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表现为丰富多元的意象,是构成意境氛围的重要元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类别和数量较多,分析这些诗词对学生更切身地感受诗词意境之“美”,更细致地体味时序变化之“慢”,更有使命地担当起继承传统之“责”有重要意义。
一、触摸诗词之“美”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因和自然气候的变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有着更为深厚的自然意味和变幻美感,能够让我们在隽永的语言中感受到意象的奇妙、意境的优美,寻找到一种情怀和慰藉。
例: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语出唐朝张大烈《阮郎归·立夏》。时至立夏,春花落尽,浅草成翠,已不再是浅浅春色。万物茁壮成长,并有了一定的规模。作者形容绿色不用浅草而直说“绿阴”,浓烈之意已很明显;“换新光”是与明媚春色相较而言的,“新光”就是初夏蕴热、万物开始疯长的新世界,这种蕴热最开始是从“薰”字表达出来的,“薰”既有温度的感觉,也有味道的感觉,更有点燃热情的感觉,“薰风”就是包含了太多太浓的夏之气息的“风”,风暖昼长,绿茵遍野,一派欣欣向荣。这是作者着眼整体的感受描写,下一句作者就针对具体的意象进行工笔细描:在夏日,莲花“贴”水,蝴蝶“晒”粉,各有意趣,各有忙碌,各有欢欣。“贴”“点”“横”分别从三个角度展现小荷:就荷叶形状而言,静贴水面;在整个池塘背景下,圆点碧波;就小荷情态而言,兀自横塘,三个动词,别有情趣,“小荷”情态活泼灵动。“蝶衣”不仅指蝴蝶的翅膀,更包括所有蝴蝶形成的绚烂的世界和色彩,因此“蝶衣”就是绚丽,蝶衣就是美好,蝶衣就是幻想。这些美好的色彩落于“粉”字,就为这些美丽增加了一份“轻盈”的质感——吹弹可破的美好事物总是需要小心呵护。而“晒”又在这美好的“蝶衣”上铺洒了一层阳光,美丽的色彩在阳光下便是五彩缤纷。“忙”表现的是千万只,或者是绚烂的起舞,或者是络绎不绝和煞有介事的忙碌,轻盈的生命,用色彩的起舞诠释着生长的意义——热烈中也会有轻巧的美。
例: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语出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本是咏“白牡丹”,但因首联“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点出节气,所以颔联、颈联的描写就突出了谷雨节气的一些特点。“晓”“宵”,双声异韵,错落有致,点名两个不同时段的白牡丹及植物在这个时节的情态:清晓,瓣蕊悬滞清露,一席玉洁芳华;中宵,枝叶洒着皓辉,一尊冰肌婷立。“湿”如浴出,“寒”若玉润,花之姿质、温度、性情、品格涓涓而出。“贮”“倾”二字,别有深情,一放一收,一虚一实,将大自然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谷雨”就是有了滋润谷物生长的降水,但气温回暖而晓不失冷,水汽蒸盈而夜不失清,故清晓露湿,中宵月寒,万物正承温接水而生长,生命因温情悸动而舒展。
在古典诗词中,诸如上述有关“二十四节氣”的诗词不胜枚举,这些诗词中,准确、生动、精妙的用字,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多样的修辞;自然、优美、和谐的意境;缤纷的色彩、变幻的声响、蓬勃的气息无不都在感染着我们,这些内容既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最佳素材,又是我们体味生命、亲近自然、涵养审美的重要资源,学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对于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体会时序之“慢”
二十四节气从形成之时就一直在中国流传,千百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的描述、记录形成了许多诗词、典故、传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它的审美艺术价值也因时间长久而被诸多文人墨客赋予丰富的内涵意义。在物质化大潮中,体会、理解、欣赏有关“二十四节气”诗词的境界内涵,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季节轮回的美好、时光流逝的况味。“就在今天/秋天将自己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夏的热情/一半走向冬的冷清/从今天起/感觉会一天比一天寒凉/这是走在半路上的秋天与我达成的共识”。诗歌从个体角度细致体味了“秋分”这个季节气候的变化,将这种变化涵泳在季节承前启后的过程之中,将时光流逝中的自然变幻真实细腻地表现出来,也就将时光存在的意义相对凝结,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时光的“脚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诸多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名句,留住了时光的“脚步”,留住了自然变化的“身影”:“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南宋·张栻《立春偶成》)冰霜渐融,阳气已生,春的讯息饱满,但却写草木知晓,通过草木延伸到我们的感受,春的暖意更加细腻而有张力。“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自此,逐渐阳衰阴盛,时光总在潜滋暗长中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回忆。“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刘翰《立秋》)夜凉如水,秋梦无声,月明满阶,既沾染了梧桐,又摇醒了幽梦,被秋凉点醒,在缓慢中寻找,却只有满阶的梧桐证明秋天的来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雪压夜竹,夜寐不成,偶闻折竹之声,寒冷和静谧将冬夜衬托为高远广阔的时光背景。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所谓“景”之“乐”,就在于自然万物随着时光流逝变化的足迹证明着生命的历程。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节气描写的诗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诗文中关于气候变化的描写,体会感受时光的历程,将日常匆忙的脚步逐渐变“慢”,在繁芜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四时的变幻,感受生命的历程,体会生命的伟大,让习以为常的自然事物和生活时光变得更有内涵。
三、继承传统之“责”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千年传承,千年不衰,以不同的形式传承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世界的认可,说明人们对诸如“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程度的精神认可。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过历史岁月的洗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不像科技发展那样备受重视,甚至某些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从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重拾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精神世界匮乏的时代,是非常必要的,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广大教师崇高的使命。
总之,广大教师不仅要从诗文学习的角度上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欣赏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艺术,更要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自觉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观念,承担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文明的光辉职责。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张 妤)
一、触摸诗词之“美”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因和自然气候的变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有着更为深厚的自然意味和变幻美感,能够让我们在隽永的语言中感受到意象的奇妙、意境的优美,寻找到一种情怀和慰藉。
例: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语出唐朝张大烈《阮郎归·立夏》。时至立夏,春花落尽,浅草成翠,已不再是浅浅春色。万物茁壮成长,并有了一定的规模。作者形容绿色不用浅草而直说“绿阴”,浓烈之意已很明显;“换新光”是与明媚春色相较而言的,“新光”就是初夏蕴热、万物开始疯长的新世界,这种蕴热最开始是从“薰”字表达出来的,“薰”既有温度的感觉,也有味道的感觉,更有点燃热情的感觉,“薰风”就是包含了太多太浓的夏之气息的“风”,风暖昼长,绿茵遍野,一派欣欣向荣。这是作者着眼整体的感受描写,下一句作者就针对具体的意象进行工笔细描:在夏日,莲花“贴”水,蝴蝶“晒”粉,各有意趣,各有忙碌,各有欢欣。“贴”“点”“横”分别从三个角度展现小荷:就荷叶形状而言,静贴水面;在整个池塘背景下,圆点碧波;就小荷情态而言,兀自横塘,三个动词,别有情趣,“小荷”情态活泼灵动。“蝶衣”不仅指蝴蝶的翅膀,更包括所有蝴蝶形成的绚烂的世界和色彩,因此“蝶衣”就是绚丽,蝶衣就是美好,蝶衣就是幻想。这些美好的色彩落于“粉”字,就为这些美丽增加了一份“轻盈”的质感——吹弹可破的美好事物总是需要小心呵护。而“晒”又在这美好的“蝶衣”上铺洒了一层阳光,美丽的色彩在阳光下便是五彩缤纷。“忙”表现的是千万只,或者是绚烂的起舞,或者是络绎不绝和煞有介事的忙碌,轻盈的生命,用色彩的起舞诠释着生长的意义——热烈中也会有轻巧的美。
例: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语出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本是咏“白牡丹”,但因首联“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点出节气,所以颔联、颈联的描写就突出了谷雨节气的一些特点。“晓”“宵”,双声异韵,错落有致,点名两个不同时段的白牡丹及植物在这个时节的情态:清晓,瓣蕊悬滞清露,一席玉洁芳华;中宵,枝叶洒着皓辉,一尊冰肌婷立。“湿”如浴出,“寒”若玉润,花之姿质、温度、性情、品格涓涓而出。“贮”“倾”二字,别有深情,一放一收,一虚一实,将大自然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谷雨”就是有了滋润谷物生长的降水,但气温回暖而晓不失冷,水汽蒸盈而夜不失清,故清晓露湿,中宵月寒,万物正承温接水而生长,生命因温情悸动而舒展。
在古典诗词中,诸如上述有关“二十四节氣”的诗词不胜枚举,这些诗词中,准确、生动、精妙的用字,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多样的修辞;自然、优美、和谐的意境;缤纷的色彩、变幻的声响、蓬勃的气息无不都在感染着我们,这些内容既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最佳素材,又是我们体味生命、亲近自然、涵养审美的重要资源,学习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对于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体会时序之“慢”
二十四节气从形成之时就一直在中国流传,千百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的描述、记录形成了许多诗词、典故、传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它的审美艺术价值也因时间长久而被诸多文人墨客赋予丰富的内涵意义。在物质化大潮中,体会、理解、欣赏有关“二十四节气”诗词的境界内涵,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季节轮回的美好、时光流逝的况味。“就在今天/秋天将自己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夏的热情/一半走向冬的冷清/从今天起/感觉会一天比一天寒凉/这是走在半路上的秋天与我达成的共识”。诗歌从个体角度细致体味了“秋分”这个季节气候的变化,将这种变化涵泳在季节承前启后的过程之中,将时光流逝中的自然变幻真实细腻地表现出来,也就将时光存在的意义相对凝结,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充分体会到时光的“脚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诸多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名句,留住了时光的“脚步”,留住了自然变化的“身影”:“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南宋·张栻《立春偶成》)冰霜渐融,阳气已生,春的讯息饱满,但却写草木知晓,通过草木延伸到我们的感受,春的暖意更加细腻而有张力。“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自此,逐渐阳衰阴盛,时光总在潜滋暗长中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回忆。“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刘翰《立秋》)夜凉如水,秋梦无声,月明满阶,既沾染了梧桐,又摇醒了幽梦,被秋凉点醒,在缓慢中寻找,却只有满阶的梧桐证明秋天的来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雪压夜竹,夜寐不成,偶闻折竹之声,寒冷和静谧将冬夜衬托为高远广阔的时光背景。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所谓“景”之“乐”,就在于自然万物随着时光流逝变化的足迹证明着生命的历程。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节气描写的诗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诗文中关于气候变化的描写,体会感受时光的历程,将日常匆忙的脚步逐渐变“慢”,在繁芜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四时的变幻,感受生命的历程,体会生命的伟大,让习以为常的自然事物和生活时光变得更有内涵。
三、继承传统之“责”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千年传承,千年不衰,以不同的形式传承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世界的认可,说明人们对诸如“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程度的精神认可。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过历史岁月的洗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不像科技发展那样备受重视,甚至某些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从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重拾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当今物欲横流、精神世界匮乏的时代,是非常必要的,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广大教师崇高的使命。
总之,广大教师不仅要从诗文学习的角度上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欣赏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艺术,更要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自觉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观念,承担起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文明的光辉职责。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