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德阳—安岳侵蚀裂陷槽分段性演化分析和油气勘探意义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野外、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恢复四川盆地德阳—安岳侵蚀裂陷槽形成演化过程,并对勘探领域进行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①德阳—安岳侵蚀裂陷槽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沉积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侵蚀裂陷槽北段灯影组发育深水沉积,盆地北部灯影组发育盆地—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沉积模式,中—南段灯影组为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②德阳—安岳侵蚀裂陷槽是伸展裂陷和岩溶侵蚀作用叠加改造而成,侵蚀裂陷槽北段以拉张裂陷作用为主,中段和南段为桐湾多幕次侵蚀作用改造而成.基于侵蚀裂陷槽分段性成因,将其及周缘灯影组划分为盆地北部台缘岩性丘滩体、中部台内岩溶丘滩体和中—南部槽内岩溶残丘3大勘探领域,其中盆地中—南部槽内岩溶残丘是盆地天然气勘探战略突破新领域,北部台缘岩性丘滩体是盆地天然气万亿立方米资源增储新阵地.
其他文献
1全面认识,着眼素养rn201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构建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是基于国家人才战略的系统性人才选拔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新时期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转变,突出表现为考查目的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考核目标从常规性的问题解决技能到创造性的探究能力;考查情境从学科知识化到真实情境化;试题条件从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试题要素从单一因素到复合因素;试题结构从碎片到整体.
期刊
SAT是美国应用广泛的大学入学考试,与中国高考类似,对高中教育有一定引领,分析比较两者数学试题,对中国高中及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有一定意义.基于全国高考大纲、综合难度模型、数学核心素养、PISA测试情境,对SATⅠ、SATⅡ、中国高考数学试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SATⅠ与SATⅡ代数占比最高,中国几何占比最高;SATⅠ超六成考查初中知识,SATⅡ部分知识超出中国高考大纲.综合难度、推理能力等因素中国最难,SATⅠ最易,SATⅡ居中;SATⅠ背景因素难度最大;中国与SATⅠ含参数难度相近,均高于SATⅡ.数学核
在探究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路时,解题主体需要依据数学问题所提供的具体信息特点,从信息中选择相应的要素构成拟似于数学知识点(定义,公理,公式,定理;或者问题现场中所提供的真命题等)结构的信息轮廓,据此,选择使用具体的数学知识点作为范畴性框架,封装信息要素,解决面临的数学问题.这种将外在数学化信息形成拟似于数学知识点结构的过程称为“构造”,运用“构造”的途径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思路的心理活动过程称为“构造法”.[1]这里举一个高考压轴题的例子,说明使用构造函数解题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其具体途径在于,充分暴露组织问
期刊
数学命题是数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好的题目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解题研究也难以持续发展.然而,发现一个好的命题并不容易.rn设a,b,c为正数(下同),求证:a3+b3+c3≥3abc+a(b-c)2+b(c-a)2+c(a-b)2.
期刊
1 一个几何定理溯源rn文献[1]证明了杨路教授提出的如下问题:rn定理1 一个平面凸四边形,经过其中三个顶点可作一个圆,这样可得到4个圆(不排除其中有重合).如果这4个圆中有3个是等圆,则此4顶点共圆.
期刊
1引言rn《数学通报》2020年第9期问题2562提出了一个不等式如下:rn问题2562[1]设 a,b,c>0,且 a+b+c=3,证明:rn1-√ab/1+√ab+1-√bc/1+√bc+1-√ca/1+√ca≥0.(1)rn《数学通报》2020年第10期刊登了问题提供者给出的一种证明,[2]文[3]给出了(1)式的另一种证明.rn本文从项数与指数出发,给出(1)式的一个推广.
期刊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1].同时,教材也是制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依据.罗增儒教授曾指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所以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其实就是教材.”历年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题目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它既能体现考试公平,又能考查教学成果,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因此,对一道教材习题的深度拓展与开发,抽象其数学本质,形成其知识体系,发挥其教育价值,这对于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学通报》2019年第12期发表汪学思老师关于三角形陪位中线的文章(以下简称文[1]),读后深受启发.巧合的是,笔者在长期数学竞赛辅导工作中,也发现三角形陪位中线有着广泛的运用,于是,在研读文[1]的基础上,对陪位中线从作法到证明,从性质到应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若干意外生成,做了进一步地研究与思考,侥幸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现不揣浅陋,特向同行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结果,以期得到专家的指正.
期刊
从裂缝储层等效各向异性岩石物理理论和五维地震数据裂缝预测技术两个方面对岩石物理驱动的裂缝预测方法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评述.第一部分(Ⅰ)主要介绍裂缝储层等效各向异性岩石物理理论的研究现状.首先从地震波诱导孔-缝流体的3种不同状态出发,总结了 6种典型的等效各向异性岩石物理理论及其扩展,然后基于Hudson理论、Thomsen模型和Gurevich模型分析了宏观地震反射对微观因素的响应特征,发现裂缝密度、流体类型及孔-缝连通性对地震方位反射特征影响较大,总结认为:对于发育垂直裂缝的含气页岩或含油水砂岩,可将
在乍得Doseo盆地经历多家国际油公司30多年勘探才获得重大突破.基于大量地震和钻井新资料,对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地质特征进行梳理,系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优选有利区带指导勘探实践.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湖相裂谷盆地,为受北部边界走滑断层控制的箕状断陷,具有两坳一隆一斜坡的构造格局.白垩纪盆地发育两期裂谷,始新世发生强烈反转,抬升剥蚀厚度达到800~1 000m,之后进入拗陷-消亡期.边界断层为先正后逆的反转断层,盆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构造样式包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