师设计和开展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终归宿。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原因大多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关。
(2)选择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主要是围绕一定的内容来展开的,小学语文课堂合教学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是讨论或者探究的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同时注意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并且难度应该适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7]。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探究切口。
因为只有那些蕴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做出概括等。。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歌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还归’,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有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而假设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最原作的解读,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语文创新活动的乐趣。
2、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提出问题莫定基础的,提出问题又为主动探究明确了方向。主动探究是问题解决的开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施瓦布说:“探究学习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可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多么的重要[10]。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 学科教育,2009(2)
[2] 柯政. 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8(9)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养成,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
一、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激发和培养兴趣应从展示语文的美入手。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人类语言文字的瑰宝。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它的伟大神奇令世人惊叹。教师要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之内心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逐渐激发出来[3]。同时,教师再给予学生的语文实践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入语文学习,与文中的主角同悲同喜,同挣扎共命运,定能够达到“我”与语文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冲动。
(2)培养兴趣要让“情”贯穿语文课的始末。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小学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薄弱之处通常还是比较明确的,他们可以在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下,寻找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从而制订出符合自己成长需求的学习目标。比如,有的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现代文阅读中关于人物描写这个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因而,当遇到人物描写相当出色的文章时,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和《孔乙己》对人物的描写都非常精彩,就可将这一点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而对于那些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总是理解不清的同学,就可以将课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学习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小学,采用的都是大规模班级、长方形教室、“秧田式”座位,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种种局限。因此必须尽量利用有限条件,尽力追求有限空间的使用效率。可采用了4人相邻固定分组的合作学习小组方式,这样只需要前后两排学生稍作变动即可,无需挪动桌椅。这样分组有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形式上也更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班容量比较大的现状,而且节约时间、易于组织,学生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很好地交流。
2、合作学习过程。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是引导教师设计和开展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终归宿。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原因大多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关。
(2)选择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主要是围绕一定的内容来展开的,小学语文课堂合教学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是讨论或者探究的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同时注意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并且难度应该适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7]。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探究切口。
因为只有那些蕴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做出概括等。。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歌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还归’,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有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而假设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最原作的解读,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语文创新活动的乐趣。
2、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提出问题莫定基础的,提出问题又为主动探究明确了方向。主动探究是问题解决的开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施瓦布说:“探究学习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可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多么的重要[10]。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 学科教育,2009(2)
[2] 柯政. 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