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朝阳:开门见山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看到尹朝阳作品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残阳如血色的天安门广场、影影绰绰的汹涌人潮、面目惊恐奋力抬石的孤独男人、令人头晕目眩的圆形辐射…-这些绘画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戏剧意味,尹朝阳这个名字也随着撕扯般的笔触以及刺痛感的色彩,深深留在了脑海。后来读到马塞尔-杜尚“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时,在脑中跳出的第一个画家仍是尹朝阳。
  当年的“神话”系列中,尹朝阳就开始描绘石头,那些石头也充满了肆意动感的颜色,描绘抬石者的笔触与描绘石头的笔触常常交织纠缠在一起。在这一绘画过程中,到底是人想要奋力抬起石头,还是石头牢牢地掌握着人,已经很难分清。人和山、人和石、石与山,究竟是谁牵引着谁’当我们这样开始思考时,一块石头就变得不再单纯,而作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这样思考过。在他的笔下,人、石、山,都不过是能量与力量的载体罢了,这能量既来自于尹朝阳对于生命的体验,也来自于他对绘画本身的体验。
  近年来,他摆出了一副要和山较劲到底的架势,完成了数量可观的习作与绘画,并举办了“出山”、“寒山”、“山外山”等一系列个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转向,尹朝阳近年的山景系列绘画,其表象变得更加安静低调,而绘画本身的力量实际被加强了。近年来,他的绘画对象回到了景物本身,绘画题材的单纯却激发了绘画方式的丰富性——正像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们用上千年的历史发明出十八般皴法去描绘同一座山或一块石头,尹朝阳用油画这一媒介发展出了一整套独特的、完全崭新的绘画方法与构成方式。由于多年反复的实践与控制,加上对绘画越来越深的体悟,他当下的绘画状态比早年更加含蓄、有控制力,也更加概括和简练,渐渐展示出一种颇具大气的完整性。
  在进行这一系列绘画的同时,观察和思考也是支撑他绘画日趋成熟完善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一方面,他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到对于一个特定绘画对象的体验之中;另一方面,他又越来越广泛地去日本、欧洲各国的现场揣摩世界范围的绘画杰作。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那就是尹朝阳越来越在意“现场感”,这现场既包括自然和绘画对象的现场,也包括艺术或者说绘画存在的现场,甚至是他大量阅读的书籍所构成的思想现场。大自然、美术馆、书籍,乃至他大量收藏的古代雕塑,都是尹朝阳的现场。唯有回到这里,艺术家才能更深刻地领悟人、艺术和自然的某种内在关联和规律。
  制作尹朝阳纪录片时,航拍嵩山三皇寨。摄制组乘坐整整二十多分钟的索道,又沿着陡峭的窄道走路转过几个弯。面对耸立亿年的万仞绝壁,立刻感受到强大无形又异常真实的气场。那一刻,可以立刻对尹朝阳在画中所要努力触及的力与场感同身受。当时天空清澈明朗,白天甚至可见对面山头的清晰轮廓与月亮。飞行器带着摄像机向着对面山头飞去,竟然凭空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之中,好一阵紧张的定位操作才将它找了回来一一看似触手可及的山中空间,实际相隔早已是十多公里之遇。而人在这样的空间中,用“微不足道”来概括都已经词不达意。再去到嵩山中一条僻静的幽谷,那些河床山涧中滚落的石块,体量结实饱满,充满含蓄而安静的巨大能量,这正是中原的山石,也是尹朝阳巨幅绘画的能量源头。
  “寒枝惊雀”是尹朝阳2015年到2016年作品展的标题,也是他本年度完成的最大一幅作品的标题。有趣的是,尹朝阳近年所画的山中第一次出现了人的形象,我觉得这些在山中孤独站立的人预示着一些新变化。这五年来,他基本把人丢在了一边,而这一批作品中人返回了,尹朝阳笔下的人重新回到了景物之中,如同当年神话系列中的人在山中一样。然而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山已经不再是当时的山,今天的人也已经不再是当时的人,或者说今天观察山和人的眼光变了,正如中国那句老话说的“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又是山”。在这一批绘画中,除了显而易见的构图结构与色彩关系结构外,尹朝阳的绘画还有一层更深的结构关系,那就是由他的笔触和痕迹体现,实际由他的动作牵引,最终发自他内心的,一种“力”本身的结构。所以,无论题材如何变化,初见他作品时的那种震动仍然留在心头。对于尹朝阳来说,哪就是有关青春的理解和记忆,也绝非趣味败坏的当下,什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类的小清新和废话,而是一个独立个体在大世界中坚守的尊严感。“寒枝惊雀”展览中出现的这些茕茕子立的人,手中已经放下了石头,构成他们形象的笔触与色彩也已经迥异,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显示出高度的概括与凝练。这预示着一个艺术家从技艺到内心的成熟,他的绘画正走向一条登堂入室之路,至于那是什么堂什么室,他心中一定有数。
  多年后的一个冬夜,我在北京的“烁”酒吧遇见了尹朝阳——一个在酒吧最深处独自吃着小火锅的男人,夹菜的动作干净利索。与我同去的80后艺术家裴丽面对他脱口而出:“久仰,令天我终于见到实物了!”这戏剧性的一幕后来在尹朝阳的随笔《把后浪拍死在沙濉上》中被记录下来,并引申出一段有关艺术家之间相互评价的感想,包括了马蒂斯、波洛克、雷诺阿、毕加索之间的“恩怨情仇”。文末,尹朝阳用戏谑的口吻做出自己的评论:“艺术的演义有点像是个影射,反映的无非是人生这短短几十年里的更迭和趣味的变化。今天我们看,雷谱阿和马蒂斯同样出色,毕加索和波洛克一样伟大。前浪没有拍死后浪,后浪必然涌走前浪,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互相证明了对方的价值,历史的构筑无非就是这样一浪又一浪的循环的结果,卢斤以,浪打浪才生动好玩。把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只是个玩笑,纯属想象。”
  在我接触的很多艺术家中,具有口才和急智的“名嘴”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北京。尹朝阳入京亦已多年,在绘画之余,观展读书聊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时会有感写出一些文字,大多简短明快却言之有物,特别在谈及绘画本身时,往往有着批评家和策展人难以达到的一击必中。谈论文化事件和艺术圈轶事时,看似戏谑却不见“滑头”或“泼皮”,词句调侃却见性情。正如他从生活中一个小小事件,联想到艺术家之间的代际关系和艺术史的价值体系问题,其实无不指向艺术最本质的一些思考,所以将他称为一个“严肃”艺术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记得在烁吧见面后时隔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一段短短的文字:“马塞尔杜尚说,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还记得十来年前,沉迷于加缪西绪弗斯神话年少的我,看到尹朝阳背石者的震撼,这种震撼在他日后其他作品中也从未消失。色彩和笔触让心猛地一沉,我希望他就这样恶狠狠凶巴巴地画下去,将精打细算、蝇营狗苟、虚情假意,全都当作垃圾丢给庸人,丢给这个傻逼的世界。”
  我找出上面那段文字,连同另一个我喜爱的艺术家奥尔巴赫在英国泰特美术馆个展的画册,作为新年的贺礼,开门见山,赠送给他。
其他文献
近年来,当中国的城市在打造新的城区时,美术馆往往成为其中提升文化形象的浓重一笔。今天,在苏州位于太湖之滨的高新区内,崭新的“寒山美术馆”以一个题为“想象力工厂”的展览迎来了她的第一批观众。如今,当代艺术在公立美术馆中的展览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样的新奇事,但是把开幕展交给一批“脑洞大开”的“艺术玩家”却依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似乎早就与“千年古城”“丝竹江南”的文化烙印密不可分的苏州。而这个似乎是“生产
期刊
摘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2017年夏季举办了特展“劳申伯格与他的朋友们”,呈现了劳申伯格的创作中去个人主义的开放性。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带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生活的元素,可以说具有一种私人性。在看似矛盾的开放性和拒斥一般性解读的私人性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实现具有社会价值的批判性,正是劳申伯格艺术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劳申伯格 抽象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  “劳申伯格与他的朋友们”是今年夏天在纽约现代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传统艺术媒材如何实现现当代转型便成为中国艺术家必然面对的问题,最初是水墨,继而是陶瓷和漆艺。这是因为艺术家们一方面需要参与到当下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建构新的视觉系统;另一方面又需要在日益同质化的世界当中找寻到不同的文化基质,所以选择从蕴含本土文化底蕴的媒介出发以开辟新的路径。我想,艺术家张温帙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张温帙的经历非常丰富,早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漆画,1995年
期刊
我非常希望PSA能够始终保持在婴儿的状态。我希望她能永远保持那深邃、神秘的眼神,像是一个外来者,跟我保持一定的陌生距离,让我们回想起那些无法再拥有的能量,直觉的,神秘的,不确定的,和宇宙保持一致的频率和节奏,那是最高形式的美和崇高。  —龚彦  2012年的10月1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以下简称PSA)正式开馆。五年来,PSA共举办五十一场展览(其中包括
期刊
上海摄影中心“张海儿:缪斯”的展览选了一张非常特别的作品作为海报。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安静美丽的女性形象,她优雅地斜坐在桌子的一角,右手小指微微上翘,目光投向其左侧画面之外;身体从画面左下角斜向上构成了画面的对角线,而一道侧逆光却恰恰从右上方倾泻而下,勾勒出被摄者的面部和左臂轮廓。浅黄色略带木纹的背景衬托着一袭暗红白纹轻质面料的吊带裙,头发向上拢起,像古时的发髻。这幅恬淡静谧的画面顺着弧形的建筑表面
期刊
在潘子申的工作中,最主要的意象是由那些被取作药用来为人类治疗的花草所制造的。根茎花实清晰温润,仔细分辨亦繁茂锋芒;作品所及,苗皮骨肉,映照的切切实实总是回归到人的个体。作为一种使人身心健全的媒介与路径,无论是相须相使或是相畏相杀,其中的运转并不完全仰赖于基于化学成分的唯物主义或是分毫不差的实证主义。相较于现代科学生產体系下极简寡白的片剂,关于草药嵇康有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愚智
期刊
2015年末,蓝色占领了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栋红楼,人声鼎沸,姜食香气此起彼伏——泰康空间冬季展览“政纯会:政纯办十周年”的狂欢气氛让我们意识到艺术圈又一个年未的到来。在纵情欢乐中,我们势必需要对年度的或一贯的行为积淀做梳理和总结,也需要对现象做追问和反思。同大多数展览  样,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幕后的功课支撑起最终呈现的展览叙事,“政纯会”的举办与泰康空间的研究线索、理念密切祖关。泰康空间成立
期刊
普鲁斯特说:“没有隐喻就没有真正的记忆,这一句判断是深刻的片面,为了全面需要补上——没有转喻,就没有记忆的联系,没有故事,没有小说。”诚如展览喻体——幻像,喻体指代特定时期的人物,多角度地描绘中国香港在远离内地背景之下,殖民地文化孕育出港人特有的脸谱,从身体、个体到群体。  摄影在配合着历史语境,事实上这很危险,展览的着眼点放置在文化的交融上,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保持沉默,我认为这是转喻能力丧失
期刊
沈少民,国际著名当代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家,目前生活与工作于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其作品以装置、影像以及观念绘画等创作方式为主,常常曲折地呈现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并作深刻反思。展览“这里没有问题——沈少民作品”展是沈少民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举办的大型个展。其名称源自现成品艺术的发明者马塞尔·杜尚的一句名言:“哪里没有问题,哪里就不会有解决方案。问题是思想的发明。”以这个侼论作为一个出发点,沈少民阐发了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此次展览“隐藏与无名”在题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滔曦(以下简称“潘”):这批作品大部分都是在2015年所作,是这个阶段心境的真实笔录,我把自己隐藏在这些笔画无穷尽的交织之中。这便是“写”,而不是“画”。大部分作品又恰恰有一个共同的隐喻,画面所表现的形体都有突兀的被遮蔽的部分——一种秘密的存在。隐藏之物对我来说即是“魅惑”。无名:无可名状之意,无法尽诉,不可理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