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发掘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o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社会发展面临传统文化失传的危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值得每个语文教师重点关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发掘
  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标格外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讓学生做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变得急功近利,教师、家长、学生都不愿花时间去教学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便学也是仅为考试而学,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更谈不上欣赏了。这影响了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师应放眼长远,不为外在环境所影响,抓住教育的本质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发挥语文学科“人文化”的教育功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高尚情操,提升其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得尽力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美,然后再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美的认识。
  一、音韵美
  接受美学观点认为,一篇由白纸黑字形成的好的作品能否实现其价值,首先得靠读者阅读,这种阅读不是表面上的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而是要读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其已有知识及情感体验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方可把枯燥乏味的黑字转化为形象生动且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情感升华,融入作者的情感体验中。因而,在教学传统文化过程中,教师要从美学解度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化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教学《阿房宫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语言教学,让学生领会汉语语音音节清晰、音调变化丰富、富于音乐感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汉语语音本身的美;另一方面提供现代著名朗诵大家的朗诵光盘,让学生跟读,使其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学作品是一种享受美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音韵美,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以帮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二、情感美
  理解一篇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对作者的情感诉求有所了解,唯有明白作者的情感体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其作品。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帮助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认知。教学传统文化时,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离我们较远,学生们很难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诉求,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因而传统文化切忌教师的空洞说教,教师须“披文以入情”,精心创设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设计审美意境时需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来设定,不可强加给学生,如此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如讲读《赤壁赋》时,着重让学生体会“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一段,描写一幅月夜江色图。“清风徐来”,见出秋气之爽;“白露横江”,写出秋意之浓;“水光接天”,状摹秋水之汪。秋江浩阔,自然激发了作者浩阔的胸襟。作者对秋江秋夜的欣赏,举酒咏诗的举止,分明传达了欢愉的畅游之情。通过对全文优美意境的感受,这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幅活生生的绚丽图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三、形式美
  当今语文教学普遍关注言语的内容而漠视言语的形式,以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在某一方面,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师须教给学生语言规则,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而去欣赏、理解别人的作品;另一方面,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跨越语言规则的障碍,尽情尽意地表达,并超越作品的语言,去挖掘作者语言变形后所表达的情和意。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效。如曹操的《观沧海》,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若把每句分解开,只能表现大海很平常的景色特点。但若跨越语言的表面意义,通过对四言诗较五言诗语言更为醇厚、简质的特点把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学生很容易体会诗中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昂扬奋发的精神。
  四、学以致用,启迪学生创造美
  传统文化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外,更应注重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创造美、发现美,进而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启发。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同样,诗歌欣赏也离不开想象,诗人以简约的语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转换、补充、再创造的过程,从而领会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语,都是一些孤立描写景物的名词性词语,不能表达明确的思想感情。而与“夕阳”“断肠人”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情感和理性的想象,那种暮秋夕照下凄清苍凉的意境、游子乡思萦怀的情调就不言而喻、油然而生了。
  五、总结
  当今对国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人已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危险局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理当重视此问题,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这一优势,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帮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他们欣赏传统文化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使语文成为其一辈子受用的知识体系。
  (山西省大同市恒安新区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就幼儿园而言要真的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靠的是整个幼儿园集体智慧和团队的力量。我园在“爱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种爱、爱众、众爱”为核心价值观,实践着“爱众亲仁,日新日进”的园训。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发展,为构建一支和谐有爱的班组团队而努力。  关键词:班组团队;
期刊
杨明江随班就读工作坊《随班就读同课异建下的教育康复实践策略》课题获得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批准进入研究以来,课题组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同课异建课堂的广泛实践,对随班就读同课异建下的教育康复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随班就读同课异建下的教育康复就是指智力障碍少年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的一种缺陷补偿模式。  在智力障碍随班就读的班级里,教师在同课异建
期刊
摘要: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而语文的阅读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归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生活教育思想指导语文教学,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加点“料”。本文拟从丰富的生活体验唤醒阅读情感;精彩的生活实践再现阅读情境;独特的生活经验突破阅读难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活教育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
期刊
摘要:社会实践,即在实践中验证课堂所学,而且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是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通过墙绘项目的绘制,尝试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從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好的规划。  关键词:社会实践;走进社会;假期兼职;墙绘制作  前言:  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落实学院“德学”“五进”中进社会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德智体本身来说是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使课堂增添信息技术色彩,丰富教学形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将微课“化抽象为直观”的优势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然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微课质量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微课在小学数学课中价值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2020年11月18日,鼎湖区举办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我有幸听了叶秀英和陈间好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获益良多。两节课都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法,两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同课异构”的别样精彩:课堂环节紧凑,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教师语言简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扎实有效。  《百分数的认识》是数学概念教学课,而概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
期刊
农村学校活动场地没有城市学校的宽松,游戏材料和器材也相对的比较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白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农村所赋予的优势,借鉴、利用当地的一些民俗传统活动;创设优良的户外体育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导作用;关注幼儿的适应性;提高活动的安全性;让幼儿感受到户外体育的快乐。  一、农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目的和意义  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基本要求,因此,作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教育部“因材施教”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写作。通过相应的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作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高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本文将提出高中生作文教学中写作困境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作文教学;写作困境  写作,不同于一
期刊
1引言  教学事件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过程,它是教师、学生、教材以及社会背景四位一体的集中表现。在这几个因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材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和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而社会文化背景则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这几个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和谐地产生合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使非常重要的。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的好,可以为课
期刊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道德特质,“知礼明礼”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特质。礼仪对于与他人相处非常重要,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国家培养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礼仪教育必须从小开始,从小教育。这样,儿童可以轻松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与他人的社交活动获得更多的好处。  关键词:小学礼仪;现状与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