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云密布的伊拉克上空,布什作为一个战争的幽灵在徘徊,在全世界和平的呐喊中,布什的一意孤行显得张狂而浅薄。布什——疯狂?固执?家族仇恨?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法兰克·布鲁尼作为《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曾追踪报道布什竞选的全过程,与布什朝夕相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国总统——布什。
   《前路未卜》摒弃了以往人物传记程式单调的一面,以一个长焦镜头拉开了全书的帷幕:“9·11”事件中的布什总统,他与常人一样在噩耗降临的瞬间恐惧、慌张、语无伦次,同时美国总统的使命又促使他要勇敢面对。布什也许并不是一个天才,但美国总统一定是。在一场勉为其难的努力中,布什既得疲于奔命又不敢懈怠。而布什的固执与个性使得他在竞选过程中成为对手攻击的目标,在将自己的一切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布什显然还很不适应,以至于在竞选初期就有人质疑布什该不该参选?——“布什更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笨蛋。”在实用主义的美国,布什的错误与缺陷成为了全美欣赏玩味的话题,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唤醒了已经厌倦驴象之争的美国选民,给本已颓势的美国政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正如布鲁尼所言,布什是在一种未完成状态中进入选举的,至少他的心理是这样,布什缺少在大庭广众之中傲视一切的霸气,相反显得紧张而局促,反倒是跟个人的单独相处中布什显得游刃有余。难怪书中评论道:“布什就像是一个卖东西的政客,更加适合零售,不太适合批发。”布什的成功很多人归咎于他的运气,同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而布什本人的天资更成为许多渴望成功人士的话题——布什的全美学习能力的测试成绩刚刚及格。而他上任后的公众形象更多时候是与滑稽、呆板相关联。布鲁尼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以一个略带调侃的戏剧化方式展现开来。
   难道布什仅仅如此就赢得了选举?布鲁尼以自己的职业嗅觉洞悉了布什的深层性格,从而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揭示了一个真实的布什:他感性、脆弱、充满亲情。在与对手的角逐中,他的个性展现得更加鲜明。与之相比,戈尔是一位成熟的政客,他对于公众的追逐应对从容但显得缺少真实,他处事圆滑而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与布什相比,戈尔更像是技术化了的政治机器。布什的稚嫩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布什,使得他更具亲和力。在已经厌倦了政客们的豪言壮语的美国选民面前,布什虽然缺少魅力,但却是一个普通人。他会为女儿的鼓励流下激动的泪水,他会为喋喋不休的追问而大发雷霆,他会为自己的妻子而放弃一次竞选集会。然而布鲁尼指出竞选的成功并不能取代布什前进道路上的困难。“9·11”后的美国需要一个英雄,而他也必须成为一个英雄,来疗治恐怖袭击后美国人的创伤。而这一切的前景并不乐观。
   《前路未卜》一书从大量的布什身边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入手,展现了布什矛盾人格的一面,布什也许仅仅应该成为布什,他可以是一位顽固可爱的绅士,而作为精心包装的美国“总统”,他必须狡猾、老道、坚强!布鲁尼对布什有着恰如其分的评价:“与林登·约翰逊相比,布什缺少了野心;与理查德·尼克松相比,布什缺少了勤奋;与吉米·卡特相比,布什缺少了原始真挚的理想主义;与前任总统比尔·克林顿相比,布什缺少了导致自我堕落的罪恶欲望。与他的诸多前任相比,布什显得更加简单和平凡,或许,正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时代,才使得布什最终成为了美国总统。”
  
   《前路未卜——美国总统布什的历史秘辛》(美)法兰克·布鲁尼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3 定价:25.00元
  
其他文献
20世纪的美国历史充满了戏剧性变化:二战中受命于危难,力挽狂澜,战后促成欧洲复兴,这是美国;在颠峰时期,为权力所惑,折戟越南,乃至全球霸业受挫,这也是美国。纽约大学的历史学家唐纳德·怀特,在《美国的兴盛与衰落》中,以大师的手笔为我们阐述了这则错综复杂、牵动世界命运的美国传奇。他以美国舆论思想中源远流长的“两个神话”为切入点,从美国在二战后传奇般的崛起入手,一路旁征博引,大发宏论,带领我们反思了一番
期刊
张鹰是军事文学批评的后起之秀,她的近著《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称得上是一部用心用力的佳作。  在写作这本书之前,张鹰就发表过一系列很有分量的军事文学评论文章,牛刀小试,颇得行家称许,也产生一定社会反响。眼下这部专著,是她把批评和研究工作向纵深推进的成果,其眼界之高,思致之精,取材之富和用力之深,又今非昔比。通读全书,我认为这是一部特色鲜明的理论著作,对军事文学的理论批评和研究当有拓展与突破之功。 
期刊
读了徐友渔先生的文集《不懈的精神追求》,颇多启发。  其一,徐先生的专业是哲学,但是他却涉足现在许多史学家都不碰的文革史。在中国,“文革史”必然会成为与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一样重要的史学命题。但就目前而言,它远没有康乾盛世能激励人心。对每一个人而言,也总有一些伤心的往事出离于表达之外,不堪也不愿回首。但如果我们对20年前的痛苦经历都没有勇气直视,一再关注百年前的耻辱又有何意义呢?“文革”是一段伤
期刊
海天出版社继《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之后又推出了《羊皮卷》一书。这本通体散发着阿拉伯民族特有文化、文风和气息的奇书,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刮起了一阵“西旋风”,为现今正在抖擞精神、将准备往商海中畅游一番的勇士们奉上一本“成功指南”。  该书在2002年春季这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就取得了不俗的发行成绩,已达到了5位数,并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羊皮卷》、《获取成功的精神
期刊
一本揭示爱因斯坦成功秘密、指导人们创新思维的《纽约时报》畅销书《谁坏了你的大脑》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该书曾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作者斯科特·索普在深入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成就之后,发现了其独特而又具威力的思考方法,索普将这种天才思考方法运用到硅谷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其中为Compaq公司开发的非Inter系列芯片,就为Compaq公司节省了8000万美元,
期刊
旅游热带动了一个文学种类--行走文学的流行。进入新世纪,这种文学种类的作品变得多了,深了,精彩了。代之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短篇游记散文,如今的行走文学也出现了长篇巨制。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新近创作的《行走美国》堪为其中之一。  “行走文学”古已有之。古人早就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将“行万里路”的所见所闻以文学的笔调记述下来,便可谓“行走文学”。我国明朝的《徐霞客游记》可说是“行走文学”的经
期刊
小说《心囚》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迁为背景,对人性的特点和发展轨迹进行展示与批判,小说中所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遭际,都是在人性发展特定阶段的大环境下形成的。特定的环境给予人物个性展示以特有的契机和舞台,而每一个性发展的特殊方向和形态,又赋予人类共有的人性丰富多彩的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就是一部人类史。作者选择作为叙事背景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人性深刻飞跃的时期,这种
期刊
1920年6月29日,弗里德里克·达尔出生于里昂附近小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和母亲都得工作才能糊口。达尔从小由祖母带大,这位祖母酷爱阅读,从经典作品到报刊无一不读。达尔从小就在祖母的熏陶下养成拼命读书的习惯。少年的达尔就开始写小说,小说中充满奇异的想象。  1939年,17岁的达尔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1941年,达尔的警探小说《卓先生》获得里昂文学奖。  黑系列一词是从美国引入的。达尔一到巴黎,
期刊
追忆冯友兰    追忆前辈大师,实际上是我们解读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方式。本书通过包括张岱年、任继愈等前辈学人在内的冯友兰先生的朋友、学生、亲属、同乡的回忆,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冯先生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思、生存状态、社会角色和趣闻逸事等内容,展示了一位文化大师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曲折的生命历程。本书为“学术大师解析系列”之一。  郑家栋,陈鹏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定价:29.00元      两宋道
期刊
裸体与道德无关。它是艺术的一种语言,美的一种符号。由海南出版社推出的《裸体艺术》这本书,是艺术史上标新立异之作。   书作者肯尼斯·克拉克爵士是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在他非凡的一生里,他曾担任过伦敦国立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美术史教授,英国独立电视管理机构主席,英国艺术理事会主席。他一生著述甚丰。这本书源于1953年的一个美术系列讲座,40多年之后,它以一种新的面貌进入了探讨和阐释人类最深刻想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