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古代耀瓷的仿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版的《同官县志》载:“民国二十四年,中委张继、省主席邵力子谒黄帝陵过同,察阅故瓷,惜其久废,檄县实验恢复,付资本六千元,聘工仿制,颇有成效。旋因抗战军兴,资款不继,遂罢。”同官即今陕西省铜川市,民国时这里的仿制品有极少量存世,釉色不温润,刻花工艺亦差。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三年困难时期进行了试验,产品存世很少,且带有实验品的原始性。
1973年为配合铜川市灯泡厂基建,耀州窑遗址被再次发掘,领队禚振西和市文化馆卢建国向铜川市领导建议以发掘品为样本,进行宋代耀州青瓷的复仿制工作。建议得到了时任铜川市委领导成员之一的张铁民同志的积极支持,拨出经费,由文博部门出样,陈炉和庄里陶瓷厂承担试制。在陕西省轻工业研究所李国祯先生技术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仿宋青瓷在陈炉陶瓷厂初步取得成功;至80年代中期,该厂一直独占着后仿耀瓷市场。其仿品造型丰富,但在釉色滋润度和胎泥方面都与真品有所差异。产品在底足上很少刻意仿古,注浆产品也较多见。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耀州窑黄堡窑址大规模考古发掘,耀州窑的复制品销量增大,除陈炉陶瓷厂继续生产耀瓷复仿制品外,还有矿务局辖王家河厂、铜川市文物旅游局辖铜川耀州窑复制厂,以及三原县古耀瓷复制厂、庄里陶瓷厂的复仿制实验窑等多个厂家进行仿品生产。至90年代以后,铜川陈炉等地大量民营瓷坊投入烧造,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自行调配釉料,产品亦多样,仿宋代青瓷最多,亦有黑釉、酱釉、黑釉酱斑、月白釉、茶叶末釉、白釉黑彩等品种。制作时往往与真品标本进行对比,高仿精品多注意底足处理,有意模仿出当时的手工制作痕迹。在河
南等地也有仿造耀州窑或临汝窑的青瓷产品,但在造型把握、配釉和刻印花制作工艺上不及铜川的仿制水平。在文化部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耀州窑陈炉烧瓷技艺成为北方三种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川当地也加强了振兴当地陶瓷行业的举措。目前陈炉、黄堡约30家民营瓷坊生产活跃,很多复仿制带有研究性,产品也日趋多样。
在真品和仿品的鉴识上,西安藏友因为距离窑址近,方便前往观摩博物馆、窑址和仿制瓷坊,容易获取西安城市基建中出土的真品残瓷标本,加之耀州窑考古著作丰厚,方便查找比较,因此西安民间藏界对耀窑的鉴识水平确高于其他省份。近年来,很多外省藏友反映耀州窑产品不易鉴定。对于偏好收藏耀州窑系的藏友而言,应经常外出观摩、学习和加强与各省藏家的动态交流,手边还要保存一些真品残片勤加比较,这样才能避免按图索骥,对真仿品鉴别获得切实心得。鉴藏者应当抓住器物底足的时代演变特征,力争做到烂熟在胸。因为从一件古瓷的底足,即可观察出其胎质的组成,由底足的形态和支垫痕迹可判定出时代特色和装烧工艺,而这些特点往往是后仿作伪者不易掌握和仿造的。
耀州瓷底足辨识特征
耀州窑盛唐瓷器产品中出现了青瓷器,但数量、种类都比较少。仅见有碗钵之类,碗的造型多为直口圆唇圆腹饼足式,以器壁厚不挖足为特征,这种饼形足也被研究者称为“假圈足”。到中晚唐时期,盘碗底足演变为唐代流行的宽矮圈足,亦称玉璧形底。这种唐玉璧形底的发展规律,是时代早一些的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一些的挖足渐深,所留玉璧足亦越来越窄,到晚唐时演变为圈足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作大底,因器底露胎,采用了三角支垫尖端支于盘碗类器物内心的装烧法,烧成后留有三点支痕。
到五代时期,该窑器物造型多仿晚唐与五代的金银器皿,青瓷釉色有淡灰青、青绿、淡青、粉青、淡天青、天青等色调。纹饰方面,除了使用晚唐开始出现的细线划花装饰,还出现新的装饰技巧,如雕花、贴花及剔刻化妆土。这一时期器物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器底较大,足多外撇。通体施釉到底,多饰裹足釉,在器底或足底多留有三角支垫或托珠支垫的痕迹。
宋代耀瓷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而且多留有二次修坯的痕迹。其工艺过程为第一次修坯时底足留的较宽,随后施釉。釉干后对器足再次修整,烧成后在底足部位留有明显的加施修削痕迹,又演变出鸡心底,圈足亦变为矮小圈足。宋代耀州瓷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以前,器底较宽,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纹饰多简单。由于初将烧柴窑炉改为烧煤,烧成气氛不稳,产品与五代和宋代中期以后比,普遍发暗。中期为仁宗至神宗时期(1023~1085),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器胎因淘洗和炼制精细,壁薄质细,致密度超过此前产品。器物底足增高,以饰釉后再经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为特征。晚期为哲宗时期(1086~1127年)以后,盛行斗笠状小碗,以器物底足变矮、器胎变薄出现鸡心底为特征。盛行印花器。
金代的器物特征为青瓷的釉色偏于青翠;造型浑圆厚重,特别是碗类口部常比口下还厚;器足作玉环底,器底多饰釉,但底足多不经二次修整,有外墙向内斜的特点,外底多呈鸡心状。纹样常多层次分布,图案中出现以“开光”装饰主题画面的做法。产品中的月白色青白玉质瓷以仿玉质感为特征。
元代主要生产烧造姜黄色青釉瓷,兼烧黑、白和茶叶末釉瓷。胎土较粗糙,釉面较薄,造型趋于简单、挖足较深。此时青瓷生产已衰落,玉环底特征为加宽、足内墙外斜,并演变为宽直圈足、挖足过底肩,宽圈足加高。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三年困难时期进行了试验,产品存世很少,且带有实验品的原始性。
1973年为配合铜川市灯泡厂基建,耀州窑遗址被再次发掘,领队禚振西和市文化馆卢建国向铜川市领导建议以发掘品为样本,进行宋代耀州青瓷的复仿制工作。建议得到了时任铜川市委领导成员之一的张铁民同志的积极支持,拨出经费,由文博部门出样,陈炉和庄里陶瓷厂承担试制。在陕西省轻工业研究所李国祯先生技术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仿宋青瓷在陈炉陶瓷厂初步取得成功;至80年代中期,该厂一直独占着后仿耀瓷市场。其仿品造型丰富,但在釉色滋润度和胎泥方面都与真品有所差异。产品在底足上很少刻意仿古,注浆产品也较多见。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耀州窑黄堡窑址大规模考古发掘,耀州窑的复制品销量增大,除陈炉陶瓷厂继续生产耀瓷复仿制品外,还有矿务局辖王家河厂、铜川市文物旅游局辖铜川耀州窑复制厂,以及三原县古耀瓷复制厂、庄里陶瓷厂的复仿制实验窑等多个厂家进行仿品生产。至90年代以后,铜川陈炉等地大量民营瓷坊投入烧造,采用手工拉坯成型,自行调配釉料,产品亦多样,仿宋代青瓷最多,亦有黑釉、酱釉、黑釉酱斑、月白釉、茶叶末釉、白釉黑彩等品种。制作时往往与真品标本进行对比,高仿精品多注意底足处理,有意模仿出当时的手工制作痕迹。在河
南等地也有仿造耀州窑或临汝窑的青瓷产品,但在造型把握、配釉和刻印花制作工艺上不及铜川的仿制水平。在文化部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耀州窑陈炉烧瓷技艺成为北方三种烧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川当地也加强了振兴当地陶瓷行业的举措。目前陈炉、黄堡约30家民营瓷坊生产活跃,很多复仿制带有研究性,产品也日趋多样。
在真品和仿品的鉴识上,西安藏友因为距离窑址近,方便前往观摩博物馆、窑址和仿制瓷坊,容易获取西安城市基建中出土的真品残瓷标本,加之耀州窑考古著作丰厚,方便查找比较,因此西安民间藏界对耀窑的鉴识水平确高于其他省份。近年来,很多外省藏友反映耀州窑产品不易鉴定。对于偏好收藏耀州窑系的藏友而言,应经常外出观摩、学习和加强与各省藏家的动态交流,手边还要保存一些真品残片勤加比较,这样才能避免按图索骥,对真仿品鉴别获得切实心得。鉴藏者应当抓住器物底足的时代演变特征,力争做到烂熟在胸。因为从一件古瓷的底足,即可观察出其胎质的组成,由底足的形态和支垫痕迹可判定出时代特色和装烧工艺,而这些特点往往是后仿作伪者不易掌握和仿造的。
耀州瓷底足辨识特征
耀州窑盛唐瓷器产品中出现了青瓷器,但数量、种类都比较少。仅见有碗钵之类,碗的造型多为直口圆唇圆腹饼足式,以器壁厚不挖足为特征,这种饼形足也被研究者称为“假圈足”。到中晚唐时期,盘碗底足演变为唐代流行的宽矮圈足,亦称玉璧形底。这种唐玉璧形底的发展规律,是时代早一些的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一些的挖足渐深,所留玉璧足亦越来越窄,到晚唐时演变为圈足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作大底,因器底露胎,采用了三角支垫尖端支于盘碗类器物内心的装烧法,烧成后留有三点支痕。
到五代时期,该窑器物造型多仿晚唐与五代的金银器皿,青瓷釉色有淡灰青、青绿、淡青、粉青、淡天青、天青等色调。纹饰方面,除了使用晚唐开始出现的细线划花装饰,还出现新的装饰技巧,如雕花、贴花及剔刻化妆土。这一时期器物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器底较大,足多外撇。通体施釉到底,多饰裹足釉,在器底或足底多留有三角支垫或托珠支垫的痕迹。
宋代耀瓷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而且多留有二次修坯的痕迹。其工艺过程为第一次修坯时底足留的较宽,随后施釉。釉干后对器足再次修整,烧成后在底足部位留有明显的加施修削痕迹,又演变出鸡心底,圈足亦变为矮小圈足。宋代耀州瓷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以前,器底较宽,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纹饰多简单。由于初将烧柴窑炉改为烧煤,烧成气氛不稳,产品与五代和宋代中期以后比,普遍发暗。中期为仁宗至神宗时期(1023~1085),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器胎因淘洗和炼制精细,壁薄质细,致密度超过此前产品。器物底足增高,以饰釉后再经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为特征。晚期为哲宗时期(1086~1127年)以后,盛行斗笠状小碗,以器物底足变矮、器胎变薄出现鸡心底为特征。盛行印花器。
金代的器物特征为青瓷的釉色偏于青翠;造型浑圆厚重,特别是碗类口部常比口下还厚;器足作玉环底,器底多饰釉,但底足多不经二次修整,有外墙向内斜的特点,外底多呈鸡心状。纹样常多层次分布,图案中出现以“开光”装饰主题画面的做法。产品中的月白色青白玉质瓷以仿玉质感为特征。
元代主要生产烧造姜黄色青釉瓷,兼烧黑、白和茶叶末釉瓷。胎土较粗糙,釉面较薄,造型趋于简单、挖足较深。此时青瓷生产已衰落,玉环底特征为加宽、足内墙外斜,并演变为宽直圈足、挖足过底肩,宽圈足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