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结尾部分的思考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教学结尾的设计,然而,巧妙的教学结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整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使学生深入探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归纳、设置悬念、拓展迁移、植入游戏都是优化的课堂结尾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加以选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结尾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全面铺开,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市桥农村片“教研汇餐”的恒常开展,农村小学的教师对数学课堂的教研越发重视——特别重视课程教学的导入环节,同时也会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及与学生的研学互动和交流。遗憾的是,笔者发现教师基本忽视了课堂结尾部分的巧妙设计。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同样要求我们注意提升课堂结尾的质量。笔者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教学现状及解决办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课堂结尾的教学现状
  (一)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结尾草草了事
  经调查发现,对于课堂结尾,有的教师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课堂结束了还没讲完,只能无奈地说:“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节课继续以上内容。”或者时间刚刚好,钟声一响,说:“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如果时间有剩余,教师喜欢让学生在课堂做做练习。
  (二)教研观摩课上课堂结尾平庸无奇
  在城区开放日的数学公开课上,经常听到一句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课堂结尾看似圆满,实际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结尾,学生纷纷说:“我认识了圆。”“我知道了直径。”“我认识了半径和圆心。”“我学会了画圆。”师问:“有没有不懂的?”生齐答:“没有。”师说:“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虽然学生能说出各个知识点,但很少能把知识点展开,更别说高度的梳理和概括了,结果课堂结尾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知识点的过场戏。
  二、课堂结尾的重要性
  (一)巧妙的课堂结尾可以整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知识,激发思维,展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
  如吴正宪老师在《平均数》的教学中,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教师先让学生谈收获,然后总结:“你们对平均数的感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回顾一下这节课咱们讨论的全过程,开始时有‘领导’说‘我凭着感觉就定标准了’,同学们说‘拍脑门’的干部不靠谱;接下来又有‘领导’说‘需要调查调查,收集全市所有儿童身高的数据,再求出平均身高’;此时,又有‘领导’提出‘这样的做法太麻烦,建议选些6岁儿童代表进行测量,再根据平均身高定标准’。同学们,其实,此时标准定多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一起经历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体会到数的背后承载着信息,懂得凡事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数据做判断、做决策的道理。今天我们初步走进‘平均数’,对‘平均数’具有‘代表性’有了体验,以后还会不断用到‘平均数’,你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平均数’。”
  在课堂结尾,教师通过回顾整理总结,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让经验驻足,让课堂教学升华。
  (二)巧妙的课堂结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如周姝老师在《椅子中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结尾部分是这样的。
  师:当然,设计一把好的椅子不仅是这些数据的简单堆积,还需要有科学的审美以及富有创意的设计。老师搜集了一些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非常有创意的椅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短片;科学 创意=个性化椅子。
  师:你想為自己或同学设计一把舒适而有创意的椅子吗?想一想,要使椅子更舒适,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请同学们先思考完成这项设计可以分几步进行,再利用课余时间制订一个设计方案,并完成椅子的设计图,到下周的数学活动课时,我们再来欣赏大家的设计。
  在课堂结尾,教师通过欣赏短片,然后提出设计一把舒适且有创意的椅子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
  三、课堂结尾的优化形式
  (一)在结尾时学生相互评价,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课堂结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可以是学习小组内互评,如哪些内容自己已经有所把握,哪些知识点还需进一步理解,上课谁最积极举手发言等等。或者借助评价表做好反思,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下节课表现得更好。
  (二)在结尾时总结归纳,沟通知识联系,提升数学思维
  对于中低年级,课堂结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知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课堂结尾时教师还可进一步升华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可这样结尾:刚刚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内容,与同桌交流一下我们是如何研究这部分知识的。学生相互交流后发现:研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方法相同。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数学定律的内容非常普遍,将来会经常使用。
  (三)在结尾时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可提出一些鼓舞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思考和验证。创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5的倍数特征”一课结束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悬念:我们通过猜测、验证的方法,已经找出了2和5的倍数特征,那么3的倍数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猜测、验证的方法研究一下3的倍数特征。
  这样的课堂结尾,不仅总结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课后思考和后续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新的学习活动。
  (四)在结尾时拓展迁移,开阔视野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延伸和拓展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边总结提问:“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这时,学生很快就会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180°×2=四边形内角和,180°×3=五边形内角和,180°×4=六边形内角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这种方式不仅巩固了学生学过的三角形知识,而且拓宽了思维范围,拓展了认知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还为进一步研究未来多边形知识奠定了基础。
  (五)在结尾时植入游戏,活跃思维
  将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游戏,可放松身心和激发强烈的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地结束他们的新课程。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
  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结尾时,可设计一个“抽数字组成四位数比大小”的游戏。即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各派一个代表,每抽出一个数可自己决定放在哪个数位上,下面学生也可以自己来组数,最后比谁组出的数大。在游戏中,学生既要考虑比较大的数要放在高位,又要考虑下一次会不会抽出更大的数等比大小的知识点。这样,课堂的结尾有机地融入游戏活动中,不仅使学生放松身心,还巩固了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在结尾时欣赏影音,感受数学美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赏析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儿童歌曲或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数学与艺术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对称》一课时,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可以找来一些日常生活中对称的建筑、生活用品、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欣賞,感受数学的美。
  四、课堂结尾的设计要求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目标明确。课堂结尾本身剩余的时间不多,所以教师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明确的印象。其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结尾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课堂结尾的设计要顺理成章、有的放矢。课堂教学的结尾要注意前后呼应。课堂结尾的设计,要考虑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课堂类型,以及学生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差异。
  总之,教师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结尾。正如袁微子先生说的“成功的课尾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技巧,而且学生会主题更明、意味犹存、情趣还生……”,因此,课堂结尾必须考虑周到和巧妙,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於华.亮出你精彩的结尾[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02).
  [2]孙保华.体现数学课精彩的结尾[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10).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用画图的形式,巧妙地将算理形象地表述出来,用直观之“形”表抽象之“理”。画图的过程也就是对计算过程的“翻译”,它为学生探究算理和算法提供了一个易操作的“直观模型”,让学生明白算式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变化之理,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它既富有儿童味,又深藏数学味,并让学生的认知慢慢走向“数学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退位减法;计算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计算是通
【摘 要】建立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通过案例的回放及对其分析,可知建立数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各年级数量关系的衔接,可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感;数量关系;教学效率  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更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数学关系有:相差关系、总分关系、倍数关系、每份数和份数关系、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数学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培
【摘 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设计作业,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才能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本文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设计应用性的作业,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和设计互动性的作业。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的布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它不
摘 要:从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兴奋过度、课堂混乱等现象。小学低年段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应当灵活分组,合理分配组员的角色;落实实验步骤再分发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有序进行;明确实验目标,教师先示范学生再独立操作;指导学生规范用词,准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指导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往往不佳。为了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笔者依据执教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写后作文指导课,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描写眼睛的方法,对习作进行修改,从而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关键词:中学作文;习作教学;细节描写  【备课历程】  “抓住细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通过学习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而细节描写涉及观察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数据化的校园平台和教育培训平台等的建立逐渐成为人们在智能时代开拓教育发展的新渠道。在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让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容量增大,获取方式更简单快捷。未来的教师讲台,决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讲台,而是囊括更为广阔的互联网虚拟的教学讲台。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教师行业受到极大的挑战。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从国内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模式的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教学运算律这一章节时,学生在课堂上看似都懂,并且能举一反三,但课后做作业时,对使用哪种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却模棱两可。老师只好再进行复习加以巩固,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教学中出现的一道错题入手,进行原因分析,反思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找出对策和措施,从而思考运算定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错题;运算定律;有效教学  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堂
【摘 要】“悦读”是学生把阅读变成自己的爱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阅读,用快乐的心态去感悟,从阅读中品味生活的情趣。积极构建小学英语“悦读”平台,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从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大胆预测,启发想象”、“授之以渔,扫除障碍”、“拓展延伸,提升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引导学生“悦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习惯;策略‘  一、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偏
摘 要:学具作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小学数学学具的可操作性和游戏趣味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笔者通过分析当下小学数学“几何”学具作用,再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中的教学片段,浅谈“几何”学具的应用,创新学具的使用方法,并对“几何”学具的研发以及合理利用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
摘要:“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旨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坪山属客家人聚居地的实际,以“认识客家方言”作为活动主题,通过音、字、词、语、篇,对应设计听、说、读、写、演等活动,有助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引发学生对身边客家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客家方言;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  一、活動背景  深圳市坪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