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艺术简史(人物志)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lol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实践
  Ros Bandt—国际著名声音艺术家、作曲家、研究者及学者。她是交互声音装置、声音雕塑的先驱,并且创造了声音运动场、空间音乐系统以及一些世界性的声音装置。
  John Cage—美国著名作曲家、哲学家、诗人、音乐理论家、艺术家、版画家、霉菌学爱好者以及蘑菇收藏家。他是机会音乐(chance music)、电子音乐以及不规范使用乐器的先驱,是战后先锋艺术的领导者。批评家称赞他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Brandon Labelle—艺术家、作家。他的作品是在探索声音和社会性之间的空间,利用表演和现场的建筑来创造性地补充现存的环境。
  Thomas Alva Edison—是创造现代世界的最伟大的贡献者,是现代文明的推动者。他发明了留声机和唱片。
  DADA
其他文献
5月9号,作为新加坡文化周的大型活动之一,展览 “镜中之境,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经由策展人冯博一与陆新根据对新加坡艺术生态实地考察后,邀请了15位新加坡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展览。  展览由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带公众入场,其他作品围绕身体·社会、语言·叙事、境遇·比附、视觉·修辞四个方面为线索,展开“镜像”之外的“境象”之中的叙事诠释:其中作品《开国大典计划》是
期刊
某种程度上,  杜尚对于艺术的贡献也  在于其对于艺术物质形式的抛弃  展览“杜尚 与/或/在 中国”近日于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成为初夏北京艺术界一个绕不过的话题。这个名字便相当杜尚的画展由弗朗西斯·瑙曼与唐冠科共同策划。这两位驻纽约的学者兼策展人对杜尚具有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也有独到的了解。作为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全面的一次杜尚作品展,虽然带来的作品不多— 一件原作《手提箱里的盒子》(
期刊
对艺术家来说,艺术永远是附属于形式的,即使他觉得需要有表达的内容。苏新平就是这样,尽管我们已经不能用现代主义的形式分析来阐释他的作品。由于苏新平一直沉浸在“学院派”的学术氛围与知识的孤岛中,周身充噬着已经极为流行的绝对抽象、形式波普等艺术样式,人为的“难题”一经设定,就使得苏新平的艺术突破变得异常有难度。  苏新平由版画创作进入油画领域,他的色彩不是出于极少,而是倾向于版画创作的经验。在油画创作中
期刊
生命和生存有时候是一回事,  有时候又矛盾着;亦如生存和尊严,  相互依附又彼此排斥  MAP Office,来自香港的艺术家/建筑师二人组,致力于探索特殊材料的创作可能性,将作品的玩味创意构建于严肃话语之上。此次,他们的场域特定装置作品《稻谷炼狱》在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他们使用特殊材料—基础耕种农产品亦可作为动物饲料的秸秆—架构了一个类似“小麦交易处”的矛盾空间,以解析消费景观。这件作品颇具
期刊
在名为“赤裸的生命”群展中,六组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均是以身体作为主要的原材料来进行呈现的。这种命题作文式的展览模式,让作品的“意义”更容易被观众所“捕获”,但也存在着被固定的“赤裸”前提所局限的潜在风险。  展览中,周滔的《纽约时光》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件作品:以录像的方式表现了艺术家在一间斗室中用线绳拖出的、自己在三个月内的生存轨迹,其中越来越复杂的线条交错,也将如迷宫般的行为隐喻在“非裸体”的形
期刊
从2011年开始到不久之前的《最后一代》,程然在麦勒画廊的三次展览主题都是从某个概念的点出发,并以此扩展出整个展览的表达结构的。如在《物各有时》中以一段不完整的手机录音为线索的情景重构、用马的三种性格比喻来剪接出的《热血,温血,冷血》中未知的影像空间等。而这次《最后一代》的展览名称则是直接引用自美国作家Steffan Postaer于2003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并围绕着程然的原创小说《昼夜之渐》展开
期刊
我几乎从未看清,一只鸟是怎样从空中飞过。似乎,它们都远在天边,在天空飞过也从未留下痕迹。但最近一两个月来,鸟开始不断在我们身边、脚边频频闪现。正如那天清晨醒来,我听到鸟鸣在头顶上方起伏,如同战争期间的空袭警报呼啸而来。我从未注意到我所生活的小区居然生活了那么多的鸟雀。这一次,它们的叫声声声入耳,与我生死休戚相关。我注意到鸟叫的声音清晰有力,富于节奏和变化。我在床上翻了个身,舒坦地伸展四肢。看来它们
期刊
一直坚持做小幅纸上作品展示的Hadrien de Montferrand画廊,在5月末又推出了艺术家曾浩名为《断面》的个展,这次展览集中了艺术家曾浩2013年全新创作的纸上水粉、水彩作品,这也是艺术家的第一次纸上作品个展。  在这次展览中,曾浩将眼光落脚到自己私人生活空间中的不同瞬间上,以纸上绘画的形式表现了一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在他的画中,描绘处于零散物件之中的孤立人物,有男人、女人
期刊
袁庆一是“85新潮”的代表人物、“磊石画会”的发起人,他的代表性作品《春天来了》曾经创造中国油画拍卖的神话。与一直活跃于艺术圈,有着高度的曝光率的艺术家不同,袁庆一在艺术创造的高峰时期却毅然决然地从中国的艺术舞台上离场。此次展览—“春天来了—袁庆一油画作品展”将为我们呈现阔别已久,再次回归的袁庆一的艺术作品。  展览集中展出了袁庆一三十余幅油画作品,不仅有经典之作《春天来了》、《烟灰缸》,还有其重
期刊
前年,在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举办的个展《空山夕照》中,尹朝阳就展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人画中常见的主题“山”和“寺”为核心的油画作品。在告别了“青春残酷”和“神话”等系列中迷茫、伤感和紧张情绪的强势表达之后,尹朝阳也在不惑之年走回到了中国传统的“空山”之中,并以返璞归真的微妙心态重新找寻着一个能够贴近自我的平静所在—如果说“空山夕照”是尹朝阳首次“进山”的标志性转折的话,那这次在蜂巢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