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背后的真面目
在很久以前,曾有一支英国探险队出发寻找传说中的雪人,结果雪人没找到,只发现了疑似雪人的毛发。后来经过科学鉴定,这些毛发并非是雪人身上的,而是属于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的性情凶猛,善于直立行走,因此被人们认为是“雪人传说”的灵感来源之一。在藏语中,西藏棕熊叫“折蒙”,门巴语中则叫“折冬”。在我国,西藏棕熊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区,人们—般习惯称之为“马熊”或“藏马熊”。据传,这是因为它们的脸形看起来很长,有些形似马脸。
棕熊家族中最美丽的存在
通常来说,棕熊的体色单一,从深棕色至浅棕色不等。而西藏棕熊的毛色不仅不单一,反而还丰富多彩。曾有外国专家在动物园里见到西藏棕熊后,赞赏道:“多漂亮的熊啊!我认为甚至比大熊猫更漂亮。—西藏棕熊天生具有一副黄金色的面容,不过耳朵与粗壮的四肢是黑褐色的,而背部的毛色是由深褐色与黄褐色混杂而成的。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它们的喉部至肩部有一大片乳白色的环状色斑,看上去仿佛是肩上披了围巾—样,显得既舒适又温暖。
除了体色,西藏棕熊的体态在棕熊家族当中也是最特别的。它们的体长为180~210厘米,肩宽约1 00厘米,体重可达400干克以上。即便如此,这种体形在棕熊当中也算是较小的。西藏棕熊的毛发特别长,这是为了抵御严酷的气候。不过,相较之下,它们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上臼齿显著大于其他的棕熊亚种。因此,有的学者曾提出西藏棕熊可能是独立的物种。
西藏棕熊直起身的样子很像传说中的“雪人”,它们的后脚掌与人的脚掌形状非常相似,所以留下的脚印往往被探险者误以为是“雪人”的
从初春的苏醒开始
西藏棕熊通常独来独往,只有母熊才会带着小熊一起活动。明媚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西藏棕熊从洞里缓缓地走了出来。由于寒气尚未退去,因此它们经常在白天活动。虽然西藏棕熊的动作看起来很笨拙,听觉、视觉也比较迟钝,但是嗅觉十分灵敏。在顺页风时,它们可在1 000米之外发现目标。初春的小动物活动很少,为了寻找食物充饥,西藏棕熊每天要游荡很远的距离。
到了五六月,天气逐渐变暖,绿植也相继长了出来,鼠兔与其他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这对西藏棕熊来说是绝佳的捕食时节。虽然棕熊属于杂食动物,但西藏棕熊栖息于海拔4 500~5 500米的高原地区。由于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植被较少,所以西藏棕熊主要以其他小型动物为食,但也食一些植物。西藏棕熊的肩背部有一块高高隆起的肌肉,能给予它们前肢强大的力量,在挖掘的过程中使洞里的鼠兔无所遁形。鼠兔是西藏棕熊的主要猎物之一,不仅是鼠兔本身,就连它们辛苦贮藏的人参果、蕨麻委陵菜等植物的根茎也会成为西藏棕熊的口中食。
夏季的食物对西藏棕熊来说更加丰富,不过由于天气炎热,它们白天会躲到阴凉处休息。为了避开越来越多的吸血蚊虫,西藏棕熊只能选择晨昏或夜间外出觅食。别看西藏棕熊走起路来总是一扭一扭的,身上的肥肉也跟着摇晃,看起来滑稽可笑。实际上,这是因为它们侧对步行走,加上后脚朝内撇,因此行走方式是左摇右摆的。不过,它们准备捕捉有蹄类动物的时候就不是如此悠哉的样子了,性急的西藏棕熊会变换步法,跑起来的速度很快,时速可达30~40千米。
狂吃是为了很好地冬眠
秋天,是西藏棕熊一年當中最关键的备战时刻,因为它们要为入冬做准备了。这时,可口的果实都已熟透,为过冬而奔波的小动物们也都吃得胖乎乎的。面对这些可口的“美食”,西藏棕熊要从早到晚疯狂进食,目的就是要多多储存脂肪,使自己变得更胖,准备迎接冬眠。
11月,高海拔山区被一层白霜覆盖,这时的寒风极其凛冽,西藏棕熊要顶着风雪尽快寻找僻静的山坡或向阳的山崖筑洞冬眠。洞穴内通常只有一头棕熊居住,它通常不与同类共享巢穴;而未能独立的熊宝宝则要与熊妈妈住在一起。棕熊与其他冬眠动物不同,它们冬眠的时候是呈半睡眠状态,因此不可受到惊扰。一旦有大的动静声,它们随时能从睡眠中醒来,被惊醒后的棕熊一般就不再冬眠了,随即跑出洞外,疯狂寻找食物来吃。
11月,西藏棕熊显得膘肥体壮,这是它们通过大量采食而囤积脂肪后的结果,是为了顺利地度过寒冬
捍卫草原生态的益兽
西藏棕熊生活在美丽的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的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和甘南。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西藏棕熊对人类来说是维持草原生境内生态平衡的重要益兽。一头成年西藏棕熊每天要吃掉11~16只鼠类,以此来估算的话,一年能吃掉2 400~3 500只草原鼠类。况且西藏棕熊除了吃草原上的老鼠,还以腐肉为食,它们不仅保护了草场,也严格控制着草原地区家畜瘟疫的蔓延。
不过,人类对自然栖息地的过度开发会导致西藏棕熊的栖息条件发生恶化,迫使它们的活动区域大大缩小,而且过多的人为干扰会给棕熊的捕食和冬眠带来困难。曾在1986-1990年间,就有65头棕熊不幸被猎杀,为了保护棕熊,我国将之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在它们的分布地建立了20多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西藏棕熊分布的保护区,如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在很久以前,曾有一支英国探险队出发寻找传说中的雪人,结果雪人没找到,只发现了疑似雪人的毛发。后来经过科学鉴定,这些毛发并非是雪人身上的,而是属于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的性情凶猛,善于直立行走,因此被人们认为是“雪人传说”的灵感来源之一。在藏语中,西藏棕熊叫“折蒙”,门巴语中则叫“折冬”。在我国,西藏棕熊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区,人们—般习惯称之为“马熊”或“藏马熊”。据传,这是因为它们的脸形看起来很长,有些形似马脸。
棕熊家族中最美丽的存在
通常来说,棕熊的体色单一,从深棕色至浅棕色不等。而西藏棕熊的毛色不仅不单一,反而还丰富多彩。曾有外国专家在动物园里见到西藏棕熊后,赞赏道:“多漂亮的熊啊!我认为甚至比大熊猫更漂亮。—西藏棕熊天生具有一副黄金色的面容,不过耳朵与粗壮的四肢是黑褐色的,而背部的毛色是由深褐色与黄褐色混杂而成的。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它们的喉部至肩部有一大片乳白色的环状色斑,看上去仿佛是肩上披了围巾—样,显得既舒适又温暖。
除了体色,西藏棕熊的体态在棕熊家族当中也是最特别的。它们的体长为180~210厘米,肩宽约1 00厘米,体重可达400干克以上。即便如此,这种体形在棕熊当中也算是较小的。西藏棕熊的毛发特别长,这是为了抵御严酷的气候。不过,相较之下,它们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上臼齿显著大于其他的棕熊亚种。因此,有的学者曾提出西藏棕熊可能是独立的物种。
西藏棕熊直起身的样子很像传说中的“雪人”,它们的后脚掌与人的脚掌形状非常相似,所以留下的脚印往往被探险者误以为是“雪人”的
从初春的苏醒开始
西藏棕熊通常独来独往,只有母熊才会带着小熊一起活动。明媚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西藏棕熊从洞里缓缓地走了出来。由于寒气尚未退去,因此它们经常在白天活动。虽然西藏棕熊的动作看起来很笨拙,听觉、视觉也比较迟钝,但是嗅觉十分灵敏。在顺页风时,它们可在1 000米之外发现目标。初春的小动物活动很少,为了寻找食物充饥,西藏棕熊每天要游荡很远的距离。
到了五六月,天气逐渐变暖,绿植也相继长了出来,鼠兔与其他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这对西藏棕熊来说是绝佳的捕食时节。虽然棕熊属于杂食动物,但西藏棕熊栖息于海拔4 500~5 500米的高原地区。由于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植被较少,所以西藏棕熊主要以其他小型动物为食,但也食一些植物。西藏棕熊的肩背部有一块高高隆起的肌肉,能给予它们前肢强大的力量,在挖掘的过程中使洞里的鼠兔无所遁形。鼠兔是西藏棕熊的主要猎物之一,不仅是鼠兔本身,就连它们辛苦贮藏的人参果、蕨麻委陵菜等植物的根茎也会成为西藏棕熊的口中食。
夏季的食物对西藏棕熊来说更加丰富,不过由于天气炎热,它们白天会躲到阴凉处休息。为了避开越来越多的吸血蚊虫,西藏棕熊只能选择晨昏或夜间外出觅食。别看西藏棕熊走起路来总是一扭一扭的,身上的肥肉也跟着摇晃,看起来滑稽可笑。实际上,这是因为它们侧对步行走,加上后脚朝内撇,因此行走方式是左摇右摆的。不过,它们准备捕捉有蹄类动物的时候就不是如此悠哉的样子了,性急的西藏棕熊会变换步法,跑起来的速度很快,时速可达30~40千米。
狂吃是为了很好地冬眠
秋天,是西藏棕熊一年當中最关键的备战时刻,因为它们要为入冬做准备了。这时,可口的果实都已熟透,为过冬而奔波的小动物们也都吃得胖乎乎的。面对这些可口的“美食”,西藏棕熊要从早到晚疯狂进食,目的就是要多多储存脂肪,使自己变得更胖,准备迎接冬眠。
11月,高海拔山区被一层白霜覆盖,这时的寒风极其凛冽,西藏棕熊要顶着风雪尽快寻找僻静的山坡或向阳的山崖筑洞冬眠。洞穴内通常只有一头棕熊居住,它通常不与同类共享巢穴;而未能独立的熊宝宝则要与熊妈妈住在一起。棕熊与其他冬眠动物不同,它们冬眠的时候是呈半睡眠状态,因此不可受到惊扰。一旦有大的动静声,它们随时能从睡眠中醒来,被惊醒后的棕熊一般就不再冬眠了,随即跑出洞外,疯狂寻找食物来吃。
11月,西藏棕熊显得膘肥体壮,这是它们通过大量采食而囤积脂肪后的结果,是为了顺利地度过寒冬
捍卫草原生态的益兽
西藏棕熊生活在美丽的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的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和甘南。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西藏棕熊对人类来说是维持草原生境内生态平衡的重要益兽。一头成年西藏棕熊每天要吃掉11~16只鼠类,以此来估算的话,一年能吃掉2 400~3 500只草原鼠类。况且西藏棕熊除了吃草原上的老鼠,还以腐肉为食,它们不仅保护了草场,也严格控制着草原地区家畜瘟疫的蔓延。
不过,人类对自然栖息地的过度开发会导致西藏棕熊的栖息条件发生恶化,迫使它们的活动区域大大缩小,而且过多的人为干扰会给棕熊的捕食和冬眠带来困难。曾在1986-1990年间,就有65头棕熊不幸被猎杀,为了保护棕熊,我国将之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在它们的分布地建立了20多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西藏棕熊分布的保护区,如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