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以及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适合的评价标准,让孩子接受客观、及时、有效的教育,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教育方法。派潭镇是广州市增城最北部山区的镇街,在该背景下,本文着重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质量;教育评价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作用与目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指运用评价模式对幼儿园教师的保育教育质量和幼儿的活动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本文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围绕探讨提升派潭镇的幼儿园(镇街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研究背景
派潭镇作为广州市增城最北部山区的镇街,在该背景下,据研究前期的本镇街5所幼儿园园长、主任、幼儿教师约160人,回收有效问卷143份。问卷调查所得: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方面,有79.17%的行政认为评价薄弱、会忽略、没起到提升作用;12.55%的认为不到位、大部分时间忽略评价、提升作用不明显;8.28%的认为该工作有评价,但认识不深,导致操作不顺利。从数据所得,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摆在农村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派潭镇(农村)幼儿园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评价普遍存在问题
1.教师对评价不理解,欠有效性。现阶段,居于农村的幼儿教师评价主体基本是园领导和家长的传统评价方式,教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概念停留不前,评价模式单一、欠缺有效性,导致评价主体的幼儿反而处于被动位置,评价对象即教师主体性被忽视。
2.评价的功利价值过高,欠主动性。评价的功利价值过高时,反而易于缺失主动性,部分幼儿园为了评定等级,扩大社会的影响力及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而开展评价。幼儿教师工作的评价者一般为幼儿园领导团队,该评价结果直接作为结论性结果,与考核等工作相联系,缺少评价后的指导与沟通,欠缺对问题的分析。
3.忽略个体差异,欠针对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教师过于重视评价标准化,易忽略个体差异,过度依赖评价标准,反而难以发挥好评价功能。统一整齐的评价标准难以考量出不同幼儿园实际的发展状态和需求。
(二)幼儿评价的问题
1.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和品质。《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大环境的作用下,村镇幼儿园在制定幼儿评价标准时,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量化性结果评价,会把这些知识点和技能作为指标,用于衡量幼儿和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同样重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品质。
2.欠观察能力,导向作用减弱。教师能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活动,从中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评价。目前,教师缺乏观察能力,没有把观察到的情景记录下来的习惯,导致导向功能减弱,评价不够科学、不全面。有的教师没有把评价与活动融合,评价就更发挥不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了。
3.评价缺持续性的分析跟迸。评价的发展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持续性,所以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和跟进,但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目前比较多教师都缺乏评价跟进,都是片段式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发挥不到该作用的,也看不到幼儿发展的成长轨迹,无法给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评价指导。
(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视目标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过程与目标应是紧紧结合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导向,教育活动的全部结果都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其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所以,只有将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才能对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有教师认为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把目标看重,只是重视目标评价,把过程评价忽略,这样的操作导致幼儿对活动缺乏兴趣,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
2.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不符合实际。幼儿园没有很好地制定适合本园所使用的教育评价标准,大多数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起不到实际作用,评价标准不全面,倾向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如:集体教学评价标准、区域活动评价标准等,对于生活活动评價标准、保育工作评价标准等缺乏科学、可操作的评价要点,而这些细节的内容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
四、更好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的策略
(一)教师评价策略
1.促进农村幼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其主动性。教师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主体,因此幼儿园更应该重视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平台,通过“结对帮扶”、园本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满足教师的专业需求,为教师解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并通过这样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反思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提升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评价。
2.正确看待评价,完善评价制度。若要正确发挥评价作用,幼儿园要设定好相关的评价制度并遵循执行,控制好评价过程,合理、科学地灵活运用评价标准,幼儿园根据评价者的评价过程、结果,以尊重、具体、指导、及时、整合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工作,并提供发展建议。要树立教师正确的评价观以及完善幼儿园的评价制度,不把教育评价看作任务来完成,让教师把评价看作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懂得自我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积极改进问题,从中发挥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评价标准结合个体差异进行。完善量化标准,让教师的评价工作更具有说服力,能更加科学、细致地评价幼儿,从而提高教育活动质量。每个班级、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存在差异性,幼儿园在设定适合本园的量化评价标准时,可结合差异表现,这样更利于教师评价工作的开展与划分。
(二)幼儿发展评价策略
1.客观及时地观察记录。教师对幼儿开展客观、及时的评价,是评价中必要的有效信息。教师必须深入观察幼儿,及时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衡量幼儿发展水平,真实评价幼儿。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观察者首先要明确观察的步骤、要求、记录形式等,学习观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将记录要点与幼儿发展心理学和《指南》进行对比分析,找准观察要点进行记录,同时还应把自己当时最初的评价及时地记录下来,做好注解,作为后期问题分析时的依据,最大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2.形成持续性的分析跟进模式。教育是具有发展性的活动,同样教育评价也应是一样,需要分析跟进。遵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评价模式,给予幼儿持续性的评价,跟踪幼儿发展的成长轨迹,深入了解幼儿整体的发展过程,作为下一个学习评价的数据支持,保證该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给幼儿提高更高质量的评价指导。
(三)保教质量评价策略
1.提升对评价核心价值的解读。要认识到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就必先解读其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来促进评价工作的根本理念,发挥评价在幼儿园根本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2.重视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发挥主导。幼儿园发挥主导功能,做好三级评价模式:(1)以幼儿园行政为引领的主体,发挥好监督引领作用,实施时要充分做好组织学习和验收检查;(2)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评价后不断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3)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价反思,协调规范幼儿园的教育行为,不断提升幼儿园的教育价值。以上三级评价模式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的常态化。
五、结语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关于教育的一种尺度,能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规范、有效,能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评价要求,制定出适宜的评价标准,勾 勒出不同水平层级的学前教育实践样貌,这有助于评价者理解指标并进行现场观察和准确判 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幼儿能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快速、稳健地发展。
注:本文为广州市教育政策课题“派潭镇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编号:JDZCYJ)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孟繁慧.幼儿园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8(11).
[2]马丽枝,吴月波.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7).
(责编 张欣)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质量;教育评价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作用与目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指运用评价模式对幼儿园教师的保育教育质量和幼儿的活动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本文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围绕探讨提升派潭镇的幼儿园(镇街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研究背景
派潭镇作为广州市增城最北部山区的镇街,在该背景下,据研究前期的本镇街5所幼儿园园长、主任、幼儿教师约160人,回收有效问卷143份。问卷调查所得: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方面,有79.17%的行政认为评价薄弱、会忽略、没起到提升作用;12.55%的认为不到位、大部分时间忽略评价、提升作用不明显;8.28%的认为该工作有评价,但认识不深,导致操作不顺利。从数据所得,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摆在农村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派潭镇(农村)幼儿园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评价普遍存在问题
1.教师对评价不理解,欠有效性。现阶段,居于农村的幼儿教师评价主体基本是园领导和家长的传统评价方式,教师对教育质量评价的概念停留不前,评价模式单一、欠缺有效性,导致评价主体的幼儿反而处于被动位置,评价对象即教师主体性被忽视。
2.评价的功利价值过高,欠主动性。评价的功利价值过高时,反而易于缺失主动性,部分幼儿园为了评定等级,扩大社会的影响力及提高幼儿园收费标准而开展评价。幼儿教师工作的评价者一般为幼儿园领导团队,该评价结果直接作为结论性结果,与考核等工作相联系,缺少评价后的指导与沟通,欠缺对问题的分析。
3.忽略个体差异,欠针对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教师过于重视评价标准化,易忽略个体差异,过度依赖评价标准,反而难以发挥好评价功能。统一整齐的评价标准难以考量出不同幼儿园实际的发展状态和需求。
(二)幼儿评价的问题
1.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和品质。《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在大环境的作用下,村镇幼儿园在制定幼儿评价标准时,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量化性结果评价,会把这些知识点和技能作为指标,用于衡量幼儿和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同样重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品质。
2.欠观察能力,导向作用减弱。教师能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活动,从中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评价。目前,教师缺乏观察能力,没有把观察到的情景记录下来的习惯,导致导向功能减弱,评价不够科学、不全面。有的教师没有把评价与活动融合,评价就更发挥不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了。
3.评价缺持续性的分析跟迸。评价的发展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持续性,所以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和跟进,但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目前比较多教师都缺乏评价跟进,都是片段式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发挥不到该作用的,也看不到幼儿发展的成长轨迹,无法给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评价指导。
(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视目标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过程与目标应是紧紧结合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导向,教育活动的全部结果都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其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所以,只有将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才能对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有教师认为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把目标看重,只是重视目标评价,把过程评价忽略,这样的操作导致幼儿对活动缺乏兴趣,直接影响到活动的质量。
2.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不符合实际。幼儿园没有很好地制定适合本园所使用的教育评价标准,大多数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起不到实际作用,评价标准不全面,倾向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如:集体教学评价标准、区域活动评价标准等,对于生活活动评價标准、保育工作评价标准等缺乏科学、可操作的评价要点,而这些细节的内容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
四、更好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的策略
(一)教师评价策略
1.促进农村幼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其主动性。教师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主体,因此幼儿园更应该重视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平台,通过“结对帮扶”、园本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满足教师的专业需求,为教师解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并通过这样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反思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提升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评价。
2.正确看待评价,完善评价制度。若要正确发挥评价作用,幼儿园要设定好相关的评价制度并遵循执行,控制好评价过程,合理、科学地灵活运用评价标准,幼儿园根据评价者的评价过程、结果,以尊重、具体、指导、及时、整合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工作,并提供发展建议。要树立教师正确的评价观以及完善幼儿园的评价制度,不把教育评价看作任务来完成,让教师把评价看作自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懂得自我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积极改进问题,从中发挥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评价标准结合个体差异进行。完善量化标准,让教师的评价工作更具有说服力,能更加科学、细致地评价幼儿,从而提高教育活动质量。每个班级、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存在差异性,幼儿园在设定适合本园的量化评价标准时,可结合差异表现,这样更利于教师评价工作的开展与划分。
(二)幼儿发展评价策略
1.客观及时地观察记录。教师对幼儿开展客观、及时的评价,是评价中必要的有效信息。教师必须深入观察幼儿,及时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衡量幼儿发展水平,真实评价幼儿。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观察者首先要明确观察的步骤、要求、记录形式等,学习观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将记录要点与幼儿发展心理学和《指南》进行对比分析,找准观察要点进行记录,同时还应把自己当时最初的评价及时地记录下来,做好注解,作为后期问题分析时的依据,最大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2.形成持续性的分析跟进模式。教育是具有发展性的活动,同样教育评价也应是一样,需要分析跟进。遵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评价模式,给予幼儿持续性的评价,跟踪幼儿发展的成长轨迹,深入了解幼儿整体的发展过程,作为下一个学习评价的数据支持,保證该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给幼儿提高更高质量的评价指导。
(三)保教质量评价策略
1.提升对评价核心价值的解读。要认识到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就必先解读其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来促进评价工作的根本理念,发挥评价在幼儿园根本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2.重视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发挥主导。幼儿园发挥主导功能,做好三级评价模式:(1)以幼儿园行政为引领的主体,发挥好监督引领作用,实施时要充分做好组织学习和验收检查;(2)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评价后不断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3)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价反思,协调规范幼儿园的教育行为,不断提升幼儿园的教育价值。以上三级评价模式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的常态化。
五、结语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关于教育的一种尺度,能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规范、有效,能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评价要求,制定出适宜的评价标准,勾 勒出不同水平层级的学前教育实践样貌,这有助于评价者理解指标并进行现场观察和准确判 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让幼儿能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快速、稳健地发展。
注:本文为广州市教育政策课题“派潭镇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编号:JDZCYJ)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孟繁慧.幼儿园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8(11).
[2]马丽枝,吴月波.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7).
(责编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