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英语学习带来了无障碍跨国交流、多层面语言学习和“全天候学习”的便利。在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中,应用新媒体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沟通渠道和增强学习兴趣。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新媒体的使用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应用新媒体。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媒体;合作学习
1. 背景:新媒体、合作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富有创意和实效,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语言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要求小组成员在分享资源、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起完成指定任务。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动机及合作意识,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式学习模式。
新媒体,又可称为无线网络媒体或者移动网络媒体,是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新发展,其特点是互联网终端的无线化、便携化,其具体表现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作为最能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群体,新媒体的普及无疑在他们之中更加广泛和充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科技技术高速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探讨一下英语学习如何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合作学习如何把握新媒体创造的机遇是颇有裨益的。
2. 新媒体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给跨国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便利性。在我国国内,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者“人对人”交流的普及率还相对偏低。在移动网络媒体情况下,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英语使用国家笔友进行便捷文本交流;可以通过MSN,Twitter等社交软件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新媒体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接入使得不同国家的人民得到了价廉、便利和迅捷的交流体验,跨国交流再没有障碍了。
其次,新媒体所拥有的海量网络资源和应用提供了多层面的语言学习条件。现在最流行的新媒体移动终端系统是开源性极高的安卓和苹果公司的iOS。这两个系统使得原来只有简易通话功能的手机变成了一部随身携带的电脑。用户可以从网络应用商店里下载数以百计的英语学习软件,让英语使用者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的水平得到提升。
最后,新媒体无线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英语学习的过程“全天候化”。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学习英语如果不能随时随地使用它,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网络硬件终端的生力军,掌握新媒体应用的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闲暇的几分钟时间掏出自己口袋里的手机连接无线网络,点击预先收藏的英文网页,阅读一篇地道的英语文章;打开一个英语学习软件就能马上学习几个单词,还能利用软件的储存学习进度功能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3. 新媒体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合作学习的过程包括分组、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和小组评估四个部分。相比传统合作学习模式,新媒体在这些过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有: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沟通渠道、增强学习兴趣等。以下将分别对上述四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讨论。
3.1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
面对满满一个教室的学生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压迫感,为了合作学习的目的,给学生分组是必须的。很多合作学习的专家给出了无数分组的好方法,如“报数字”、“找位子”、“抽卡片”、“拼图”等。这些传统的分组方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趣投入进去,但随机性太强,往往会让相互不熟悉的学生分入一组,使组员在沟通中形成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打开手机中的移动QQ软件,进入该软件的“群”功能,在QQ中创建属于自己小组的“群”并通过它在组员不能碰面时进行交流。通过移动媒体的这种特殊交流形式,组员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渐拉近,相互之间的默契也会慢慢形成。
3.2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普遍采用的大班授课的方式,每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教师一口气讲完45分钟对师生双方都是考验。而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大班上课的尴尬。通过向学习小组布置各种活动再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沉闷的“填鸭”式课堂可以变得生动活泼。以下是几种值得推荐的合作学习课堂活动和新媒体应用的结合:
任务式合作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向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给予各个小组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和学生已有信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从前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来弥补,但是在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却可以省去这种繁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跨国婚姻”,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收集一些经历过跨国婚姻的名人故事。本来这一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外查询大量资料,但现在学生只要利用智能手机上搜索引擎或者提前下载在手机上的维基百科全书电子版就能查询到相关信息。查询到的信息再经过小组成员共同的筛选、加工就成为了很好的小组展示内容。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 外语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无疑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演兴趣,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角色扮演的活动一般都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精心准备过的角色扮演类节目可以给学习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激发台下观众继续努力学习的动机。为了提高角色扮演类活动的影响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手机把整个节目用手机录像,在课后把视频上传到个人空间或者视频网站上以供所有学生留言评论和交流。
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 由教师布置一个主题或者问题交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活动是合作学习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活动手段。在新媒体流行以前,小组讨论只能在课堂上以成员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无线网络媒体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把小组讨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解脱了出来。利用前文提到QQ软件的“群”功能,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从而完成老师指定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网络谈论是一种文本交流,强调的是“写”的能力;而课堂讨论是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强调的是“说”的能力。教师需要在新旧两种讨论模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3.3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外活动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外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合作学习小组的优势在于将“合作学习”的惯性保持到课堂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当堂听课表现而对学生课后学习行为缺乏关注,学生课下缺少学习主动性,缺乏有效的知识巩固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课后活动,敦促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更多的英语练习,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况。要求教师监控小组课外活动的进程在过去来说是很不现实的,因为这会成倍加大教师精力、时间的投入。而自从有了新媒体的辅助,教师的监控变得简单了。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通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向老师汇报课外学习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群”空间中更新课外任务的进度并附带上文本、图片和视频材料以供教师评判和其他组学习。新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省去了很多面对面指导学生的繁琐工作,也以一种高效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控。
3.4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评估
合作学习的小组评估方式是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的有效补充。教师的课堂评估只能关注带有共性的问题,很难顾及到每个个体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估不能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小组评估可以兼顾到每个个体学生,同时在小组成员的集体监督下又保证了评估的相对客观性。影响小组评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意见不统一产生的交流阻碍或者活动进程停滞。出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网络探究,从网络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面对面交流的瞬时性会让小组成员在没思考成熟的情况下就给出结论,产生交流的误解,如果用手机短信或者移动QQ等新媒体形式来辅助小组评估这一重要活动的交流过程,小组成员们在做出重要评论前就会更加小心思考再以网络文本的形式发布出来。这样交流的过程就更加精确和顺畅。
4. 结语
合作学习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新媒体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智能手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这一前提下,新媒体对于语言的学习必然能起到提高效率、顺畅沟通和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英语老师应该始终以一颗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心来面对自己的教学事业。
作者简介
彭沂(1979—), 男, 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媒体;合作学习
1. 背景:新媒体、合作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富有创意和实效,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语言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要求小组成员在分享资源、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起完成指定任务。合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动机及合作意识,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式学习模式。
新媒体,又可称为无线网络媒体或者移动网络媒体,是21世纪以来网络媒体的新发展,其特点是互联网终端的无线化、便携化,其具体表现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作为最能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群体,新媒体的普及无疑在他们之中更加广泛和充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科技技术高速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当今社会,探讨一下英语学习如何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合作学习如何把握新媒体创造的机遇是颇有裨益的。
2. 新媒体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给跨国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便利性。在我国国内,学习者和以英语为母语者“人对人”交流的普及率还相对偏低。在移动网络媒体情况下,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英语使用国家笔友进行便捷文本交流;可以通过MSN,Twitter等社交软件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新媒体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接入使得不同国家的人民得到了价廉、便利和迅捷的交流体验,跨国交流再没有障碍了。
其次,新媒体所拥有的海量网络资源和应用提供了多层面的语言学习条件。现在最流行的新媒体移动终端系统是开源性极高的安卓和苹果公司的iOS。这两个系统使得原来只有简易通话功能的手机变成了一部随身携带的电脑。用户可以从网络应用商店里下载数以百计的英语学习软件,让英语使用者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等各个层面的水平得到提升。
最后,新媒体无线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英语学习的过程“全天候化”。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学习,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学习英语如果不能随时随地使用它,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习的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网络硬件终端的生力军,掌握新媒体应用的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闲暇的几分钟时间掏出自己口袋里的手机连接无线网络,点击预先收藏的英文网页,阅读一篇地道的英语文章;打开一个英语学习软件就能马上学习几个单词,还能利用软件的储存学习进度功能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3. 新媒体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合作学习的过程包括分组、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和小组评估四个部分。相比传统合作学习模式,新媒体在这些过程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有: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沟通渠道、增强学习兴趣等。以下将分别对上述四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讨论。
3.1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
面对满满一个教室的学生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压迫感,为了合作学习的目的,给学生分组是必须的。很多合作学习的专家给出了无数分组的好方法,如“报数字”、“找位子”、“抽卡片”、“拼图”等。这些传统的分组方式本身就具有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趣投入进去,但随机性太强,往往会让相互不熟悉的学生分入一组,使组员在沟通中形成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打开手机中的移动QQ软件,进入该软件的“群”功能,在QQ中创建属于自己小组的“群”并通过它在组员不能碰面时进行交流。通过移动媒体的这种特殊交流形式,组员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渐拉近,相互之间的默契也会慢慢形成。
3.2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普遍采用的大班授课的方式,每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教师一口气讲完45分钟对师生双方都是考验。而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解决大班上课的尴尬。通过向学习小组布置各种活动再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沉闷的“填鸭”式课堂可以变得生动活泼。以下是几种值得推荐的合作学习课堂活动和新媒体应用的结合:
任务式合作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向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给予各个小组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和学生已有信息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从前往往需要学生在课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来弥补,但是在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却可以省去这种繁琐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跨国婚姻”,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收集一些经历过跨国婚姻的名人故事。本来这一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外查询大量资料,但现在学生只要利用智能手机上搜索引擎或者提前下载在手机上的维基百科全书电子版就能查询到相关信息。查询到的信息再经过小组成员共同的筛选、加工就成为了很好的小组展示内容。
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 外语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无疑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演兴趣,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角色扮演的活动一般都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精心准备过的角色扮演类节目可以给学习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激发台下观众继续努力学习的动机。为了提高角色扮演类活动的影响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手机把整个节目用手机录像,在课后把视频上传到个人空间或者视频网站上以供所有学生留言评论和交流。
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 由教师布置一个主题或者问题交由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活动是合作学习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活动手段。在新媒体流行以前,小组讨论只能在课堂上以成员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无线网络媒体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把小组讨论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解脱了出来。利用前文提到QQ软件的“群”功能,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从而完成老师指定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网络谈论是一种文本交流,强调的是“写”的能力;而课堂讨论是面对面的言语交流强调的是“说”的能力。教师需要在新旧两种讨论模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3.3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外活动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外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合作学习小组的优势在于将“合作学习”的惯性保持到课堂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当堂听课表现而对学生课后学习行为缺乏关注,学生课下缺少学习主动性,缺乏有效的知识巩固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课后活动,敦促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更多的英语练习,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况。要求教师监控小组课外活动的进程在过去来说是很不现实的,因为这会成倍加大教师精力、时间的投入。而自从有了新媒体的辅助,教师的监控变得简单了。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通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向老师汇报课外学习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群”空间中更新课外任务的进度并附带上文本、图片和视频材料以供教师评判和其他组学习。新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省去了很多面对面指导学生的繁琐工作,也以一种高效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控。
3.4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评估
合作学习的小组评估方式是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的有效补充。教师的课堂评估只能关注带有共性的问题,很难顾及到每个个体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估不能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小组评估可以兼顾到每个个体学生,同时在小组成员的集体监督下又保证了评估的相对客观性。影响小组评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意见不统一产生的交流阻碍或者活动进程停滞。出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网络探究,从网络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面对面交流的瞬时性会让小组成员在没思考成熟的情况下就给出结论,产生交流的误解,如果用手机短信或者移动QQ等新媒体形式来辅助小组评估这一重要活动的交流过程,小组成员们在做出重要评论前就会更加小心思考再以网络文本的形式发布出来。这样交流的过程就更加精确和顺畅。
4. 结语
合作学习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新媒体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智能手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在这一前提下,新媒体对于语言的学习必然能起到提高效率、顺畅沟通和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新媒体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英语老师应该始终以一颗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心来面对自己的教学事业。
作者简介
彭沂(1979—), 男, 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