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成了语文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学经验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以高昂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课堂中总结,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上下了很大工夫,进行了不少尝试,现总结初中语文新课改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我对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前,我会把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我并不急于教课文,而是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与被灌输者。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只有这样,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扩大阅读面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语文教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建立与学生的联系,以情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习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上、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现状,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并制定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假期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日记、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归结到整体上,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五、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实践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个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简化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革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促使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学经验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之中?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以高昂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课堂中总结,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上下了很大工夫,进行了不少尝试,现总结初中语文新课改取得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我对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前,我会把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我并不急于教课文,而是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与被灌输者。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只有这样,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扩大阅读面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语文教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建立与学生的联系,以情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习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上、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现状,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并制定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假期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日记、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归结到整体上,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五、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实践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个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简化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革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促使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