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内容《怎样与人相处》)
师:我们都渴望别人真诚的赞美,由此及彼,别人也渴望我们的赞美。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与人相处的法宝。下面做个小游戏名叫“优点轰炸法”。
提示方法:
1、组织团体围坐,互相赞美,赞美时眼睛看着对方,尽量用具体的事例,直接告诉他“你有什么优点”。
2、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赞美:装扮、精神状态、所取得的成绩、学习工作的态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互相赞美。
师: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刚才是怎么赞美的。
一个小组上台汇报。
生:XXX,你乐于助人,上次我忘记带钢笔了,是你主动借给了我,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做作业了。
生:XXX,你二胡拉得真棒,还被少年宫评为优秀学员呢!我该向你学习。
师:你以前听到过赞美吗?
生:听到过。
师:像今天这么多吗?
生:没有。
师:今天听到这么多的赞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生:今天我真的很开心,没想到我还有那么多的优点。
师:被赞美的感觉多么美好,能表达赞美的仅仅通过口头语言吗?其实还可以用姿势,如:一个拇指、一个笑脸……也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传递,如写卡片。刚才有很多同学收到老师递上的赞美卡片(整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给学生送上写有赞美语的卡片),现在我们也用写卡片的方式为你所欣赏的人送出我们的赞美。
学生写卡片,送赞美。
(同学们慷慨地送出了自己的赞美,这是借班上的一堂公开课,因此有送给同学的、老师的,甚至后面的听课老师。) 师:我们送出了赞美,也收获了赞美,刚才老师注意到你们的班主任也受到了不少赞美。×老师你好,手捧学生们递上来的一张张卡片,你想对学生们说些什么呢?
师:赞美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赞美如同拂面而来的春风,让人感觉美好,人人献出一点赞美,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小诗:
赞天
赞美是一股清凉的山泉,
滋润人们的心田。
赞美是一朵芬芳的玫瑰,
装点人们的生活。
赞美是一支动听的歌曲,
激荡人们的情怀。
赞美,能使平淡的生活变得美丽,
赞美,能使平凡的人生得到升华。
多一声赞美,给天空增一片彩霞。
多一张笑脸,给大地添一束鲜花。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这个环节中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体验赞美他人和被他人赞美的快乐。
1、巧设活动情境,注重互动体验
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是一种可变动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中,巧设活动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如“优点轰炸法”、互送卡片赞美,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2、重视激励促进,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品德與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正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当学生发表见解后,不论结果是否令人满意。我们都要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这堂课上我润物细无声地做出了榜样,慷慨地给学生赞美,真诚地递上赞美的卡片,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这样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师:我们都渴望别人真诚的赞美,由此及彼,别人也渴望我们的赞美。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与人相处的法宝。下面做个小游戏名叫“优点轰炸法”。
提示方法:
1、组织团体围坐,互相赞美,赞美时眼睛看着对方,尽量用具体的事例,直接告诉他“你有什么优点”。
2、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赞美:装扮、精神状态、所取得的成绩、学习工作的态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互相赞美。
师: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刚才是怎么赞美的。
一个小组上台汇报。
生:XXX,你乐于助人,上次我忘记带钢笔了,是你主动借给了我,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做作业了。
生:XXX,你二胡拉得真棒,还被少年宫评为优秀学员呢!我该向你学习。
师:你以前听到过赞美吗?
生:听到过。
师:像今天这么多吗?
生:没有。
师:今天听到这么多的赞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生:今天我真的很开心,没想到我还有那么多的优点。
师:被赞美的感觉多么美好,能表达赞美的仅仅通过口头语言吗?其实还可以用姿势,如:一个拇指、一个笑脸……也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传递,如写卡片。刚才有很多同学收到老师递上的赞美卡片(整堂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地给学生送上写有赞美语的卡片),现在我们也用写卡片的方式为你所欣赏的人送出我们的赞美。
学生写卡片,送赞美。
(同学们慷慨地送出了自己的赞美,这是借班上的一堂公开课,因此有送给同学的、老师的,甚至后面的听课老师。) 师:我们送出了赞美,也收获了赞美,刚才老师注意到你们的班主任也受到了不少赞美。×老师你好,手捧学生们递上来的一张张卡片,你想对学生们说些什么呢?
师:赞美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赞美如同拂面而来的春风,让人感觉美好,人人献出一点赞美,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小诗:
赞天
赞美是一股清凉的山泉,
滋润人们的心田。
赞美是一朵芬芳的玫瑰,
装点人们的生活。
赞美是一支动听的歌曲,
激荡人们的情怀。
赞美,能使平淡的生活变得美丽,
赞美,能使平凡的人生得到升华。
多一声赞美,给天空增一片彩霞。
多一张笑脸,给大地添一束鲜花。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这个环节中我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体验赞美他人和被他人赞美的快乐。
1、巧设活动情境,注重互动体验
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是一种可变动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中,巧设活动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如“优点轰炸法”、互送卡片赞美,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2、重视激励促进,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品德與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正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当学生发表见解后,不论结果是否令人满意。我们都要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这堂课上我润物细无声地做出了榜样,慷慨地给学生赞美,真诚地递上赞美的卡片,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这样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