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生态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aowang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刻理解“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培养创新意识,选择促进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动机激励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互动、创新的学习环境,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38-1
  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它是具有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的初级阶段,也是基本的先决性条件,同时也是保持旺盛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意识动力,很难想象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会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有积极的创新动机,敢于想别人不敢想或没有想的事,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肯动脑筋,寻找与别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在兴趣中打开知识之门,激发创新意识
  1.设计精彩、兴趣盎然的课堂导入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身心的愉悦、学习热情的唤起都取决于这个开端。
  例如,“利用因特网获取和交流信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自主地上网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它是一堂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要求课前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情境引入时做相应的课件,精彩有趣的情境导入便是这节课的亮点。
  2.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学生对这门课程存有浓厚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足够保持,教学任务设计必须用心、精心,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改进和优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就是教学任务设计的好与坏。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制作PPT文稿》时,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就是录入和修改文字等文字处理任务。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任务,让他们轻松掌握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完成“成语接龙”,我把完整的成语打乱顺序,每个词语之间用顿号隔开,让学生先排序,再把所有的顿号换成破折号,这样学生在饶有兴趣地完成成语接龙这个任务的同时,掌握了文字录入的基本规则,也学会了文字的选定、复制、查找、替换及字数统计,学得不亦乐乎。
  二、提高思维能力,促进知识获得,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的电脑绘画,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竞赛项目。它保留了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构图、造型、着色等基本特点,也有其方便易用、新颖独特以及效果的丰富多样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电脑绘画是信息技术课中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电脑绘画不仅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独特的创意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脑制作活动比赛的准备课上,我给学生安排了“用卡通拼图”这一课,我先提供一个主题,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预先思考并动手操作。通过认真思考与动手实践,同学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同样是夏天的场景,有在广场乘凉的,有在池塘边玩的;同样是池塘边,有的放了青蛙,有的放了知了,再加上颜色、位置的不同,各有千秋。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学生能深刻地、迅速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在评价中延伸知识之路,促进创新意识
  创新需要质疑,需要巧思,更需要适时地评价,它是创新的延伸,也是知识范围的扩大,它可以促使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因此,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创新活动中具有显著地位。
  例如,在教学《图片和艺术字》这部分内容时,“插入和修改图片、插入和修改艺术字”是重点内容,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对电子报刊的点评和制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课后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自评表,也是电子报刊作品评价表。
  这一环节是展示学生作品。被展示的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学生可采取交流自评、互评的方式,肯定优点提出不足。我则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学生知道如何完善作品,为继续进行创新性学习铺平道路。学生点评时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升的过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满足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历史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教育意义,尽力还原真实的历史,教给学生科学的评价方法、理性谨慎的治学态度和客观公正与独立的原则,弘扬历史教学的理性精神。  关键词:历史理性教学;价值观导向;历史人物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71-1  一、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多元价值观冲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摘 要:作者在对“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相应对策,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途径,使“后进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障碍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22-1  一、深入了解分析后进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困难  1.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
摘要:寓言故事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如能巧妙运用于课堂中,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听说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寓言故事;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87-1  寓言故事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可以有如下几种
摘 要:语文教学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让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展开思想的翅膀,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留白艺术;主动探究;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33-1 
摘 要:本文从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火花;调动已有经验,激发内心矛盾;探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氛围,让课堂充满民主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探究;兴趣激发;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8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热爱,能唤起学生学习
一、选题的背景  1.“学校文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在人类学家克里福特·爵兹(CliffordGeertz)的文化观基础之上形成了几种有代表的学校文化观:第一种观点“做事方式”:学校文化即“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以大卫·斯图瓦德(Davie Stewart)为代表;第二种观点“内在实体”:学校文化即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第三种观点“一种表征”: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所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取得成效的根本前提。在制约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因素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笔者发现,高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运用兴趣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
摘 要: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令众多师生神往,但因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而遭遇尴尬,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这个“他山之石”,在唐诗宋词的教学中平等对待,情理并重,个性指导,给学生一点煽情,于人于己都最给力。  关键词:罗森塔效应;诗词选读;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05-02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是令众多师生神往的
摘 要:本文立足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做好统筹引领、做实师德建设、做精业务培训、做细人事改革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打造一流的农村师资队伍,提升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05-2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师生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单独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或者传统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将两者整合起来才能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本文将两种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并探讨了有机结合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95-2  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史追溯起来要从上个世纪开始说起,就从中国近代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