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少教多学”实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15659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少教多学”的内涵
  所谓“少教多学”是努力将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换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具有弹性的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发展。
  “少教多学”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主张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其课堂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根本目标。“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间接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第二,以“探究”为基本方式。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进程,自主探究感兴趣的各类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发现,在创新中感受积极的成功体验。第三,以“问题”为中心。一方面,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来发现新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二、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存在问题原因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针对教师没能颠覆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树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第二,针对教师没能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教师的教着重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爱该学科并保持学习的热情,指导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第三,针对教师没有丰富教学内容,没能理论联系实际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不仅备教案,还得备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第四,针对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面向全体,鼓励学生随时发问,发表独立见解,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不是知识的唯一占有者和绝对的权威,真正做到承认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习惯和爱好,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实现教学民主化;
  第五,针对教师没有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能实现教与学的相互性。在学生的主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引导学生悟字上下功夫,学生的主体活动告一段落时,一般做法是:教师做个归纳小结,这无意中往往又使教与学游离开来,教师有重新扮演了灌的角色,使老师主导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悟上。
  三、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策略与方法实施实践中的效果
  (一)努力实现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导的效果
  教师在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学无所谓教
  (二)着眼学生的主体性,突出课堂的自动效果
  实行开放性教学策略,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自主性,在时间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力求少讲多练。即在教师教的活动量上做减法:少讲,少问,少废话,少板书,在学生学的活动量上做加法:多自学,多读书,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切忌满堂灌。尽可能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能有时间,有精力去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另外,还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学生有学必有疑,有了疑才会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一问一答,半问接答或者是凭教学经验认为学生会在某方面有疑,并设置解决方法以求为学生解疑,生怕学生听不懂,把知识嚼得细而烂,喂给学生吃,使学生几乎没有质疑的可能。这样,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器具,处在被动的接受中,剥夺了自主的权利。
  为此,教师还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提问,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对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的精神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学生寻找解惑的方法,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师只能尊重学生的探索思路,并引导他们比较鉴别最佳思维方式,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他们。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对小村庄被毁前的美丽景象没有具体介绍,村庄毁灭了对学生心灵震憾不大,因此,我在借助多媒体导入课文内容时增加了如下画面“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树林、旺盛的庄稼、一排排的房屋、辽阔的草坪。”这些美丽画面的出示,很好地填补了本课教学上的空白,为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提供了舞台,也为突破文章重点起到了搭桥的作用。
  (三)拓展主体求知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技能效果
  教给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正如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课标中三维目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与主动,必须以掌握学法为前提,如果学生部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不会独立学习,行动迟缓。如在讲授《掌声》时,着重抓住句式训练,通过关键词从文本走向生活,体会生活中掌声的含义。注意学生情感基调的培养,读文品情。一句话,不会最优安排自己的活动,不会独立学习,那么不管教师教学安排得如何出色,讲解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中国古代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
  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运用“少教多学”感想
  通过两年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少教多学”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策略与方法课题研究,感受颇深,在研究课题期间,学校老师在教研室的组织下认真组织资料,把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是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好好秉承“少教多学”的理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变当前的语文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活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总之要运用“少教多学”实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从点滴做起,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必让学生受益。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应具有趣味性,贴近于生活,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材料设计应贴近于生活  如book , pencil , ruler 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 , pear , orange 等水果或My family , My mother , My father 等又都是如实的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
期刊
经常听一些教育专家说,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小说一样的情节,戏剧一样的高潮,相声一样的幽默,朗诵一样的激情。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情感、思维、兴趣的源泉和动力。其主要构成要素有语言、语调、节奏、速度、响度、词汇、语法等。  一、语言的组成部分  (一)语音  即吐字清晰、用普通话。  (二)语调  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声调的升降及抑扬顿挫的变化等,是增强语言生动性、体现语言情感的主要因素。  (
期刊
一、在目的性教育中激发兴趣  学习目的明确往往会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或者说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对学习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成功体验中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內容的层次与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
期刊
我和学生一样,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对高中历史的教与学,有着双重的体验。从学来讲,初中侧重于记忆,高中更侧重于理解;对教而言,初中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高中则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下面谈谈我现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必须增加相适的史料  高中教材的知识内容基本上在初中都已学过,但对于教和学都有不同的要求,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相应增加,怎样教好这些内容呢?这就必须增加相应的史料,帮
期刊
古诗词,中国民族文化的闪光沉淀,它源远流长,灌溉着华夏广袤的精神家园。从“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的《诗经》开始,至今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课文教材中,精选的古诗(包括大纲推荐背诵篇目),无疑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领会大纲的精神和编排者的意图,把握好小学古诗(或词)的教学,这无疑是每位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古诗审美情感类型  课本所选的古诗和大纲所推荐的古诗词都是古诗词的奇葩。有的境界闲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探索、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域活动对孩子来说氛围是非常宽松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进行的工作,他们在活动中占着主题地位。开展区域活动,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技巧。此时,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适度地进行
期刊
语文课堂本来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好学、乐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交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
期刊
勤于阅读,让视野的骏马自由驰骋  阅读,是获得文学灵魂的捷径。古今中外,哪一位文豪不是从读中获得真谛,他们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同样,语文一门教育部门的学科,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字词句,它还有着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文化内涵。小学作为教育的初等阶段其重要性显然可见。阅读,只有阅读,学生们才能将其中包含的文化精髓吸取,内化。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期刊
一、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和必要性  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删减、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可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以既有教材为依托,给予教材有超越教材。牛津教材考虑到了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练习活泼、开放,但是作为英语教材有些语篇材料缺乏“真实性”,有些教学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
期刊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量不够  在现今的教学评价上,为了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教师们往往无奈或有意地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一学期下来就让孩子们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教材的“奴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量肯定十分有限,最终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质不高。  (二)阅读活动重宣教,轻落实  在引导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