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自牵引Overlap法在Ivor Lewis手术食管胃胸内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自牵引Overlap法在Ivor Lewis手术食管胃胸内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2例行Ivor Lewis手术的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中位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50~73岁。患者均采用改良自牵引Overlap法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利用结扎线作为牵引,下拉食管,将食管顺时针旋转45°,行食管胃侧侧吻合,用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共同开口,形成食管胃Overlap三角形吻合口,最后离断食管。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

结果

(1)术中和术后情况: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Ivor Lewis手术,无中转开胸开腹。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45 min(125~189 min),管状胃食管吻合时间为20 min(16~35 min),术中出血量为98 mL(78~135 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 d(3~5 d),术后恢复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6 d(5~7 d)。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5 d均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未发现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8 d(7~11 d)。(2)随访情况: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0~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个月。患者均生存良好,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Ivor Lewis手术中采用改良自牵引Overlap法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操作简便,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进行干预,探索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150只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吸入空气)、烟雾吸入组(s组,烟雾吸入30 min)、烟雾+高剂量甲泼尼龙(methyl prednislolone, MP)组(s+HMP组,腹腔注射MP 40 mg/kg)、烟雾+中剂量MP组(s+MMP组,腹腔注射MP 4 mg/kg)、烟雾+低
目的研究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和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
期刊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运用已有20余年,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开展了该技术。然而,由于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广泛,需在胃周多层次、多间隙中进行分离解剖操作,且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学习曲线。因此,手术团队配合良好尤为重要,能使术者更快渡过学习曲线,增强手术信心,提高手术质量。完成一台高质量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除了需要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主刀医师外,能与主刀默契配合、协助术野暴露和分离的功能型助手,
目的探讨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49岁男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施行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腔操作部分:使用密闭式气胸,侧俯卧体位,多点悬吊等方法完成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腹腔操作部分:使用辅助提吊肝叶,大弯侧、小弯侧分别游离等方法完成胃游离及腹腔淋巴结清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95例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90例,女305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0~75岁。根据患者术前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早期胃癌行D1+淋巴结清扫术,进展期胃癌行标准的D2淋巴结清扫术,肿瘤侵犯浆膜行D2+淋巴结清扫术。观
在日本,胃癌的治疗方案主要根据胃癌分期制订,《胃癌治疗指南》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法。最新的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采用第7版肿瘤TNM分期系统,这是自胃癌治疗指南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修订。第15版《胃癌治疗规约》中关于胃癌分期的修订结合了第8版肿瘤TNM分期系统的更新要点以及临床实践经验。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系统的更新,胃癌治疗指南同时更新,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应运而生。近年来日本开展了高质量的全国性胃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发展趋势、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 435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 263例,女1 172例;年龄为(61±11)岁,年龄范围为12~93岁。依据患者手术时间,以5年为截点将4 435例患者分为两个时期:前期(2008—2012年)1 588例和后期(2013—
目的探讨改良完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治疗贲门或幽门周围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贲门或幽门周围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38~78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多孔或单孔改良完全腹腔镜胃腔内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