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索赔管理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程索赔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必要环节。索赔管理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承包商减少损失取得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合同双方正确理解和对待索赔,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本文简要阐述了什么是索赔的起因和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施工索赔现状,以及如何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施工索赔管理,以供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索赔 管理措施
  一、施工索赔的起因
  建筑工程本身特点是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参与者多,且所处环境有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国际承包工程,情况更为复杂,因此,索赔经常发生,并且数额很大。根据索赔发生的不同原因具体可分如下几种情况:
  (一)业主违约
  业主未能正确履行合同义务,如未及时交付场地,提供图纸,未按合同规定将施工所需水电线路接至约定地点,未及时交付业主负责的材料和设备,下达了错误指令或错误图纸,以及超出合同规定,干预承包商施工过程等等。
  (二)合同文件缺陷
  由于建筑合同条款多,相关文件多,合同中难免有考虑不周的条款、缺陷和不足之处,如措辞不当、说明不清、有二义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不准等都会导致双方对责任、义务和权力的整治,引发索赔。
  (三)施工内外部环境变化
  工程项目本身和工程环境有许多不确定性,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的变化都会导致工程的计划实施过程与实际情况不一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施工工期和费用变化,承包商可依据相关合同条款进行索赔。
  (四)其他原因
  业主指定的分包商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进度延误等违约情况;合同范围内未明确说明,但对施工造成费用和工期增加;施工过程设计有误对设计修改而引起的变更等等。
  二、索赔的原则
  施工索赔必须有合理原因才能得到支持,必须有特定的原则。索赔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自身利益,追回损失;施工企业为保证索赔工作顺利进行,既要严格贯彻正确的原则立场,又要谨慎、及时地按照索赔程序进行索赔,这是能够成功索赔的前提。承包商不能滥用索赔权力来赚取利润,这就要求承包商不能违反商业道德,禁止采用虚假证据、高估冒算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索赔。具体的索赔原则如下:
  (一)合法性原则
  按照合同规定,干扰事件的确是由于非承包商自身引起,且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并具备合法、全面、充分和有效的证据。
  (二)实效性原则
  发生干扰事情并造成损失后,承包商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程序在一定时限内提出索赔,且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地对索赔进行处理,不得无故拖延。
  (三)合理性原则
  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必须合情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实际损失,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基础。
  (四)协商原则
  发生索赔事件后,合同双方均应本着友好协商原则进行沟通和互动,防止对立情绪产生,因为合作一旦破裂带来的不仅是当事人的损失,还可能影响其他人的权益,除非一方违反合同基本原则恶意欺诈。
  三、索赔的程序
  索赔过程要严格按照合同程序进行,否则常常导致索赔无效。按照惯例,索赔程序大体包括以下过程:
  (一)提出索赔意向
  通过对事件的分析与比较,及时发现并准确把握索赔机会,提出索赔意向,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通知,明确表示对事件的索赔意愿和要求。
  (二)索赔准备工作
  通过对合同实施的跟踪、分析、诊断,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事件经过、前因后果,掌握事件真实情况;针对事件损害的原因和范围进行分析,判断索赔事件是否具备法律依据;进行索赔事件影响分析,研究事件影响损失程度和结果,确定索赔价值;应在索赔事件持续期间一直保持有完整的索赔理由、索赔事件的影响、索赔价值的计算等详细资料和记录。
  (三)起草并提交索赔报告
  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后,承包商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提交正规索赔报告,包括索赔报告、账单、各种书面证据等。在这个过程承包商有大量的管理工作,包括对干扰事件起因、过程、状况的调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分清责任;以实际损失为依据,收集相关证据,以合理的计算方法计算损失;在干扰事情结束前做好同期的相关记录;最后起草有理有据、准确可靠的索赔报告,并提交。
  四、施工索赔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索赔是一种涉及面广,融技术、经济、法律、管理与公共关系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发生应索赔事件后,如何做到不损失利益,取得索赔成功,又不伤害双方的合作关系和承包商信誉,合作满意,不仅与索赔数额有关,而且与承包商的索赔策略、处理技巧有关。索赔策略与索赔技巧也是承包商经营策略的一部分。
  (一)及时捕捉和利用索赔机会
  索赔的基础是施工合同文件,承包商要认真研究合同文件,熟练掌握合同条款,对可能产生索赔的条款反复学习认真研究。发生干扰事件后,作为有经验的承包商要及时捕捉、利用事故因素,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创造索赔条件,做到有据有理有节。
  (二)加强合同管理,积累真实有效的索赔证据
  承包商在施工开始前,就要建立严格的资料积累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停水、停电、材料进场、工程变更、会议纪要、检测报告等原始资料都要有详细记录;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临时决定、口头变更令、往来信件等都要整理成文字资料保存。
  (三)合理的计算方法,适当的索赔额
  索赔的计算方法和索赔额要实事求是,保证业主和工程师能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工程索赔成功与否的关键,切忌漫天要价,造成业主逆反心理,影响文件的可靠性,造成双方对立情绪。
  (四)力争单项索赔,避免一揽子索赔
  单项索赔通常原因单一,责任单一,分析比较容易,能及时得到支付。一揽子索赔问题处理和解决复杂,原因、责任和影响分析艰难,索赔金额较大,双方争执激烈,不易解决,有时谈判一拖几年。
  (五)搞好合同双方关系,掌握谈判艺术
  索赔争端是难免的,但承包商尤其要保持头脑冷静,原则问题上态度要坚决,但也要注意方法,注意双方的合作关系和利益一致性,能对索赔过程有效地控制,运用恰当的策略和灵活的谈判技巧对话,既达到索赔要求,又要不伤和气。
  五、施工索赔的经验总结
  (一)要明确索赔是双向的,必须清楚认识索赔概念,很多项目管理人认为只有承包商向业主索赔,没有考虑业主向承包商的索赔,或者没有考虑对方的反索赔。
  (二)当索赔事件发生时,有些施工企业由于受我国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影响,顾虑与业主、监理方面的关系问题,没有认真对待索赔。
  (三)项目管理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没有深刻认识索赔管理及程序,导致无法把握索赔及其结果,造成事件存在、索赔流产。
  (四)项目管理人对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和业主、监理、承包商之间相关及其往来的文件理解不够深刻,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无法判断而没有索赔。
  (五)只注重提出索赔意向,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时限和证据收集,未按合同要求区分阶段性索赔和及时作出最终索赔报告的索赔无效。
  总结
  索赔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处理索赔问题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承包商对项目的管理水平。在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残酷和施工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下,如何想方设法加强索赔工工作的管理,应引起建筑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 黎汝博《建设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J].四川建筑,2006(12)
  [3] 朱建民《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索赔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4] 李连华《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合同管理与索赔》[J]. 铁道建筑技术2010(S1)
其他文献
江西新余钢铁厂属的良山铁矿太平山矿体为中厚缓倾斜顶盘多数稳固仅局部欠稳固的难采矿体。从1980年2月以来,良山铁矿和江西冶金学院受江西省科委和冶金厅的委托,共同组织了
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遇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师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生命线.由于多种原因,初中生物课程一直被大家忽视.但对整个社会和学生来说,生物却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
笔者曾用恒酸、增酸法对易于浸出的沥青铀矿两个矿点的铀矿石进行了小型和工业试验。恒酸浸出试验是在其他浸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维持整个浸出过程的酸度在7~8克/升;而增酸浸
在煤矿地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回采工作面的掘进巷道完成之后,如何把掘进巷道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地质资料准确地构成一套完整的构造格式,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已掌
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除了研究探索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结构以外,在它的计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数学计算法,以此检验理论结果是否正确可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 知识技能、 体质、 社会适应性以及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可教育性进行的价值判断.为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