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思维的力与美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习作思维?即习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表达的思维。如果说,写作是说话的延长和提升,那么,习作思维就是口语思维的延长和提升,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在习作过程中的具体表征,是一般语文思维在习作过程中的强化体现。
  儿童习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大如选材立意、中至谋篇布局、小到遣词造句等,都是思维活动在起作用。思维乃是习作的基础、前提和灵魂,没有精细绵密的思维支撑,也就没有习作活动。反之,只有通过习作活动,思维才能凭借文字符号这个载体而媒介化、清晰化,思维的轨迹才能被“白纸黑字”地彰显出来。一个完整的习作过程,总是情智内化过程和思维外化过程的有机统一。同时,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习作训练,脑海中的朦胧意象才能发展得清晰明朗,思绪中的杂乱无章才能整理得井然有序,思考中的肤浅见解才能逐渐沉潜升华,思维中的疏漏之处才能得以弥补修正。如此,习作思维才能发展得严谨、周全。
  习作思维如此重要,而学生习作素养的基本框架又是在小学阶段形成,那么,如何在儿童习作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习作思维,这是有志于儿童习作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笔者学习儿童习作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朱萍老师的论述,颇有收获。朱老师富有开创性地提出习作思维的六大能力,即: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分析力、表达力和思想力。笔者浅陋,尚不能言深说透这六种“习作力”的内涵与外延,这有待于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但隐隐然间,已对这六种习作思维力中所蕴藏的美有所感悟。本文仅以“比喻修辞格”为例,谈谈我对“习作思维的力与美”这一命题的思考。
  一、比喻的本质:气韵生动地阐释事物间的关系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手法,因其具有亲切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1]钱钟书也说过:“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2]精彩的比喻好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美妙的变化——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可以使晦涩的言语变得明朗。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人“发明”了比喻这一修辞,那他实在是最伟大的文学家。因为他替后世解决了极其困难的语文表达难题,足以配得上天底下一切的文学大奖。
  “比喻”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正因为在所有修辞中,“比喻”最能体现思维的特征,最能发挥思维的力量,因而也最能彰显出思维的美感。可以说,“比喻”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也是最为气韵生动的一种思维方法。
  比喻价值如此之高,而比喻的教学目标却一直未曾很好地实现,就像语文教育家袁浩先生所言:“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一直到高考复习班还要讲,结果是众多学生仍然不会很好地运用。”[3]为什么会这样?请看我们课堂上最常见到的比喻教学“灵魂三连问”:这是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更加生动形象)如此这般“问你千遍也不厌倦”,难怪十多年的学习却让学生连这么美妙有趣的修辞方法都不能真正领会。因为我们教的只是比喻的格式规范,学生却未曾了解它的本质意义;我们教的只是它的语法用途,学生却不曾知道它能给自己的思维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我们教的只是它的修辞好处,学生却不曾了解它能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带来何等的审美熏陶。
  其实,学习“比喻”,本体是什么不太重要,喻体是什么也不太重要,是什么类型更不太重要。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应该是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只有理解到了本体和喻体的各种特性,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哪怕这种联系只是细若游丝的一线钩连,这一线钩连也足以诞生出一句美妙的比喻。有了这种联系,我们便能更清晰地对事物的特性加以理解,它有助于我们的表达文工意新,言近旨远。因此,透过“比喻”修辞,正可以幫助我们领略到六种习作思维力的审美旨趣。
  二、观察力:美在准确、美在独特
  儿童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热爱生活,保有一颗对生活的好奇心,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一个对周围事物从不凝神注视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建立起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创造出美妙的比喻。
  好的比喻首先是观察出来的。观察力强的孩子,不仅能做到准确、细致,更能够做到多角度、多层面。比如,学生来到名胜景区游玩,以寻常的观察,看到的是山顶上、山坡上和山脚下都有许多人,这是从近处观察所看到的景象,不可谓不准确、不细致。若观察仅止于此,顶多写出“人山人海”等“长了白胡子的比喻”。如何让观察力“升级”?需要我们引导儿童多角度观察。比如我们知道,电影镜头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之分。运用远景,镜头拍摄出来的空间大,空间里的景物就相对缩小,这时景物看上去就不像是原来的样子。很多精彩的比喻便是运用“大远景”的手法产生的。经过指导,学生站在这一座山,望向那一座山,观察到整个山头满是人,这时候视野里的人缩得很小,看上去活像一群蚂蚁。于是浓缩了比喻思维的“蚁聚”一词便诞生于笔下。
  凡是太过宏大的景象都难以比喻,试问让儿童描写天空,上哪儿去找跟天空一样辽阔的事物来做比喻呢?只有教会他们运用远景手法观察:天空看上去就是一座中央高、四面低的“圆顶苍穹”,活像蒙古包,这样观察出的比喻就极具形象美。类似运用远景手法比喻的还有:“游人好像蝴蝶,在桃花白下,杏花红间翩翩起舞。”“在城市的大绘本中,学校是装帧最讲究、最精美的一幅插画。”等等,不一而足。
  景物太大,固然难写,景物太小,也不好比喻。怎么办?我们依然可以借鉴电影技术,尝试拉近距离来观察,实现放大和夸张的视觉效果。比如,有同学描写一个小球迷奋勇踢球时擦伤了腿,贴近了观察后写道:“那火辣辣的伤口,也是一道阻击对手进攻的钢铁闸门。”您瞧,把伤口放大到“钢铁闸门”那么大的程度,多么有童趣。
  观察不仅要多角度,还需要多层面。例如,同样是观察一朵玫瑰花,从视觉上观察,可以说,“好像是一位穿着大红连衣裙的小姑娘”;从触觉上来观察,“摸上去犹如柔软的天鹅绒布”;从嗅觉上观察,“那清香的芬芳,正是幸福生活的蜜糖”。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只有引导儿童充分调动感官系统,准确细致、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才能帮助他们在习作时迸发灵感,眼有所见,心有所想。
  三、感受力:美在细致、美在人情
  感受力,就是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细致体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倾向。因此,习作感受力,美就美在细致的感悟,脉脉的人情。有作家总结:“一个好的写作者,其本领不在于他对生活中强信息的接收,而在于他是否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微信息。”[4]还有所谓“魅力藏在细节中”,说的都是感受力。儿童写作能力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对生活场面、自然景物、人际交往、社会现象等有价值意义的事物具备捕捉、觉察和感受的能力。学生对四季变化、阴晴晦明缺乏感受力,眼里就没有风景,笔下也不会有描绘;对举手投足、眉高眼低缺乏感受力,眼里就没有细节,笔下也不会有故事。
  写好比喻句,离不开细致入微、富有人情的感受力。比如,同样是看湖、写湖,不同的人,因为周围环境、兴趣爱好、文化素养各异,感受就会大相径庭。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湖,所作出的比喻也会各有旨趣。
  若是晴天丽日去游湖,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平静的湖面,“天光云影共徘徊”间,赏湖人的心情便会大好,就会感受到湖与天相融,湖就好像是大地上的一片天。
  若赏湖人热爱自然,又心平气和,当他看到湖面映出晚霞的余晖,“半江瑟瑟半江红”时,便会感受到湖面上流光溢彩,俨然就是晚霞的一面镜。
  若看湖人刚刚遭受了挫折,心念俱灰,再看这湖,真是一个险恶的陷阱。
  若看湖人热衷美术,醉心绘画,在斑斓树木的映照下,那湖就是一幅漂亮的水彩画。
  若看湖人酷爱摄影,在夏日的夜晚,见湖面“微微风簇浪”,定会感受到那是“散作满河星”,于是湖便成了星星的摄影机。
  同样是源于感同身受的“移情原理”,若看湖人正热切地等待一个人或一个消息,那一汪湖水,就好像是一只望眼欲穿的眼;若看湖人正口渴难耐,那湖便是群山捧出的一杯饮料;若看湖人刚看了一本《格林童话》,那么在他眼里,那湖便是青蛙王子的海;若看湖人是个运动健将、健身达人,在他眼里,那湖便是浩浩山风的运动场……
  总之,如果儿童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不敏锐,没有形成自己的内心喜好和情感倾向,那他的观察、描写一定还是浅层的、被动的、无个性的,甚至是无生命力的。感受力的培养对儿童习作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童年时期,错失培养感受力的最佳时机,将直接影响以后感受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要培养孩子放慢生活的节奏,走出狭小的空间,停下匆忙的脚步,多一些体验,多一些心灵的对话,儿童的感受能力才可以逐步提升。感受力强了,内心丰盈了,才能够从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才能感受到别人不易觉察、难以捕捉的“微信息”,好的比喻也才会水到渠成。
  观察力和感受力,正如一对须臾不可分离的好兄弟,不存在没有感受的高质量观察,也决然不可能有脱离了观察的精细感受。善教作文者,首先应当善于培养儿童习作思维中的这两种基础能力。这也是教师习作教学素养的基础能力。
  四、分析力:美在嚴谨、美在引申
  说起分析力,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例题分析到习题操练,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析并解决问题。其实,要让学生学好作文,教师同样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因为作文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它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分析作为基础。没有分析,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增删修改都无法进行。以比喻修辞为例可知,儿童习作中应该重视分析力的训练。
  首先,好的比喻句需要分析力。比喻句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篇文章的一个部分。用什么样的比喻才恰当,得看文章整体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这就需要分析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比如,当描写复仇的军人时,才会把士兵的头发和鞭子联系起来。但如果写美发店,能说头发像鞭子吗?显然不合时宜。可见有的比喻虽好,却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
  再比如,同一篇文章中,有学生两次形容秒针,一次是在怀念农村生活的段落中,顺着这种情感,他很自然地把走动的秒针比喻为“鸡啄碎米”,这种比喻就合乎情境。另一个段落中他写的是外出旅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顺着这种情感基调,秒针在他眼里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很吃力,就像他辛苦行路,负重前进一样。可以想见,两次比喻时,作者一定有着深思熟虑的分析。其思维辨析的精细,不亚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时琢磨的悉心。
  其次,习作思维力突出的人都擅长运用语言的引申义,而比喻的巧妙恰恰体现为引申义的延展。儿童习作过程中,“炼字”是很考验能力的。打开字典,会发现每一个字的字义都由“本义”和“引申义”构成。本义是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刚刚造出来时的用法。后来随着运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意思也随之扩大了,用途更广泛了,于是便产生了引申义。这种语言“引申”的现象,好比是向湖中投入一粒石子,水面出现一圈圈的波纹,那圆心便是本义,那一层层涟漪便是引申义。比如,课文《桂花雨》中:“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5]这里的“浸”字用得巧妙,其实正暗藏着一个引申的比喻句:“整个村子都浸泡在如水波般涌动的桂花香气里。”细细想来,很多带给我们高级文学陌生感的“字”,都隐含了比喻修辞。
  岂止“炼字”,阅读学生优秀作文,凡有文学效果的语句,多半是运用了比喻的引申义。“亲情可以化陋室为宫殿”,这个宫殿绝不是真正的明清故宫。“友谊是调味品,也是止痛剂”,这个调味品绝不是椒盐酱醋,这个止痛剂也绝不是阿司匹林。有个学生写过一句很豪迈的话:“我的字典里,从没有难字。”但一个小学生怎么可能编写过字典呢,书店里也没有一部以他名字来命名的字典,为何能够这样说呢?其实在这句话里,“字典”便要运用比喻的引申义才能够解释。字典是什么?它是一本“书”,是人们用字的总汇,对每个字的用法都有可靠的说明。那么,“我的字典”就是这个同学所用过的字(此为第一次引申),也就是他曾说过的话(此为第二次引申),一个人说话用字即代表了他的思想,他既然从没有说过、写过“难”字,也就表示他从未想到困难,也就从来不会惧怕困难(这是第三次引申)。为什么不干脆说“我从来不怕困难”呢?因为这样说虽然意思没有改变,但却毫无文采。您看,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竟隐藏着三次引申,没有强健的分析力,如何能够写出这样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的比喻佳句?   五、想象力:美在新奇、美在合理
  想象力是儿童精神发展最美妙的神奇礼物。朱萍老师更是坚信,在儿童习作中,想象力是最宝贵的素养和能力。她说:“儿童想象力的培育很困难,可是扼杀它却很容易。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句轻视的话语,就足以将想象扼杀。因而教学中,教师对儿童想象力的保护、激励和成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儿童年龄、阅历和心智特点,儿童写作思维创新性培养重点就在激活想象力。课程标准在小学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中都提出了这个要求:第一学段是“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足可见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视。我想,关注“比喻”就是一个随时可想、随口可练、随手可习的“儿童想象力”的发展点。
  现实教学中,一提到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很多孩子就是“穿越时空”“遇见外星人”的“超现实主义题材”。殊不知习作的宝藏不是远在“外太空”,而就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儿童想象力,美在新奇,美在合理。拥有良好想象力的儿童,可以扎根于合理的现实土地,让笔下生出新奇的“鲜花”。
  比喻修辞恰恰是最需要想象力的。我们运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事物,虽然看似容易,可惜多半很难出色,但是,若用这句似乎平平凡凡的话去比喻与之类似的另一事物,这句话就好像被“灵光所照”,其内部似有一股潜力奔放出来,给人以“毛虫化蝶”的惊喜。比如,引导孩子们描写波浪滔天,该如何写出文采?就波浪写波浪,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写好。只一句“山外有山,忽起忽伏,连绵不断”,很多人都要费尽心思也才只能写到这个程度。如果引导学生把思维从波浪形态上加以想象,便会联想到群山万壑,因为那山峰山谷和波峰波谷是多么相似。于是,由眼前的山峰去想象心中的海浪,海浪也“忽起忽伏,连绵不断”,用海浪去“比喻”群山,写出“远望,连绵群山是那凝固的波浪”,海浪就“救活”了群山。这就是运用比喻来实现“化平淡为神奇”了。同样,换一个情境,我们也可以用“忽起忽伏,连绵不断”的群山去“救活”海浪,把海浪描写成“沸腾的群山”。
  在想象力丰富的人看来,两件事物不能,也不必完全相像,比喻只取其近似的一点联系即可,哪怕这一点联系只是轻如飞絮、细若游丝。山和海不同之处颇多,但只是从“连绵起伏”这一点着眼,山就可喻海,海也可喻山。
  再比如,诗人曾经用流水比喻许多东西。喻“行车如流水”者,是看出马路如河床,满街是车,行进的方向相同,犹如河水;喻“相思如流水”者,是认为相思时需要全心全意投入,情感不能停止,也没有保留;喻“光阴如流水”者,是取其一去不复返;喻“落花如流水”者,应该是取其无动于衷……流水特点众多,可供比喻的用途也甚广,还有多少事物可以被“流水”比喻,有待于我们展开想象力去发现。岂止是“流水”,一朵花,一片云,一阵风,一弯月……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我们在不同情境中使用无数次,每一次都可以带给读者合理又新奇的美感。
  儿童想象力,美在“新奇与合理的统一”,即“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教师在鼓励孩子大胆、自由地去想象、去比喻的同时,也应该多让他们欣赏诸如“海浪是橡皮擦,把沙上的字,全都擦去了。海浪是糊涂虫,把很美很美的贝壳,忘在了沙滩上……”这样可爱的比喻句。孩子们只有多多亲近、赏析这样的想象语句后,思路才会被打开,明白什么是好的比喻,进而领悟到自己该怎样展开想象。
  分析力和想象力犹如鸟之双足和双翼,是儿童习作思维发展的助推力。分析力好比是双足,想象力犹如是双翼。若鸟儿只有双足没有双翼,则只能在地面行走蹦跳,无法飞向高远的蓝天。同理,若儿童习作教学只注重分析力而轻视想象力,则学生的作文将失去飘逸飞扬的灵性,读来毫无童趣。但若鸟儿只有双翼没有双足,也必将悬在空中,无处寻找大地上的栖息地。正如儿童习作教学只强调激发想象力而忽略了分析力,则学生的作文必定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与胡思乱想无异。只有双足强健,双翼有力,才能助推鸟儿腾于枝头,飞向蓝天。善教作文者,应当兼顾发展儿童习作思维中的这两种助推动力。这也是教师提升习作教学素养的助推动力。
  六、表达力:美在妥帖、美在创造
  发展习作表达力,是儿童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习作表达力是指写作者能够根据表达内容和表达对象,灵活选用适宜、妥帖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给读者留下良好感受和深刻印象的能力。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表达的内容,此谓表达之“意”;其二,表达的形式,此谓表达之“形”。良好的表达能力就应该以契合的“形”展现丰富的“意”,在表达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在形意之间切换,实现语言表达的灵动自然。
  朱萍老師曾问我:“你觉得表达力能否纳入儿童习作力的范畴?”我想了又想,认为完全可以,也应该纳入进来。作家王蒙说过:“任何一个意思,都有大致十五种及以上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追求那个最好的表达方式。”[6]这句话正说明了训练表达力的价值和意义。表达力也正是衡量学生习作思维力的显性标准。
  表达力之美,首先美在妥帖,即意思表达出来要让他人读了之后感到适宜、妥当。学生要描写一种情状,往往苦于如何表达才能使读者知道那到底是何种样态,比喻恰是我们可使用的最便捷、也是最重要的“修辞工具”。文学家努力寻找的是别人没有用过的创造性比喻。而我们日常写作,用的多是约定俗成的比喻。比如,我们都管演员叫明星。吃喜酒时,有人酒量大,就说他是海量,如海之量。“铁汉”,像钢铁一样的汉子。“山积”,像山一般堆积。“斧正”,像用斧子一般指正……生活中真可谓处处皆是比喻,也可以说比喻中自有天地!
  表达力更高级的美感,在于创造。我们在写作时,可能写出四种句子:1.内容陈旧,形式也陈旧的句子;2.内容陈旧,形式却新颖的句子;3.内容新颖,而形式陈旧的句子;4.内容和形式都新颖的句子。有志于写作的人自然会追求第四种句子,然而确实因难能可贵而不可多得!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在“内容旧而形式新”和“形式旧而内容新”两种表达之间奋斗。有时因为内容旧,必须琢磨新的形式以资救济,有时因为内容新,姑且沿用旧的形式作外衣。在语文的世界里,“创新的法则”永远是少数人创造,多数人模仿。所谓“转益多师是吾师”,我们需要模仿他人好的表达。我们苦心孤诣创造出新的表达,即便“透支五百年新意”后,却也“不到片刻又觉陈”。   表达的创新实属艰辛,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表达多一些“新鲜感”呢?運用比喻修辞正可以助作者“一臂之力”。因为比喻是同时描写两个东西,使它们相互辉映,互相衬托,互相形容,在某一点上合二为一,正是“双料”的描写、“复式”描写。比如,有同学写道:“每朵花都像即将登台的演员那样打扮得美丽端庄。”“深秋傍晚,风很急劲,弹拨琴弦似地吹动在草叶上,发出一片瑟瑟声。”这些“比喻”,皆能让表达者尽兴倾吐,让接受者感觉新奇。
  当我们学习一些新词时,很可能同时是在学比喻。比如“兔脱”,若只解释为“迅速逃走”是不够的,只有理解为“像兔子一样逃走了”,才算解释得传神。同理,“学业荒废”并不是把功课忘记了而已,还带着田里没长庄稼只长野草的惋惜。
  进一步思考,既然许多词语都是变形的比喻,我们也可以把一些比喻性词语化作句子,便能收到“创新”的效益。仅举一例,“商店开张”,有学生写道:“那家商店像一张弓般徐徐拉开了。”又写那老板:“他开了店,精神紧张得像一张拉足了的弓。”如此“反其道而行之”,就能让一个平常词语重获新生,得到满满的新鲜感了。
  七、思想力:美在真诚、美在深刻
  培养思想力,是帮助儿童写好今天的作文,服务于明天发展的引领性力量。即便是儿童习作,比之满篇成语却空洞无物的作文,那些洋溢着真诚童心,又不乏真切思想的习作更是闪耀着文学审美的灵光。
  怎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儿童习作思想力呢?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种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勤于观察,乐于思考;需要广博群书,汲取营养;需要开阔视野,涵养价值观;需要提高认识,让精神世界更丰厚。比喻修辞,能为儿童发展思想力铺展出一条生趣盎然的通幽路径,伸向真诚而深刻的审美之境。
  钱钟书的《围城》,未必是小学生必读的推荐书目。但书中有数百个精彩绝伦的比喻句,令人回味无穷。我会把书中颇为幽默的比喻句挑拣出来,和学生一同品味。比如,有位从美国留洋归国的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中国话里夹杂无谓的英文词,似乎汉语不足以表达他的意思。钱钟书先说这些英文词好比是“一个人嘴里镶的金牙”,总是露出来给别人看,只为炫耀他的阔气。可随后再一想,“金牙”毕竟还能用于咀嚼,但这些“散装”英文除了令人厌恶之外,并无任何有助于表情达意的作用。于是钱钟书又作比喻:“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玩味之余,会心一笑,我们也能感受到钱先生反对崇洋媚外的思想。
  翻开习作能力出众的小学生作文本,那一句句洋溢着思想生命力的比喻句真是俯拾皆是,目不暇接。比如,我们总是说“长江如带”,可有同学认为说长江像一条带子,是降低了长江的气势。他在飞机上俯瞰了长江后,认为那绝不是一条无生命的带子,因为它的每一个波浪都撼动着自己的神经。长江应该是祖国大地上流淌着的一根动力澎湃的血管,是祖国母亲的动脉血管。这句比喻就见出了小作者感恩长江、热爱祖国的思想。
  又比如,当一场足球赛胜利后,很多同学观察球员们满脸汗珠时,写下的大多都是“汗如雨下”。可有同学认为这些汗珠是为力争冠军而流的,凝聚着球员们的荣誉感,这是“雨水”所不能体现的,于是他想到了:“每一颗汗珠都是镶嵌在冠军奖杯上的珍珠。”这句比喻就足可见出小作者崇尚胜利、勇于拼搏的思想。
  再比如,有位同学对“手表”作了一个比喻:“看着表面上逐渐扩大的两针之间的夹角,便想到了那是一面徐徐打开的扇面。”还不满足于此,他由一块手表想到了整个钟表大家族,于是精彩的比喻又诞生了——“它们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族长住在气象局。它们还有国际背景,跟格林威治天文台息息相通。它们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每天中午十二时整,全族照例要向族长报到校正自己的错误。”瞧,这段文字里的“家族、族长、国际背景、指挥系统、报到”,都是比喻,没有丰沛的思想,如何能够驾驭?
  表达力和思想力犹如一辆汽车的四轮和引擎,是儿童习作思维进阶的引领。表达力就是四轮,思想力就是引擎。汽车性能好不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四轮转得快不快、稳不稳。但轮子自己不会转动,它需要有强劲的引擎做动力支撑。同理,儿童习作素养高不高?最直观的表现是他的语言表达是否能做到文从字顺,更高一点的要求是文工意新,最高的要求是言近旨远。当然,这样的语言表达力绝不是堆砌华丽辞藻,更不是故造高深语句,它需要有丰厚、深刻的思想做引领。在强劲的思想力的牵引作用下,才能不断地“泵”出“汩汩清泉”,“涌”出“源源活水”。善教作文者,应当有此前瞻意识,高度重视学生表达力和思想力的进阶成长,着力激活儿童习作思维中的这两种引领力量。这也是教师习作教学素养进阶的引领力量。
  行文至此,笔者对习作思维力的思考,也只如“点水蜻蜓款款飞”,更全面、更深刻的领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如果说儿童习作教学是一条绵长的河流,那么,习作思维就是汇注于这条河流的源源活水:时而欢快流淌,时而舒缓静谧,时而曲折婉转,时而奔涌湍急……您瞧,我又在不自觉地运用比喻了。
  注释: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16页。
  [2]钱钟书:《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5页。
  [3]袁浩:《走近绿叶》,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9页。
  [4]曹文轩:《经典作家十五讲》,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93页。
  [5]见《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课文《桂花雨》,第7页。
  [6]王蒙:《永远不要说文学要衰微了》,《花城》,2020年第1期,第212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旨在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感知其作品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鲁迅是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不可忽视的伟大存在。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逐渐独立成熟,需要优秀的精神文化加以引领。走近鲁迅,感受鲁迅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对其精神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是半幼稚与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交杂的时期。在此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与父母交往时,表现为疏远和冲突。更有甚者,会产生社交焦虑和社交障碍。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通过课外阅读引导青少年心理成长,在心理学上称为“阅读治疗”。所谓“阅读治疗”并非直接干预学生心理活动,而是一种辅助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并不直接教导读者如何做才能解决他们目前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热爱祖国文字,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气度。语文的识字教学便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的目标。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更有效地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我们一直在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们发
期刊
【阅读导引】  这是一篇清新质朴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作者回忆了年少自己上学时的情景,讲述着各种各样愉快的学习经历,更蕴涵了作者对教育的一些感悟与理解。文章开头作者则将年少时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置于同一空间。其后,作者又以“他”为叙述人称,描述少年时的自己在开学后既紧张又喜悦的心情。通过这种叙述方式,作者令记忆生动,令回忆立体,引领读者进入了自己的童年世界。  在文中,作者重点回忆了自己年少时的学习
期刊
【閱读导引】  “词典”(Abecadlo)是波兰特有的文学形式,是由短文(词条)组成的松散文体,文章按词条名首字母的顺序编排。我们自己在讲述某件事时总是篡改事物,因为我们的叙述会对事件加以简化和取舍,很容易产生局部就是整体的幻觉。波兰诗人切斯沃夫·米沃什在《米沃什词典》中解释词条“INACCURA· CY”(不准确性)时,陷入对回忆的不确定的苦恼。当然,这也正是回忆的迷人之处。这也是为何米沃什选
期刊
核心素养是借鉴国际教育改革成果而提出来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
期刊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讲评教学框架,高考情境默写试题的讲评需要构建起教学的支架,明确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笔者认为,教学支架的搭建要求教师对命题考点进行综合考量,不仅要抓住情境默写命题的语文本体特征,还要力求打破传统的“逐题”碎片化的讲评教学模式,强化情境默写命题讲评教学的整体感,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群文阅读教学基本精神。  一、“类题”:高考情境默写类题选文的“语
期刊
美国学者玛莎·努斯鲍姆认为,文学能够培育人们畅想和同情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锻造出充满人性的社会评判标准,进而构建出一个诗性和正义并存的人类社会。[1]应该说,儿童文学尤其如此。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甚至被称为英国国宝级童书女王的伊妮德·布莱顿,其作品集《疯狂侦探团》讲述了英伦地区兄妹四人和一只忠犬组成儿童侦探团并开启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侦探冒险之旅的故事。东方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的
期刊
2019年6月19日正式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的第一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任务是“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而在“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确定中,《指导意见》尤为强调“综合”性要求,也就是,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具体来说,“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是在德智体美劳五“
期刊
记得初次接触“生命教育”这个概念时,个人的理解非常局限——“生命”即“性命”,是只有一次机会的“生命”;“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珍爱性命,不轻生、践踏生命的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后来,我也曾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性教育,关注学生个人品性、健康人格的培养。但此种种,仅停留在关注的层面上,未曾列入我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也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些与语文教学有何关系。如今想来,以往我对某些语文教学理
期刊