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和验证过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
  关键词:儒家经典;内容;价值
  习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经典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成果,对社会主义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经典的重要内容阐释
  孔子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这些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不仅要传统文化的在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孝悌为本、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的思想。首先,构建国“入则孝、出则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仪规范。通过在家庭孝敬父母、敬爱兄弟、關爱妻子,扩展到对邻居、朋友在关爱,进而上升到对国家的爱和对世界的友爱。实现了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其次是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非常强调仁爱,“仁者,爱人。” 在他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道德或者他在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 要按照“爱人”在标准来衡量。具体的“爱人”标准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在孔子这里,“仁爱”是评价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第三是诚信准则。在儒家经典里,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和美德。在孔子看来,要用“文、行、忠、信”四个字来教育学生“言必信、行必果”,留下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的道德信条。在孟子看来,他提出“思诚”,将诚信上升到自然的规律,将追求诚信看成是做人的规律,将“朋友有信”当作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在荀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做到了“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就能够行走天下,不管他有多么的贫困,都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是追求公平、崇尚正义的思想。首先是“天下为公”的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使得中华民族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我国仁人志士的价值追求。二是均平思想。在《论语》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就体现 “均平”思想。朱熹将其中的“均”解释为“各得其分”。在《孟子》中,“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的理想要建设一个公平分配财富的小农经济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能够得到保暖。三是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到了孟子的时候,“重义轻利”上升到“舍生取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精神,鼓舞着大量在仁人志士,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三是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一方面,《语论·学而》中的“和为贵”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家庭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邻里间“和长幼”,集体间“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国家间“四海一家”、“和谐天下”。在达到普遍和谐之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实现与人和、与天地和、与道和,从而达到理想社会和完美世界。另一方面,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要求和合,通过矛盾双方之间的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的和谐统一状态。习总书记指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
  二、家经典的历史价值
  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学说,虽然经历了极大的挫折,但仍然生生不息,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其必然性。
  首先,从个人操作层面来讲,儒家学术理论在操作上并不复杂,是一种最容易践行的指导思想。儒家所倡导的理想虽然很高远,但在实践方法上却是十分朴素的。比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简单明了。又如对“爱”的践行,“泛爱众,而亲仁”,将爱分清了主次亲疏的先后顺序,更容易做到。儒家的“八条目”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内修己身到外治家国,由内到外,从简到难,体现了儒家理论的可操作性。儒家思想由于操作性强,更容易实现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思想。儒家经典思想提倡积极上进,投身社会的入世思想。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习优秀就能服务社会。可以说,儒家从创立之日起,就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儒家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常以天下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伟大抱负和崇高的理想,为构建仁爱、和谐的社会积极而为,怀着“知其不可而为之”,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的孜孜追求。
  再次,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成就盛世、稳定社会、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每当一个朝代处于稳定盛世的时候,国家会更加重视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国家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像元朝、清朝这样的朝代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用儒家思想来进行治国的方略。
  总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倡导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这是一种进取型、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对个人的平稳上升、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世界的和睦相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2]《论语·阳货》
  [3]《论语·为政》
  作者简介:
  胡先云(1973~),男,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女勇士》是作家汤亭亭的处女作,不被传统的阳性逻各斯中心主义束缚的汤亭亭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作为现代女性的她对男权压迫的不满及反抗。本文将对“我”的反抗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我”为无名姑姑的辩护,“我”对花木兰故事的重写以及“我”在沉默许久之后再次找回自我。  关键词:多元文化;反抗;身份  美国的华人都会经历跨文化的冲突,而美国的主流文化往往会使在美的华人感到一定程度的自卑。在中国,
期刊
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本刊讯不久前在潞安矿务局召开的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工作会议,是一次部署全面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重要会议。王森浩部长在会上
摘 要: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 “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了,企业不仅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承担任务的职专毕业生,而且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创新,能够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独创的见解及改革措施,以便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期刊
摘 要:蒙古族民歌大多为单声部的独唱与齐唱,但在部分长调歌曲中运用了持续低音的唱法,这种二声部歌曲通称为“潮尔道”。潮尔道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是远古文明的一部史诗,是蒙古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文章对蒙古族潮尔道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蒙古潮尔道;传承;保护  潮尔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特有的符号,是蒙古人对长生天的感悟,对往事的沉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洗礼。是我们听到了一个来自远古的呼唤
期刊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从2004年以来,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加快步伐推进发展,开始实施以“科技与时尚”为发展理念的新一轮战略转型。随着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的深层次调整,集团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62.9%,城镇化进程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不容忽视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造成耕地资源消耗过大;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之間恶性竞争加剧等等。如何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实际,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既是新阶段基层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又是一个相对
期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决定》指出:“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