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对明嘉靖年间葫芦瓶兴起的影响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葫芦不仅在古代得到人们的喜欢,在当今日常生活中也是广受人们喜爱听闻的词语。它作为一种植物,其寓意吉祥如意,故在古时人们将葫芦的造型大量制作成器物,还将其当作纹饰给器物加以装饰。而葫芦广受人们喜爱也正是由于它的吉祥寓意,并且在道教文化中也是深受推崇。
  关键词:道教;吉祥 ;葫芦瓶
  大家听见“葫芦”一词会想到什么?是一種植物,代表着吉祥如意,造型光滑圆润……可是葫芦与道教文化又有着什么关系?在各个时代都有着与道教相关的器物,而葫芦与道教的联系源远流长并且寓意尤其深刻,这要追溯到明朝时期而流传下来的风俗。在明代葫芦广为流传,因其与道教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意涵,且葫芦的外形与其吉祥的寓意在明代受皇帝与百姓所喜爱。
  明嘉靖时期皇帝渴望长生不老,用尽一切听闻与自己所见的事例与方法,而“葫芦”谐音“福禄”,其造型圆润饱满,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所以得到皇帝的喜爱。而葫芦毕竟还是植物,仍会枯萎,便将葫芦的造型用于陶器上,其实这一时期葫芦的寓意还有着另一种含义,这时嘉靖皇帝的六个孩子有四个不幸去世。他为了能够祈求多子多福、孩子平安,故要求大量制作葫芦瓶,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之所以针对嘉靖年间葫芦瓶进行研究,也是因为不管是明代以前还是明代以后,道教在这一时期对葫芦瓶的影响都是最突出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时期。我翻阅的资料里有将明清时期葫芦瓶做对比的书籍,也有将道教对有影响的各个器物作研究的书籍,但是没有对明嘉靖时期道教对葫芦瓶兴起的影响做大量展开。
  道教文化在明朝嘉靖年间盛行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其字面上来看,“道”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含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范畴。
  首先,鬼神崇拜是古代皇帝祭祀与祈祷膜拜的方法,而到了明朝道教不仅继承了这种鬼神崇拜说,还将其纳入神仙体系,认为道教是与神灵有着密切沟通的学说,并且此时皇帝便认为道教能与自己的心灵沟通,而实现心里的想法;其次就是仙术信仰,也就是道教所提倡的炼丹术,也是明代皇帝所信仰的丹药术可致长生不老学说;而道家黄老学说就是提倡修身养性,走向民间。所以可以说嘉靖皇帝对朝政并不关心,也是由于道教对他的影响。而之所以人们对道教如此信仰与支持也是与道教的最高信仰有关,人终有死去的一天,便有着长生不老的想法,而古代人们就像图腾崇拜一样,认为只要自己信仰它、尊敬它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一种信仰,只是一种迫切想要改变的思想而已,是一种心灵的反映,而这种思想与现实又有着天差地别的关系。
  这种道教不管是在某个时期还是在某个器物上都有着许多的影响,为何单拿出明嘉靖时期来研究,也是因为道教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特别是明朝是道教在其发展史上与政治结合最密切的时期。因为明朝皇帝渴望长生不老,希望不再延续前几代皇帝一样的寿命,故溺崇道教,在道教的文化信仰中已经达到不可自拔的地步,因此也就将这种道教文化传播于世间,并且将其道教思想广泛用于瓷瓶上。为了能如愿长生不老,将瓷瓶的造型大量制作成葫芦形,其装饰也绘有与道教羽化升仙有关的图案,希望从葫芦瓶的大量制作从外因感染到上天,从而给予自己长生不老。不仅如此,明朝皇帝信奉道教有神仙方术,便主张修心炼性、炼制丹药,认为每天给上帝供奉并且不断地炼制丹药便可以与上帝产生感应以实现长生不老,并且葫芦作为一种植物有着很好的保鲜作用,故将修炼好的丹药放置葫芦里可增加丹药放置的时长。
  道教文化对明朝嘉靖年间葫芦瓶兴起的影响
  1.道教文化对葫芦瓶造型的影响
  在今天,葫芦在大家的印象里或许是一种“葫芦娃”的模样,但实际上在古代汉语中成为“壶”,是一种类似壶的形状。葫芦瓶在嘉靖年间如此流行也是由于皇帝对这种造型的喜爱,因为葫芦在道教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意义。葫芦作为瓶状,小口,束腰,为娃娃的形象,这也正是吸引皇帝大量制作的地方,所以最初的葫芦瓶为圆形,并且道教认为社会是一种存在的客体,不管是某样事物还是某个人都有存在世间的自由与权利,不受任何牵绊与束缚,强调人与自然天地间的一种和谐与循环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不断循环复始的过程,也就是把人看作是圆的圆周,天地作为圆在身边环绕,而过去的那一天和未来同样是循环的。道教这一思想影响葫芦瓶的造型,最初的葫芦瓶便是圆润饱满型;而后来,葫芦瓶的造型演变成上圆地方,也就是道教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天是圆形,地是方形,呈现一种互补状态,推崇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也就是表达不管怎么样天都是周而复始不会改变,而地为何为方形,是因为地间的人总会遇到转折的时候,终有死去的一天,想要达到天一样的境界那就必须炼就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之术,而天地之间的束腰代表着天与地间的沟通过程。
  首先,由于葫芦的造型饱满圆润、形状特异,其外形有着古代仕女身形婀娜多姿的体态,在葫芦的内部有许多的籽,从道教来看象征多子多福,结合起来就是古代为了祈求女子能够生育,以其长蔓之形,喻绵延不断,此造型的寓意使皇帝喜爱不已。而葫芦瓶的造型为口小底大,呈现一种往上收缩的形状,故民间不仅将葫芦看作是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还将其看作为祈求护身的吉祥之物,将葫芦看作可以收尽天下邪气的寓意,所谓一切不洁、邪恶都会被葫芦给收走,便保家人子女平安。
  其次,从道教的观念中,不仅从其“形”中做类比的象征推理,并且从其“音”中也做以象征,而“福”乃吉利、长寿之意,俗称康、富、贵、德、寿五德综合含义,早期的星辰崇拜也将岁星与“福”相连,在民间信仰发展过程中,民间便将“福”代表着吉利、长寿;而“禄”字则表示为福气、福运,也代表俸禄之意。
  2.道教文化对葫芦瓶纹饰的影响
  嘉靖时期在众多崇道活动中,世宗特别热衷于与“雷”有关的事物,因为它是沟通天地之间的方式。明世宗曾主持祈雨和祈雪,也是由于道教大量吸纳雷法并结合丹术,通过雷沟通天地的方法,将其炼制于丹药之中,由此丹术成为道教雷法的特点。
  正是由于明世宗大量地制作丹药,为了更加突出丹药的神仙之术,便将丹术对八卦的应用图案用之葫芦瓶的纹饰中。在炼丹过程中,八卦是代表其最为重要的法术,道教内丹术的法术也就是指人的精、气、神,在道教看来,宇宙与人皆源于道,而人的到来也与宇宙的生成有着相应的联系,也就是将药物在体内提炼,最终再将其返还于元气之中,并且由于道教以道为宇宙万物之始,在炼制丹药之时与雷法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雷形胜似两条向相反方向延伸,故将与雷相结合炼制丹药的方法称为“八卦”,而通过八卦的结合,修成内丹以达至长生不老。故嘉靖皇帝痴迷于道教,将其八卦纹用之于葫芦瓶的纹饰中加以装饰。
  从仙鹤八卦葫芦瓶(见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模仿葫芦形的造型,白底黑花的装饰绘有青花的纹饰,此瓷瓶分为五段,第一段在整个瓷瓶的最上部,绘有许多云气纹,就像表示天上的云;第二段是云气纹与仙鹤的结合装饰,也就是代表仙鹤在云中飞翔;第三段在整个瓷瓶腰部,同样绘有云气纹,说明在这个部位还是在天上,从这三段可以看出腰以上描绘的都是天上;而在瓷瓶的第四段开始出现丹药,并且被一些连接的曲线包围,就好似丹药在炉中炼制,炉旁烟气缭绕;第五段便出现了八卦纹与仙鹤、云气纹结合的装饰。
  从这个瓷瓶的纹饰可以看出极富道教色彩。八卦纹与仙鹤相结合也是与道教文化的斋醮活动有关,从这个瓷瓶完全可以看出丹药在天地之间炼制,仙鹤在云气中飞舞,仿佛盘旋于天,经过雷与地的沟通,相互感应。
  (作者刘香,研究生,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陶瓷绘画装饰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亚林、姜现甲,中国仿生陶瓷造型设计研究{M},江西美术出版社;
  (2)冯先铭,冯先铭陶瓷研究与鉴定{M},紫禁城出版社;
  (3)李淞,道教美术新论{M},山东美术出版社;
  (4)刘伟,帝王与宫廷瓷器{M},紫禁城出版社;
  (5)乔岳,明清葫芦瓶比较研究{D},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2011;
  (6)王阵,中国传统葫芦形造型艺术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中建集团。深耕行业十年,完成各类展陈业务七十余项,取得展览馆设计甲级、施工壹级、设计施工一体化壹级资质,中国博物馆展陈列设计甲级、施工壹级资质。  南昌轻武器展示馆是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9-2020年度的重点项目。我们瞄准南昌的英雄城市形象,在内容上用党史与军史的双线叙事解读“英雄”概念,在设计上提取地域历史、枪械演变与红色题材三大元素,用艺术化空间准确对接内容,
期刊
毗邻河南的邯郸地区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向北距内丘县(邢窯)、向南距巩义市(巩县窑)皆不足100公里。邯郸市、曲周县、临漳县、磁县以及峰峰矿区都出土过唐三彩。  图1,三彩三足炉,邯郸市出土。高16、口径12.5厘米。侈口,短颈,肩部有一道弦纹,鼓腹,三兽蹄形足。以白色为基调,交错点染绿、棕黄色釉彩,形成斑驳淋漓的自然斑块。  图2,三彩钵,邯郸市出土。高12.6、口径12.4厘米。敛口,近口
期刊
摘要:绘有山峦图像的汉墓壁画最早见于西汉早期的河南地区;新莽至东汉中期,流行区域由中原向西转移至关中;至东汉晚期,关中与内蒙古地区成为墓葬壁画山峦图像发展的新中心。图像整体呈现由单体山向山组,由平面结构向纵深结构,由圆润平缓向尖利突起的转变态势。两汉墓葬壁画中的山峦图像常运用于仙界和人界两种情境,仙山展现了汉人对长生不死和死后升仙的向往,自然山则反映出东汉庄园经济的发展和“事死如事生”等思想内涵。
期刊
古今中外,“鹰”的艺术形象,被寄予了人们搏天壮志和不屈的精神。国外,“鹰”图形常被作为家族的纹章,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中国,“鹰”也常常作为民族图腾,或是作为坚毅精神的象征,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广彩瓷器上,“鹰”也是常见的纹饰。由于大多远销国外,广彩瓷器上常见西方定制的“鹰”纹饰。而在民国时期,也是广彩行业发展转变的时期,广彩瓷器上出现了广彩画师自主创作的“鹰”纹饰。本文举例分析一些广彩瓷器上“
期刊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自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以来,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第20个年头,成绩之大,有目共睹。而早在国家刚刚明确提出“非遗”保护目标之初,我国民间的诸多有识之士就积极投身于各类“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事业之中,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福建著名收藏家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基本属性、社会功能、使命以及存在意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博物馆所要保护的对象范围打破了只对文物的研究和展示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同样列在了博物馆的保护范围之内。赤峰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护与传承赤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单位之一。现就赤峰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的作用及其意义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新媒体持续发展,博物馆行业本来就因为其极高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往往易局限于有限的专业领域之内传播。伴随着新媒体浪潮和外国文化入侵的冲击下,博物馆作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够进行广泛、有效的大众宣传工作,势必将会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增进民族凝聚力,甚至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与公
期刊
汉画像砖是汉代的一种基础建筑构件,多用于墓室、祠堂。有汉四百余年,画像砖的使用几乎贯穿其整个历史空间并遍布全国各地。四川、山东、河南、江苏均由大量不同形制的汉画像砖出土,风格各具独特的审美特色,其中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是以其别具一格的线条美为代表的画像砖精品,可谓是别具匠心的艺术瑰宝。系统出土的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内容题材丰富,从社会生活到神话世界皆有表现,模具的图案样式也多种多样,涵盖建筑、人物、植
期刊
陶器的出现被看做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作为日常的生活用具,在制陶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融入了史前人类极为复杂的文明、艺术、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彩陶的出现更是将这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色彩斑斓和纹样缤纷中书写着独特的文化传统。  海岱地区的彩陶始见于距今7000-6000年之间的北辛文化,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之内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前
期刊
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后强先生发表在《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上的文章,题为《遂宁宋瓷的主人可能是彭祖后裔钱茂》。  由于四川省遂宁市1991年9月宋代宋瓷窖藏的发现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影响深远。所以,学术界长期以来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  这几个问题是:“窖藏宋瓷及其他器物来源于哪里?”“窖藏器物是谁埋藏的?”“窖藏所藏器物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埋入的?”  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