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数学课堂,呼唤教师充满智慧地参与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新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决策,及时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学举措的能力。它是一切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积蓄的结晶”。教学智慧已成为教师智慧与灵感的代名词,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课程 教育经验
  分析“新的意外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突发事件,如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参与体的变数、教学场的外在“嵌入”等等。一种是主观预设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突发情况”如学生有创意的“奇思妙想”和“直觉、顿悟”等等。大部分“新的意外情况”属于后一种。这里就涉及到“预设”与“生成”这对概念。
  一般来讲,“预设”就是“预先设计”,是教师对未来发生教学行为的准备与设计,即“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生成”就是“自然生成”,就是在教学对话情境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获得与发展,即“插柳成荫”“润物无声”。从“预设”到“生成”的桥梁是“对话”。
  在下面两个教学片段“对话”中凸显出的教师的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例如,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计时法》的一个教学片段:
  ……
  师:上面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计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了。
  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而12是计时法还要写那么多汉字。
  生3:我反对他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还是下午)的几时几分,而12时计时法一看就明白了。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与“12时计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去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识“上午、下午、晚上“这些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讨论。
  经过又一阵的激烈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转而认为“24时计时法”好。这时,黄老师又说道: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我打电话约一个朋友明天去看球,我肯定说“明天下午4点一起去看球”而不会说“明天16时去看球”。请大家继续展开辩论。
  渐渐地,学生们终于“豁然开朗”:其实,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它们使用于不同环境而已。
  ……
  又如,我观摩过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一个教学片段(折出一纸的):
  学生纷纷动手折纸片,并竞相把自己涂好的纸片贴在黑板上。此时,却有一名学生把自己折的纸片悄悄塞到口袋里,无奈被老师发现了,又拿了出来。
  师:你折的是什么意思?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叫做四份之一。
  师:“四份之一”怎么写?
  该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接着,教师又请这名同学领读“四份之一”。
  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折出,他却折出了,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生1:多折了。
  生2:跑题了。
  生3:折错了。
  生4:我觉得他很有超前意识,您让折,而他却超越了您的要求,折了一个。
  师: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
  师:我们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在我们学习了的基础上,又带领大家学会了。
  (这名学生也激动地挺直了胸膛)
  ……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显示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犹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把平凡的课堂教学演绎得“精彩迭出”。教者在“对话”过程中,因势利导而又“了然无痕”。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正因为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以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每节课的教学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发起了一系列的挑战。
  正如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所说:“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此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貢献。”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话”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预设”,而且更要关注“生成”,不仅需要“随机应变”“灵光一现”式的小教学智慧,而且更加需要有深厚底蕴、持续生成式的大教学智慧。
  具有教学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是他根据对象的情况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或选择,并调节教学行为的魄力;是他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对话的魅力。
  教师的教学智慧能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而只有教师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时,教师的教学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生成的课堂,呼唤我们彻底更新理念,丰富教育底蕴,提升教学智慧。老师们,您和我都准备好了吗?!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主体得到了发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革,课堂变得“热闹了”“精彩了”“现代化了”但我们也清醒地发现到“缥缈的东西多了,有底蕴的东西少了”,教学知识是否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究竟实际真正的效果如何?我们必须直面这个问题,正确认识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怎样做才能使新课标中地理课堂教学走向优质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地理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  《
期刊
摘 要数学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更是具有非比寻常的地位,做好初中数学教育工作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所以,要提高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模式进行必要的探讨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特点 教学模式  虽然经历了新课改,初中的数学教育依旧不是非常的完善,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问题,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并不没
期刊
摘 要多元函数积分学就是把一元函数积分学推广到多元函数中去,多元函数积分学虽然公式概念繁杂,但是其思想根源与一元函数定积分还是一脉相承,都是根据“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一题多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已达到相同的结果。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元函数积分
期刊
摘 要本文意图说明:把手工“泥塑”引入中职素描头像课堂教学,结合教师的教學实际和课题实践,来解决学生素描头像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画面平,缺乏大的体面和胚体意识,产生“形不附体”等等。通过具体步骤的安排落实来体现,“泥塑”在素描头像课中的辅助教学如何使学生对形体结构、体面、空间等素描要素有着良好的掌握以及转变学习素描的思维方式。这一辅助工具的应用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继而形成探索艺术的
期刊
摘 要《电工基础》在理论上主要围绕一些经典的电路理论与电路分析开展教学,是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学生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如何,应用知识的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将来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人生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工基础 实验 改革 联系实际  《电工基础》是主要介绍电路基础
期刊
摘 要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材料,是教者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习题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习题课 数学 技能 能力  习题课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以讲解练习题为主的一种课型。在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从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为提高语文教育水平提供解决之策。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育 对策  一、现状分析  (一)教学条件现状。  笔者曾就工作所在地区高中的教学条件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出结果是可用于语文教学的设施非常有限。如:学校图书馆(室)建设方面存在图书资料不全、图书更新缓慢、开放时间有限,难以适应当前学生阅读需求;现代化多媒体教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目前社会比较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顺应了新课程的要求,也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合理的情境,有数学味,讲解精练,突重攻难,是有效率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学符合学情,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大纲,是有效应的;有效的数学课要渗透数学方法,体现数学思想,以形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率 有效应 有效果  有效教学,是指遵循教学活动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教育环境,怎样使语文教育在新的教育大环境、大改革中快速突起、走出困境,本文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当前语文 教育困境 思考  一、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素质教育只能逐步实行,中考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还会较长时间的存在。由此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却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把语文
期刊
摘 要聋哑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他们的心底更需要社会的关爱,这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尤为重要的环节。而要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就必须要从聋哑儿童抓起。本文主要论述应该如何进行小学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语言能力,进而使他们从残疾的世界中“走出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小学 聋哑学生 语文教学  从人的发声原理分析,聋哑学生一般都是先聋后哑,即因为无法听到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