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职业教育理念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v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作者简介:孙雷鸣(1969-),男,湖北武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职业教育。
  【摘要】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八年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职业教育理念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十四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州市竞技体育发展找到了新思路、新途径。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六环节”,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初级教育阶段与高级教育阶段的紧密衔接,解决了运动员退役职业转换时的后顾之忧,保证了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1. 前言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项伟大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体育人才作保证才能推动这一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组织所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运动员退役时能否妥善安置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主要矛盾。
  2002年9月29日体人字〔2002〕411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研究制定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进出畅通机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主席对我国运动员的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指示“要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全力培养本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但是各个国家培养模式却并不都是一样的。如美国实施的“教育普及与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遵循的“三角支撑”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俄罗斯一贯的“精英集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等都各具特色,支撑着这些体育强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兴盛不衰。
  2002年,广州市就对多年来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了总结,调整了发展观。过去抓竞技体育中存在着“三重视、三轻视”的作法,没有人才培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种偏颇的作法阻碍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涵盖六个环节,抓好了这六个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培养工作本质,六者之间相互配合、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体育局直属的事业单位,附属体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首批“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从2002年起,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率先试行了体育后备人才从入读附属学校伊始直到升为体育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一贯制”,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校队合一、学训结合、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融入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烫平了初级与高级教育阶段的边界,创造性地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个体发展的“无缝对接”,基本扭转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教育与竞训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状态。经过八年的改革摸索、经验总结和特色创新,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内涵式发展的“十四年一贯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走上了“高水平、精细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之路。截止2009年底,共培养奥运冠军5人,世界冠军21人、亚洲冠军47人、全国冠军155人;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评为“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我院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11块金牌、13块银牌、6块铜牌;文化学习方面,在区教育局2008年的教学检查中,能够达到区级要求的一般水平,而且学生的文化成绩有继续提高的发展趋势。总之,“十四年一贯制”根源性地解决了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后顾之忧。
  2. 深刻认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成才的“六环节”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学院总结出了“科学选材、系统学训、及时输送、求实竞赛、紧密跟踪、妥善安置”六个重要环节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体系。这六个环节涵盖了后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每个环节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做法,如科学选材要做到“选的准、选的早、选的来”,系统训练要做到“训练、教育、科研、医务监督一体化”,及时输送要做到“送的及时、送的出,选的上”,求实竞赛要做到“不搞虚假、不用药物、不改年龄、公平公正”,紧密跟踪要做到“关心、爱护送出去的队员和在队一个样”,妥善安置要体现“人文关怀,二次反哺社会”等等,这些具体理论认识和作法要求使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体育事业在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以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和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培养为一个主要特色,引起全国许多省市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不断派人前来参观学习。“六环节”理论建立了目前我国在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理论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填补了国内实际工作理论研究的空白。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科学选材”。通过科学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才率必然大大提高,后面五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科学选材”需要遵循“选的准,选的早,选的来”的原则;第二个环节是“系统学训”。在“系统学训”环节中要求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重要性。“系统学训”的过程中注重了个性发展的需要,刻意在核心能力的培养实施“早教”,如通过编写竞赛秩序册、竞赛规程、申诉书刻意训练他们文字撰写能力,刻意强化英语会话、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以为他们在将来进入高级教育阶段的时候,能顺利地把基础核心能力迁移到职业技术能力学习上来;第三个环节是“求实竞赛”。在我国青少年的各种比赛中,运动员隐瞒年龄,篡改户口上的真实年龄去参加比赛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学院把“求实竞赛”作为培养后备人才一个重要环节提出来,既是参赛的必需,也是育人的必然要求。“求实竞赛”不仅是对竞赛管理而言,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运动员从小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使他们把弄虚作假视为一种耻辱彻底摒弃。正如校训所明示的“崇德、善搏、求实、勤学”。这些道德观、价值观和公共行为的养成将会使他们转入高级教育阶段的学习后,为后续的职业岗位道德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个环节是“及时输送”。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已形成严密的“三级训练网”输送体系,因此广州市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成材的标志是向高层次专业队输送更多的“苗子”,使他们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最终进入省队、国家队,代表国家在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在世界和国内比赛中夺取冠军,打破纪录,完成他们成才的最后过程;第五个环节是“紧密跟踪”。对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到国家队和省队之后,运动员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尽快熟悉新的班队环境,严格训练取得成绩,原输送方针对输送队员经常性地进行关怀和帮助;第六个环节是“妥善安置”。雄厚的后备人才群是输送质量的保证。但后备人才群中非拔尖队员也面临着自身退队、退役后的前景和出路问题,需要取舍。一方面,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退役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学院的建立是广州市体育局提出对运动员“妥善安置”环节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州市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个“稳定器”,在运动员妥善安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完成高中学业的退队、退役运动员,通过考试后让他们进入体育高职“3 + 2”教育系列,开始人生的“职业转型”。   3.“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国对优秀运动员究竟如何走“体教结合”之路,进行了长期地、艰苦地探索。上世纪80年代,广东、上海、北京等10个省市体委先后在体工队的基础上,建立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实行“体教结合”;90年代,各省(市、区)体育局借助体育院校、普通高校的支持,使相当一部分优秀运动员能够进入专科、本科及函授学习;进入21世纪,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下,各省(区、市)体育局纷纷创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探索优秀运动员通过职业教育走“体教结合”的新路子。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落实《决定》,又于2006年11月7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就业难”问题,指出了一条坦荡的大道。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优秀运动员的“政策安置”“函授培养”“本科教育”等多种就业途径的比较中,探索“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为了保证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把原市属伟伦体校升格为体育高职院,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造性提出了具有统筹兼顾特点的“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教育理念从高职教育阶段延伸到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九年义务教育与五年高职教育阶段的“无缝对接”。可以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理论首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论中的实践与创新发展,是顺应了广州市“中心城市”的战略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模式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4.1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特征。
  一是明确了我院引入职业教育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办学宗旨,确保了广州市竞技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学训之间的矛盾;二是明确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办学定位;三是明确了学院“立足广州、服务全省、面向海内外”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四是形成了“育才、健民、强市”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建设成为“三个一”(一个基地、一个园区、一个平台)的办学目标。
  4.2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整合性和连续性特征。
  一是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周期长,一般成才期要5-10年的时间跨度,“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初级教育阶段不断提高竞技水平训练的同时,注意智力型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相结合的作用,在他们早期的初级教育阶段就融入了职业教育理念,刻意在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实施“早教”,如训练写作、英语表达、自我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他们进入高级教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力培养两个维度实施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基础核心能力训练;三是实现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初级教育阶段与高级教育阶段紧密衔接。
  4.5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内涵着职业教育特征。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探索,和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同时原有的竞技体育资源又可以为社会服务;自2007年以来,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94%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在一线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服务,一些毕业生实现了“创业即就业”。
  4.4 “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资源共享特征。
  学院借助举办体育教育30余年的历史积淀,以及“校队合一管理”的探索实践,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支持下,实现了与市体工队的实质合并。这一管理体制上的突破性改革,不仅使训练场馆、教练、管理人员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为高职教育发展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两者之间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教练走入高职教学课堂,扩大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规模;高职学生通过走入身边的运动队,增长了认知、实践了职业技能;训练场馆和高职教学场馆合一,共享了资源;运动专项部与高职教学术科教研室合并,产生了共同促进和提高的效应。
  5. 主要结论
  5.1 探索和实践了高职办学与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融合,实现了广州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广州市从“体育大市”向“体育强市”迈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5.2 先试先行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了广州市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的“六环节”,转变了传统发展观,创造性解决了运动员退队、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为广州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思路、新途径。
  5.3 明确了职业教育为广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5.4 设计和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健全和完善了退役安置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三方面的工作,近几年针对退役运动员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
  5.5 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研究优秀运动队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和训练两大任务,大力推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培养出既有体育专长又有文化素质与现代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实际中一些退役运动员在营销、保险、服务行业大显身手,在很短时间内就走上了单位重要岗位。
  5.6 通过“校队合一管理”改革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使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训练资源和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形成了资源共享、集约利用的效果,实现了两种体制融合后的“乘数效应”。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11- 10.
  [3] 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体人字〔2002〕411号).
  [4]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体科字[2006]290号).
  [5] 人事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18号).
  [6] 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体人字[2006]478号).
  [7] 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共同制定,《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体人字[2007]412号).
  [8]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07年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总结汇编[Z].2007- 04.
其他文献
【摘要】大家都非常熟悉饺子吧!而且一定吃过。那么,关于饺子沉浮的秘密,大家可都知道?那就请继续看下去,让我来为你揭晓这个秘密。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  【关键词】饺子 沉浮的秘密 道理  "啊!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大家都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我就有过这样的时刻,我发现的是饺子煮熟了为什么会膨胀,为什么浮起来的秘密。  大家都非常熟悉饺子吧!而且一定吃过。那么,关于饺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要想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就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塑造出体育教师在学生们心中神圣的高大的形象。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增强责任意识;教学中要注重讲究语言艺术,说话语气和方式;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有的放失地组织教学;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师 责
期刊
【摘要】一名教师要成长,要有收获,教学反思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工作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效果;反思所得;反思不足;教材的使用和再教设计。  【关键词】教师 成长 收获 教学反思 五个方面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结果进行回顾思考和分析总结的一种活动,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反思的内容有很多,如教学手法的反思,教育学生
期刊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对美术审美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将就在中职美术如何进行差异教学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 差异教学 美术素养  美术教学作为一门个性化的教学课程,最基本的
期刊
【摘要】绘画艺术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交替过程。色彩创作与发展也是如此。提高水彩画创作教学及作品的质量,避免和克服水彩画创作脱离生活,表现语言单一,缺乏思想内涵及小品性、习作性的倾向,就必须在创作教学中重视深入生活,强调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多方面地吸收、借鉴与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的精髓,丰富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才能全面提升水彩画的艺术品位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色彩创作 发
期刊
【摘要】从每年的“六一”校园文艺汇演中可以看出,学校开展的舞蹈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文娱生活,并且文艺节目的质量和演出水平都在逐年提高,展示了广大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因此,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舞蹈教学。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善于尊重和理解学生;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 渗透德育教育
期刊
【摘要】特教学校的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是提高特教学校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听觉障碍儿童的语文能力,一向是特教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课题。语文教学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说、读、写、思维、智力、个性的发展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目前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学体制、教材、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以创新教育为核
期刊
【摘要】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多搜集资料,注意搜集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以弥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不足。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 新课改 实施 途径  农村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 体育 目标 内容 方法 改革 建议  初中体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不
期刊
【摘要】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德育理念,有了科学有效而富有活力的德育措施,才使得我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前进,才使得我们这样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发展成为今天校风严谨、班风纯正、学风浓郁、校容整洁的“市级示范初中”。  【关键词】以德为首 管理 校风 班风 学风 校容  高场镇中自1993年创建以来,一直秉承以“构建特色学校,架设成功桥梁”为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为学校长足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