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理念与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10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对情感教育的理念内涵进行分析、探索,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实践举措,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念;实践;情感教育
  21世纪是我国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发展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发高要求、高标准,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型人才,更是急需会认知、会做事、会协作、会生存的综合性人才。这也要求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不再是单一的认知内容、获取知识,而既是传递知识、助其成功的方式,更是人格塑造、个性完善的情感过程。学生学习也不再是知识储备的过程,而是个体情感的发展与提升。教育的实况、发展的趋势、时代的挑战都在呼吁用情感教育滋养心灵、陶冶性情、完善品行,以此把学生培养成身、心、智皆合格的可塑性综合人才。
  一、 小学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的理念探索
  (一)语文学科情感教育内涵特征
  情感教育的内涵,既是教学之中的目标,更是教学实施的手段。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无论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课本教材之中的文本,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语文学科的各个环节之中,也都渗透着情感因素,这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如果说数学的符号运算是冰冷的思维与逻辑,那么语文的文字叙述就是附带情感的表达,这也让语文学科具备情感教育的所有特征。正如“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而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学有以下内涵特征:
  其一,情感性。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师生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过程,就是其情感交流的过程,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乐教与乐学。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用浅显的知识视野、片面的分析技巧去解读教材文本的内涵,使其变成冰冷的知识介绍、冷漠的技巧传授,应该流动着丰富、细腻、热烈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鼓舞下,探索知识,掌握技能。
  其二,审美性。审美并非小学美术、音乐等“美育”教育的专属,语文学科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以此达到“美育”的教育效果。离开了“美”,语文课本中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等,也就成了没有神韵的“物体”;离开了“美”,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与假大空的道德量尺。有了“美”的存在,学生才会去认真审视,以此去了解、认知、感悟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将其变成人生向往、理想追求。因此,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性,超脱“美育”教育,将其提升为生命质量的教育。
  (二)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目标
  因其情感教育内涵的广阔性,其目标也并非仅关注学生情感。
  其一,关注社会生活。缺乏社会生活渗透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感觉语文远离生活,不具实用性,读之如同嚼蜡,写之思绪枯竭,以至于视语文学习为无用且艰辛之旅,心生厌倦。“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也要紧扣时代脉搏,把社会时事、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语文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与拓展。与此同时,生活与语文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知识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更是社会各时代的生活折射。另一方面,语文又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在社会生活中,又起着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作用。由此而言,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目标,也势必要以关注社会生活为首要前提。
  其二,关注学生个性,体现语文人文关怀。当前教育教学的弊疾是脱离学生思想与生活的技能训练教育,教学过程模式化、程序化。这也让学校如同“人才加工厂”,湮灭学生的个性,缺乏人文关怀,批量生产、加工“工厂”所认为的人才。语文教学之中的“听说读写”,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更是感受体验、言情言理的一种生命行为,生命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绚烂缤纷的。由此,新时代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更注重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培养,这是关涉学生主体精神成长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 小学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的实践应用
  人之情感,非常复杂,正如一念之间的善恶,学生在学习之中的积极情感,也会因为某一因素,变得消极。由此,情感教育的实践举措,要优化情境创设,丰富教学活动,以此才能减少情感的复杂性,让情感教学具可操作的实践性。
  (一)优化教学情境,唤起情感
  正所谓“触景生情”,教学之中学生情感生成与释放的方式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它有利于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渗透于教学内容中,这样既能够让教学内容情感得以呈现,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体验,更容易激发兴趣与动机。由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实施情感教育。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分为“物理”与“心理”两大类:
  以“物理”情境举例。“物理”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物质”,如信息技术、教学教具、图片实物等,围绕具体文本內容中所蕴含的情感信息,以此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本地学校并非在钱塘江附近,笔者也初步了解到班上学生少有去过钱塘江看潮水。若笔者用语言去描述钱塘江大潮如何雄伟,学生难以理解,在情感上更是不能共鸣。由此,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丰富视频资源,在笔者的语言陈述中,在视频的直观感受中,学生身临其境般了解、掌握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体验与感悟了文本的思想情感。再如,古诗教学中,语言简练,内容较少,学生难以从几十个字中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由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将古诗制作成简短的动画,以此让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深刻理解古诗的韵味,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示儿》一课来说,学生读后,根本体会不到诗人对儿子“所示”为何物,全诗所表为何“情”,由此,笔者为学生制作了祖国九州分裂,大好河山不断被敌人所侵蚀,诗人却已是残年,不久将离世,怀着满腔悲愤,却坚信祖国九州一定会收回,以此写下遗书的动画。这样学生在动画的观看中,更能够深入理解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再以“心理情境”举例。“心理”情境,就是利用学生潜在意识,如竞争、崇拜、榜样等心理情感因素,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为基础,围绕班级学习所需的氛围而创设的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红军”“党员”方面的内容,如《桥》《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等,并且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隔较远。教师如果只是以物理的方式创设情境,如视频展示,学生只能是看热闹,很难从心理上接受,情感也就难以释放,难以生成,由此,如何营造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在《金色的鱼钩》一课教学中,笔者主要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关于老班长的描写,并分析缘由,然后再竞赛发言,看哪个小组找得多,挖得深。很显然,竞争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更深入去挖掘老班长的事迹,体验老班长的情感。更是点燃了课堂,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情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较大弊端就是教师对文章情感内容深入解读,以此再强加在学生身上,也让学生去感同身受,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与情感经历,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之中,能够生出不同的情感。由此,教师要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以此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
  一方面,找准教学内容丰富的切入点,激发兴趣,体验情感。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科,尽管小学生年龄尚幼,经验、能力、阅历等都相对有限,但课本教材的编写也照顾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大多数的文章都是讲述小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只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产生对文本内容学习的期待,让他们的学习情感一触即发。如在《父爱之舟》一课,笔者就以“父亲”作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父亲,学生叙述之后,笔者再进行总结:大家的介绍,父亲总是冰冷冷,仿佛对我们没有情感一样,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在疑问之中,顺势引导学生阅读《父爱之舟》,一同感受“冰冷”的父爱。
  另一方面,及时激励性教学评价,肯定认同,满足需求。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無论是叙述文、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应用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然而在教学目标的导向性下,课堂教学所传输的往往都是“真、善、美”的崇高情感,但小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真假、善恶、美丑观念,在体验与感受之中,势必也会从其他角度去解读,进而造成与课堂情感主线的偏差。若教师直接否定,势必会让学生的自信心遭受打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由此,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在肯定认同学生勇于发现、敢于质疑探索创新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理念,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正向的释放。以此发挥语文教学文本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如在《将相和》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年龄尚小,很容易“斤斤计较、小肚鸡肠”,认为蔺相如不应该原谅廉颇,虽然这并不是教学之中的情感主线,但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这种观点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蔺相如原谅廉颇,以国为先,更显自身的气魄与肚量。同时引申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他们以“友谊”为先,原谅同学的小过失,做一个大度豁达的新时代好少年,这样的教学也更有意义。
  总而言之,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控自身的情感,做一个理智的、有思想的新时代少年。由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以“情感”渗透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举措,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以此乐学、好学、爱学,促使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世.寓情于文中,感悟于心灵: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途径探索[J].文教资料,2020(3):80-81.
  [2]高清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7):33.
  [3]翁美伊.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师版,2017(47):262.
  [4]成星.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3(8):129.
  [5]汪建莉.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9):279.
  作者简介:
  贾春梅,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清池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是集语言工具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科目。在语言表达或形象描述中时而有心潮澎湃的激昂,时而有温柔大方的谦卑,时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时而有字正腔圆的说明。故而,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通过语文的表述传达情感的,小到生活细节,大到民族和谐,恰当的语言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地进行沟通,粗俗的语言则会阻碍彼此的交往。所以,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
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的影响深远,因此会计人才培训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本篇文章将目光集中于会计专业教学,分析了如何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来有效的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进而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合唱教学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其音乐感悟能
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英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
幼儿园班级活动作为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会直接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效果.在全面优化学前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幼儿园加强活动材料的投放管理
以天津高校的“纲要”课为例,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探索课程如何才能与天津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结合路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行业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我国教育界开始大力研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式策略,一方面是受现阶段我国国内教育形势转变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以往的语文学科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就一定要学会革故鼎新,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和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互促互进的.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含义出现,对当下物联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应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形成读写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可以得到突破性进展。文章分析在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一体化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写作与阅读能力的双重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写作;初中语文  一、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中学语文的基础阶段,本身就至关重要,而文言文的加入无疑让初中语文的学习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文言文代表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结晶,而且每个朝代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学习理解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通常在文言文理解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词,加入不同的注解。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文言文一些固定的理解,但是当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言文的注释理解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是根据当前文言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